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钱:钳工技师为大飞机梦坚守35年 经手几十万个零件无差错(图)

发布时间:2018-06-07 19: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8月 | 查看:2945次

1.jpg

人物故事: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工作,先后参加“运十”飞机项目、中美合作组装麦道飞机项目。进入新世纪,参与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新支线飞机研制工作。主要从事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研制批飞机零件攻关及青年技师培养。2002年获上海市质量金奖,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胡双钱同志已在钳工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35年。35年来,他坚守信念、恪守标准,经手了几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一次质量差错。在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新支线客机和C919大型客机项目中,他大胆探索、科学攻关,保证了支线客机试飞取证和大型客机总装的需要。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这是胡双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了35年的动作。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不久,就亲眼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首飞。他说,那一刻他强烈地感受到“造飞机是一件很神圣的事”。然而,因为多种原因,八十年代初运-10最终下马。原本聚集了中国航空制造各路精英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突然冷了下来。厂门口停满了各种工业技术企业招聘技师的专车,私营企业的老板为胡双钱开出了三倍工资的条件。然而,他拒绝了。他坚信:总有一天这里还要生产中国自己的大飞机。怀着对航空事业的坚定信念,胡双钱后来陆续参与了麦道飞机、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并在冷板凳上练就一手过硬本领。2002年、2006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大胆探索、严谨攻关、通宵达旦,先后高精度、高效率地完成了ARJ21新支线飞机105至109架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壁板长桁对接接头特制件等加工任务,为项目提供了保障、节省了时间。一次,他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零件加工任务:在一个价值100多万的零件上打36个孔,孔的大小不一样,精度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面对紧急的任务,胡双钱依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完成了这个令他自己都感到“紧张”的任务,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上飞机安装。几十年来,胡双钱始终清晰地记得自己技校师傅的那句话:“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正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回到家已是深夜,躺在床上他再次习惯性地回顾当天的工作流程。思前想后,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怎么也感到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而导致螺丝松动。于是,凌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拆去层层外部零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35年来,他经手的零件几十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连续十几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证书。2002年,他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几十年来,胡双钱一家三口一直住在一间3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前些年才贷款购买了一套70平米的房子。为此,老胡和一家人都很知足:“所有这些是大飞机带来的,我会更加专注这份事业和这份工作”。(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供稿)

来源:上海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