整容低龄化: “爱美可以,莫失初心”(图)

发布时间:2018-09-16 22:50 |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9-13 13版 | 查看:1161次

  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在暑假,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痴迷追求外貌的完美,不少家长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整容日益低龄化。“我们班一共32个人,以前是单眼皮的女生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现在班里单眼皮只剩下七八个人。”成都高二学生小曾这样表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叶飞轮说,整容项目最好在18岁之后做,年纪太小孩子发育尚未完成,除了一些由于先天畸形确实需要修复的,不建议过早做相关整容项目。

  未成年人整容

  不能没有规矩

  实际上,整容低龄化的话题,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在暑假或者开学的时间点,引发一番讨论。舆论苦口婆心,痛陈各种弊害,但“日益低龄化”的调查结果,说明理性的讨论、道德的说教,在一些颜值至上的人那里,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好看的皮囊”战胜“有趣的灵魂”,有时候是颇为无奈的现实。浮躁也好,焦虑也罢,防止未成年人堕入整容的陷阱,法治有必要挺身而出,走向前台。

  将未成年人整容纳入法治轨道,是很多国家已有的实践。美国、德国的法律要求未成年人整容必须征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与医师签订书面协议;在澳大利亚,整容师给未成年人整容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即便是韩国,未成年人整容也必须获得家长同意书。奥地利的相关法规更加严格而完备,2013年生效的“新美容法”禁止对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进行美容手术;对16岁到18岁的人,虽可进行手术,但必须有3个前提:一是对本人进行心理咨询,二是手术必须得到监护人同意,三是从同意手术到进行手术至少有4周的思考期。

  当世界各整容大国纷纷通过法治为整容低龄化套上缰绳的时候,中国也有必要为未成年人整容立规立矩。

  (深圳特区报)

  近几年,几乎每个假期和开学季,舆论场上都会出现“学生整容”的话题。现在,学生整容低龄化再现江湖,无非是上演固定戏码。但这种情况也折射出了当下学生“整容”的现实普遍性,以及公众对这事的较高关注度,仍需要给予重视,因为这延伸出了一些青少年在心理和价值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其实,“整容”本质上没什么问题,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丽也是每一个个体的一种正当权利,应当被尊重。而且,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明,现实包容度的提升,“整容”本身也变成一种很正常普通的事情,并不值得过度大惊小怪。

  不过,这只是宏观层面的考量,但“整容”这事聚焦到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时,可能就没那么简单和洒脱。毕竟青少年心智还不够健全,价值观还处于成长阶段,“整容”若在这一群体过于泛滥,又没有什么科学合理的引导规范,确实容易对这一群体产生实质性伤害。

  对于“整容”,如果青少年过于追逐,家长过于支持和放纵,而学校和社会又没有相应的教育和价值传递,那确实会问题丛生。正如有媒体总结所言,现在青少年“整容”的现象,带来了“盲目跟风整容”、“过度自我关注”、“审美观被带偏”和“伤害身体健康”等问题。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整容”在青少年群体中继续泛滥,大家所追求的都是那“千篇一律”的审美倾向和状态,不仅会导致审美疲劳,也会使得“个性缺失”的情况出现。如此,对于一个追求多元和崇尚多样的现代文明社会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灾难,会让我们的社会失了颜色,失了魅力,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景象。

  这些问题和影响叠加到一起,不仅凸显了“整容”泛滥带给青少年的痛,还进一步触痛了青少年的价值观,甚至是未来,不仅如此,整个青少年群体的现实风气以及整个社会层面的审美逻辑,都会受影响,甚至被带偏带歪。所以,对于青少年“整容”,还是需要理性对待,警惕对待。

  疏解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整容”本身有没有“灵魂”。我们需要让青少年明白,“整容”不是变美的唯一,它只是一种辅助品和调剂品而已,可做锦上添花,而不是变美向好的全部。从而对“整容”的定位以及其本质,有一个准确而实在的认识,莫被“重外貌轻内在”的坏逻辑理念所侵蚀,进而迷失了双眼。

  像“高中一个班几乎全割了双眼皮”这种奇葩现象,就确实有些扯。每一个个体还是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认知和判断,要坚守并追求相对主流正确的价值理念。若纯粹从审美角度来说,便是不能陷入“只重面貌不重内涵”的思维误区,莫被社会上“整容要趁早”等片面激进的错误观念所俘获,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心世界的澄澈。对此,学校、家长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引导,都不能缺位。

  说白了,“爱美可以,莫失初心”,这就是面对学生“整容”低龄化问题的应有态度。

  (钱江晚报)

  整容低龄化趋势亟待有效干预

  近年来,整容低龄化趋势非常突出。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800万以上的人进行过整形,30岁以下的占比约为80%,其中学生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是什么促使青少年如此过度关注自我,并让社会审美焦虑日益蔓延?在某些人眼中,现在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娱乐圈明星、直播平台的主播当中整容者不乏其人,这些人因整容带来“流量”并“靠脸吃饭”。这种偏颇的价值判断容易让部分青少年迷失,他们往往会进一步认为,“颜值”是就业、婚恋的“敲门砖”,花钱整容是让自己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必要投资。

  在整容低龄化过程中,一些家长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一些家长自身就缺乏正确的审美观,习惯于盲目跟风。有的父母乐于为孩子整容提供支持,甚至有的家长比孩子更在意其身上的瑕疵,鼓动孩子去做整容。

  一些用人单位公开以貌取人,一些社会现象的负面示范作用,以及当前社会对整形的宽容度越来越高等等,这些都成为了整容低龄化趋势的主要推手。而近年来整容产业的迅速膨胀,也是形成整容低龄化趋势的重点因素之一。

  一些整容“小手术”存在着大隐患,不时发生的整形失败惨痛案例告诉人们,“整容”有时与“毁容”只有一步之遥。尤其是对于身体尚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整形风险更为突出。过早进行整形整容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影响未来身体发育,造成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

  因此,整容低龄化趋势需要社会进行及时干预。在求学就业过程中,如果博弈的领域从学识能力拓展至“颜值”,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病态。整容低龄化正是这种病态的现实写照。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携手干预。广大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让孩子真正认识到,人格美、内在美远比容貌美或某个单一器官的美化更重要。

  整容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此风绝不可长!社会应当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以还原被扭曲的审美观,唤回久违的纯洁隽秀、清新健康的天然之美。 (北京青年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