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7 20:2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0月 | 查看:1070次
人物故事:
余美芳,女,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系辅导员。
余美芳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家6个人,却有5个姓。自1978年起,户主余美芳的公公曹景飞先后无偿赡养了5位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并先后为3位外姓老人养老送终。2007年,余美芳夫妇在公公的爱心影响下,接过了赡养2位外姓老人的接力棒,同时照顾年迈的公公。因为婆婆已过世,丈夫忙于工作,繁重的家务及照顾老人的负担都落到余美芳的肩上,但她任劳任怨,坚持传承这个好家风。40年间,两代人演绎着让人称颂的敬老故事。
时间追溯到1975年秋天,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乡村民曹景飞在卖柴途中,认识了无儿无女的刘福东夫妇。看着老俩口生活十分困难,曹景飞便认他们为干爹干妈,每天往返30里路照顾老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2年,考虑到来回奔波不便照顾老人,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曹景飞把刘福东夫妇接回了家。
当时,年过三十的曹景飞还打着光棍,家里人很是着急,村上人都劝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跟老人住,你倒好,还把他们往身边拉!”曹景飞只是淡然一笑。有来相亲的,他都说要赡养老人,把姑娘吓跑了。丧偶的王荣兰被曹景飞的孝心所感动,1980年带着7岁的儿子高铁红嫁给了曹景飞。1年后,王荣兰和曹景飞添了一个儿子。为让刘福东夫妇住得安心,曹景飞让儿子跟刘福东姓,取名刘伟。刘福东逢人便说:“我有孙子了。”没过几年,刘福东的妻子去世,王荣兰的舅舅杨富科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得知杨富科过得不如意,曹景飞竟又把杨富科留下来一起生活。2003年,刘福东和杨富科先后得了脑血栓和小脑萎缩,那时,王荣兰已病逝,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落在他一个人身上。看着曹景飞忙出忙进,把外人当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同乡党文礼主动提出认曹景飞为干儿子,和他一起照顾起两位老人。
尊老爱幼、互亲互爱的优良家庭传统,在刘伟心里扎了根。2005年,大学毕业的刘伟把家里的情况告诉给余美芳,余美芳被他真挚的情感打动,毅然决定嫁给刘伟。虽然余美芳家里人都不同意,觉得刘伟的家庭负担太重,可余美芳却觉得,他们对外姓的老人都能这么孝顺,对自己的家人一定会更好,就凭这一点,嫁给他绝对不会错。
2007年,余美芳到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一家人落户常州,曹景飞、党文礼跟着来到常州。刚刚工作,夫妇俩的收入并不高,但为了老人住得舒坦,他们借钱买了复式楼层,并为老人打了一张像炕一样的2.4米宽通铺大床。不久,党文礼的二儿子党松喜也从铁岭搬来与他们一起住。余美芳夫妇还为他们在铁岭租了一套房子,每当天气过热或过冷老人不适应时,就送他们回北方。因为老人爱吃东北的酸白菜,每年冬天,余美芳都会买几百斤大白菜,腌制几大罐储存。家里的冰箱里,也常年塞满老人喜欢吃的食物,从没断过。老人肠胃不好,余美芳变着花样给他们做饼、包饺子和擀面条,还根据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想方设法学会了东北乱炖、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等东北菜,每次轮到自己吃饭时,菜都已经凉了。逢年过节,她还不忘给老人零花钱,但自己却几年不舍得换件新衣服。
今年67岁的党松喜感动地说:“小余比自己的亲媳妇还孝顺。她不图名不图利,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现在,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很难能可贵。”
“好家风,要传承下去。”《光明日报》记者寻访最美家庭走到余美芳家中时,她淡淡地说。
平常在家里,她经常把家里的故事讲给6岁的女儿曹馨心听。曹馨心因此放学写完作业,便会上楼陪老人说话,给他们讲笑话,还把压岁钱省下来给老人买礼物。家里,不时听到几位老人爽朗的笑声。
余美芳曾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江苏好青年、常州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常州市十佳好儿女等荣誉称号。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