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7 14:17 | 来源:辽沈晚报 2018年07月26日 07版 | 查看:2464次
本溪满族自治县通过“重走抗联路”等活动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工作人员在寻访抗联遗址中途进行野餐。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在密林中寻找抗联遗址。受访者供图 |
展现辽宁振兴发展
生动实践 奋斗故事 金字品牌
挖掘辽宁振兴发展
底气所在 实力之基 行动抓手
“我的工作,就是要把抗联史实挖掘出来,把那些抗联战士的故事讲出来。”
提到抗联战士们,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张鹏一神情凝重,他的眼神好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游击岁月,看到了东北抗联将士们爬冰卧雪、血洒黑土地的一幕幕,这些英雄用生命书写了极为悲壮又极具气节的历史篇章。
7月的本溪满族自治县,郁郁葱葱,层峦叠翠。这里物产丰富、风光旖旎,素有“燕东胜境”之美誉;这里山峰起伏、沟谷纵横,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游击区和根据地。
如今,在太子河支流的汤河河畔,依山矗立起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用史实向后人娓娓讲述着东北抗联的故事……
跋涉深山 不让抗联文化埋没
“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出杨靖宇等人组织抗日游击队,杨靖宇、宋铁岩、李敏焕等著名抗联将领和他们领导下的抗联队伍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留下了众多抗战足迹。”只要提起与抗联有关的事情,张鹏一总是如数家珍。
其实,张鹏一是从2005年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兴建时,才开始深入了解东北抗联的。“过去只是听老人讲抗联故事,现在不仅要听故事,还要学会讲故事,还要搜集抗联文物、寻找抗联遗址。”
张鹏一介绍,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有很多抗联遗址。“为了打通与党中央及关内红军的联系,抗联一军的两次西征会议遗址都在这里。此外还有东南满省委遗址、摩天岭大捷遗址、大石湖战斗遗址……”
张鹏一说,这些都是抗联文化和抗联精神的重要载体。可是因为战斗环境残酷,抗联遗址都在深山老林里,有的因为山洪冲击、山体变化遭到破坏。如果不加以保护,也许再过些年就再也看不到了。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始在大山中跋涉。“一般都是冬末春初的时候上山,这时候雪化了,草还没长起来。我们选天热的时候起早出发,带上干粮,在山上一走就是一天,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陈列部主任白杰说,上世纪80年代,两名抗联老战士回到本溪满族自治县,指明了很多抗联遗址。他们就根据资料的记载核实,找到一处、保护一处。
时隔70年找到杨靖宇马刀
13年来,为了寻找抗联遗址,采集抗联史料、抗联歌曲,搜集抗联文物,张鹏一等人走遍了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
从2005年下半年起,馆里文物征集人员足迹遍布东北地区,行程万余里,征集抗联文物实物1000多件。
这些文物中,最难得的是一把杨靖宇将军使用过的马刀。2006年3月初,文物征集小组到抚顺新宾地区搜集史料,得知当地收藏家姜贵歧有一把来历特别的抗联马刀,就找了过去。
“这把马刀长1.04米,刀身长0.90米,刀柄长0.14米,刀宽0.3米。这是姜贵歧在20多年前从当地村民手中收到的,据说是从蒋家老房基磨盘底下找到的。”
为了求证马刀是否是抗联战士使用过的武器,征集小组找到了原新宾党史办主任、辽宁东北抗日联军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党史学会理事曹文奇。
曹文奇说,蒋家指的是新宾西河掌村的蒋国恩,佩带马刀的应该是抗联部队的指挥者,而蒋国恩和杨靖宇将军交往甚密,曾说过杨靖宇将军佩带过一把马刀。
2007年,征集小组又赶到位于西河掌村的蒋国恩家里。76岁的蒋国恩之子蒋云才说:“父亲已经在1986年过世了,他在世的时候经常讲起杨靖宇,杨靖宇个头高大、骑着大马、佩带着盒子枪、拎着大马刀……”经过蒋云才回忆和辨认,姜贵歧收藏的正是杨靖宇将军的马刀。
2007年4月,征集小组又找到曾给杨靖宇将军当过传令兵和警卫团团长的刘喜顺老人,老人也认出了这把马刀,激动地说:“这是我给杨将军当传令兵的时候,他常佩带的那把马刀!没想到时隔70多年还能见到,这是我和杨将军的缘分哪!”
用红色教育传承抗联精神
如今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已被张鹏一和他的团队从一个工棚打造成为馆藏文物2000多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务院首批列入的80家国家抗战纪念遗址设施名录中唯一的东北抗联纪念设施。
“作为中宣部拨款建成的全国首批抗战纪念设施,2007年开馆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参观者达200多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张鹏一介绍。
张鹏一说,当时敌强我弱,为了躲避敌人,很多抗联遗址都隐藏在深山里。今年春天,经过探测仪探测,在不少抗联遗址又发现了锅、坛子、子弹壳等物品。“这些都成了宝贵的抗联红色教育资源。”
本溪满族自治县抗联史实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郭成伟告诉记者,近年来,本溪满族自治县对县内抗联文化遗址进行了保护和修缮,扩建了杨靖宇纪念馆,整合规划了4条“重走抗联路”线路,大力开展“重走抗联路”红色教育活动。
郭成伟说,现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抗联史实教育培训和服务体系。“唱抗联歌曲、诵抗联诗歌、品抗联饭菜、访抗联遗址、重走抗联路等体验式教学形式,将学员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让学员们切身感受英雄的信念与意志,有效增强了党性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关门山、老边沟、龙道沟等7家现场教学基地,本溪满族自治县抗联史实宣教中心通过挂牌、培训和指导,使各基地独立办学,逐步形成了宣教中心牵头引领,各基地多点开花的红色教育培训新格局。
郭成伟介绍,本溪满族自治县还成立了抗联中学,在中小学教材中的“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后,他们组织编写了3套抗联史实教材,把东北抗联的历史专门编成课本,送进课堂。“‘重走抗联路’现已成为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被省委组织部列入全省党员干部培训计划。自2017年4月起,已培训全国各地学员2万余人。”
一名学员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留言簿上写道:“在这里,我看到了东北抗联将士在群山峻岭中与日寇周旋斗争的珍贵史料。徒步走在抗联路上,听着抗联将士为民族为国家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抗联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不断对照学习,自觉传承弘扬。”这也是参加重走抗联路教育活动所有学员的心声。
弘扬抗联基因 共筑中国梦
“我们本溪满族自治县借助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这面‘旗帜’,发挥抗联文化资源优势,开展‘重走抗联路’特色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抗联主题系列教育基地,组织编写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就是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的光辉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抗联,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本溪满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世忠说。
“目前,本溪满族自治县正在积极推进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扩建改造,增加宣誓墙等教育设施和党对抗联领导方面的布展内容,加快推进抗联一军二次西征会议遗址公园、抗联红色教育接待服务中心和抗联红色教育服务基地建设,加快编制连山关侵华日军建筑群旧址保护开发规划,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抗联史实教育培训和服务体系。”
高世忠说:“当前,全党上下即将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讲好抗联故事,传承抗联精神,弘扬抗联基因的最好时机。”
记者手记
一众英雄“染红”一座城
从初春到盛夏,从深秋到隆冬,一批批学员纷至沓来,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时空中穿梭,探索红色遗风,追寻先烈足迹,了解革命历史,重温抗联精神,接受庄严的思想洗礼和革命教育……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伫立在“第一次西征会议纪念碑”前,感悟的是杨靖宇、宋铁岩等先烈们以精神力量铸就的不朽功勋;
穿越高山密林,跋涉于老边沟战斗遗址、关门山密营遗址、和尚帽子密营遗址之间,聆听的是这片土地上抗日英雄的历史回响……
这片英雄的热土上,庄严肃穆的抗战遗址、星罗棋布的红色遗迹,是历史馈赠满乡儿女最好的精神营养剂。自去年以来,本溪满族自治县紧紧依托抗联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制定了《加强抗联史实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重走抗联路”培训教育活动,全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
如今的本溪满族自治县,“重走抗联路”红色教育活动正在这座英雄之城蓬勃兴起,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经历着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的蜕变。每一位抗联英雄,都似舞动的红枫;每一个抗联故事,都是历史的印证;每一次对抗联精神的弘扬,都会成为激励30万满乡儿女在新时代奋力前行的巨大动力……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