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菊:“伴读”阿婆13年如一日陪伴村小学孩子读书成长(图)

发布时间:2018-06-19 21: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6月 | 查看:1004次



人物故事:

  2001年到2014年,整整相隔13年。这漫长的年月,对永德县德党镇忙见田村的秦秀菊来说,仿佛就如一天的时光那般短暂而普通。

  13年前,秦秀菊所在的阿乜寨自然村,因生源日益稀少而被迫撤销,所有学龄儿童必须转到9公里以外的村小就读。但是,由于入学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家长放不开生产无法“伴读”等原因,孩子们陷入集体失学的泥淖。看到这些,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秦秀菊,不顾家人的反对和邻居的议论,毅然决定自己到学校里给孩子们当“伴读”。走出村寨,走进村小,秦秀菊陪伴着孩子们读书,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没有响亮的承诺,也没有令人动容的誓言,这其中,秦秀菊只是用行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秦秀菊,无疑是一个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生动样本和典型案例,她关注教育、尊重知识的情怀值得称颂。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每天凌晨4点,永德县德党镇忙见田完小学生食堂的厨房里,总会准时出现一个忙碌的身影。这个人身材微胖、年过花甲、一脸慈祥……她,就是远近闻名的“伴读”阿婆秦秀菊。

  秦秀菊,一个平凡的布朗族妇女。今年,是她走出村寨、走进忙见田完小,陪伴孩子们读书的第13个年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便是十余载的光阴。这些年来,很多人在面对秦秀菊心甘情愿助人为乐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识字不多的农家妇女,会来到9公里以外的小学天天陪伴孩子们读书。

  揭开这个谜底,得从2001年说起。那一年,秦秀菊所在的布朗族村寨阿乜寨自然村,因生源日益稀少而被迫撤销,所有适龄儿童必须转到忙见田完小就读。七八岁的孩子离家读书,意味着需要家长陪读,可是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和生产生活放不开,在原本就没有读书氛围的少数民族村寨里,家长们毫不犹豫放弃了让孩子继续上学。一时之间,18个适龄儿童失学了。

  看到18个适龄儿童辍学,秦秀菊心痛不已,并使她焦心、失眠、烦乱。因为秦秀菊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她这辈子由于文化少,而吃的苦头不在少数;所以时任阿乜寨妇女主任的秦秀菊在心底暗自告诉自己,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必须要解决。

  秦秀菊与组长、会计商议后,召开群众会和上门宣传动员,对孩子家长进行说服教育,让孩子入学。经过反复开导和劝说,家长们终于把孩子送进了忙见田完小。可是,不到一个星期,大部分孩子又辍学在家,原因很简单:学校离家远,孩子必须寄宿,而学校没有条件办食堂,孩子们的生活不能自理。

  怎么办?为了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秦秀菊作出了一个决定:自己到学校里照顾这些孩子!

  秦秀菊的决定才说出来,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隔壁邻舍对此也是议论纷纷。但是,性格倔强的秦秀菊没有丝毫地动摇。

  2001年10月的一个星期日下午,50岁的秦秀菊,背着自家的菜锅、饭锅,拎上大米和菜蔬,带着18个孩子,走进忙见田完小,住进学生宿舍,担负起为孩子们做饭、洗衣服等照料工作。

  从阿乜寨到忙见田完小,要下一个坡、趟一条河、再爬一个坡。这一段崎岖的路途,秦秀菊和孩子们常常要走上2个多小时。

  在路上休息时,秦秀菊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和教他们唱歌。秦秀菊说,孩子们平时只说本民族的语言,刚入学时听不懂老师的普通话,她便用这种看似笨拙却很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提高汉语的听说能力。

  在来回的路上,秦秀菊的背上总是背着一只大竹篮。过去,篮子里装满了孩子们吃的大米和菜蔬。自2008年以来,学校建起了食堂,秦秀菊的篮子才算“轻”了下来,而她也成了食堂临时工人,每月能领到300元的“工资”。

  不过,相比这点微薄的回报,秦秀菊和家人的付出却显得更多。这一点,她的儿子蒋忠贵深有感触。“明天你要做什么?”秦秀菊问。蒋忠贵答:“要做田栽秧。”“桥上的竹子烂了,不能过人了,明天你帮换下。”秦秀菊说。蒋忠贵为难地回应:“哦……”秦秀菊又补充:“必须换了,河水大起来了,小娃过河不安全。”

  13年来,蒋忠贵已经记不清自己在那条河上,搭过多少次简易桥,更记不得砍过多少棵自己家里的竹子。但是,看到母亲的坚持和心甘情愿,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再忙都会及时把简易桥修好。

  从家人当初的反对,到默默地支持,秦秀菊带着孩子沿着崎岖的路途,跋山涉水,逐渐迎来了充满阳光和雨露的春天。寨子里,以前没有一个初中生,现在不但有高中生,而且还有了大学生。陪伴孩子们读书,照顾孩子们生活。秦秀菊没有承诺,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她能坚持多久?过去的日子,她用13年如一日来回答;将来的日子,她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来诉说:“有一天,走不动了、做不了的时候,就守在村口,看孩子们上学和回家”。

  风雨依旧,一波孩子长大远走了,另一波孩子相继加入进来。走在阿乜寨到忙见田完小的山间小路上,人们经常会看见现年63岁的秦秀菊牵着、背着读书孩子的身影,她仍然铿锵地走在“伴读”的路上,默默地帮助着别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来源:云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