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志友”:用爱心作最后的奉献(图)

发布时间:2009-10-28 01:4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0-25 | 查看:6835次

(中国好人网配图)

   10月26日,“九九”重阳节。南京市秦淮剧场将举行一场特殊的纪念演出。其中,两位年龄加起来超过160岁的老人庞金铃和林宜智将合唱《祖国,我为你自豪》。这不只是为庆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时也为纪念南京“志友”成立13周年。

   两位老人是“志友”成员。届时将有来自南京市红十字会、癌友协会、南京医科大学和东南大学及各界“志友”和社区居民700多人参加。

  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简称南京“志友”,是隶属于南京市红十字会的分支机构,是捐献遗体志愿者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截至2009年10月24日,加入“志友”人数为4218人,已实现捐献近700人。

  天上的星星是爸爸明亮的眼睛

  马士纪,小名龙龙,2006年5月因车祸去世,年仅5岁。悲痛的父亲在最后时刻想到加入“志友”捐献孩子遗体,他说,“我希望孩子的器官能在他人体内继续‘活着’,这样孩子就没有离开我们。”

  龙龙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一只肾脏移植给湖北一位13岁女孩。他的身体使三个生命重获光明和新生。

  今年82岁高龄的殷明老人不仅自己承诺捐献遗体,还说服一家老少三代六口人都加入“志友”,成了名副其实的“志友之家”。

  这位曾历经枪林弹雨的老革命说,“与死去的战友相比,我能活到今天很幸运。”一次他跟丢大部队,被敌人拿枪抵着太阳穴,一位陌生的老奶奶站出来说:“他是我三代单传的孙子”。这让他死里逃生。殷老说,“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只希望去世后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奉献之歌》是“志友”之歌。词作者谢野萍老人已于2008年初离去。这位老人的孩子都在国外,本可在美国安享天伦之乐。但他担心客死异乡无法实现“志友”心愿,于是执意回国住在养老院。他选择孤独地老去,只为把遗体献给祖国。

  62岁的刘永源去世了,按照遗愿,遗体捐献给南京医科大学。清明节,妻子左苏苏和女儿随“志友”扫墓。听说丈夫的眼角膜捐给两位病人,使他们重获光明时,左苏苏对女儿说:“你看,你爸爸永远在我们身边呢,天上的星星就是他明亮的眼睛。”

  “我们是最后的废物利用”

  13年前,当瘦小的阮鹏九老人发起成立“志友”时,也许没有想到这个协会能有如此广泛影响力。“20多年前我就想,应有个志愿捐献遗体的组织。”阮老说。

  1996年,他去向南京医科大学表达这一心愿。正好另一位老人黄甫垠也在联系此事。他俩一拍即合,共同成为南京“志友”创立者。至今,阮老仍记得他们亲手为“志友”登记证设计的话:“生前为四化鞠躬尽瘁,死后为人类造福捐躯。”

  两位老人的倡议随即获得多方响应,经过13年发展,目前南京市登记“志友”已超过4000人。其中有离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工程师、院士等各界民众,甚至还有宗教界人士。

  南京灵谷寺皓如法师1998年加入“志友”。他说,捐献遗体,把死后无用的臭皮囊,捐给医学利用,符合佛门弟子舍生救度众生应有意义。2002年,88岁的法师圆寂,如愿以偿完成捐献,成为江苏省捐献遗体第一位佛教人士。

  1996年加入“志友”的原江苏省水利厅高工孙任国和妻子王宏珍夫妇曾这样描述他们的心愿:耄耋高龄固堪喜,反璞归真快见底,倡优生优死本同题。安死矣,老夫妻乐意,诸子女无疑。死亦留公益,尸身先献医;为生服务尽生机,逝世何须丰葬仪。

  两位老人分别于2007年和2003年去世,享年84岁和80岁,已实现捐献遗愿。

  中国热工自动化学科奠基者、中科院院士钱钟韩曾说,我们捐献遗体算是最后的废物利用,“就像一张纸写满字以后,如果回炉还可以再利用。”

   奉献,为了美好的明天

  实现遗体捐献并非易事。传统观念中“入土为安”思想根深蒂固。

  “实现遗体捐献最大的阻力往往不在捐献者本人,而是遗嘱执行人——家属”,“志友”宣传干事高鸿英说。据了解,“志友”中最终未能实现捐献的约占5%,多数是因家人反对。

  “志友”常务副总干事邵泽忠熟识的“志友”中,就有一位没能实现捐献。问题出在逝者弟弟身上。得知兄长遗体将捐献,这位叔父痛斥侄子:“你们这是给祖宗丢脸!”在叔父强烈反对下,子女只得放弃捐献。

  南京医科大学丁俊教授介绍,虽然南京市登记遗体捐献数量在逐年上升,但不少捐献协议因子女家属“反悔”而撤销。登记站实际收到遗体每年平均仅35具。而南京各医学院校年平均需求量至少100具。

  考虑到生者祭奠追思逝者的需求,“志友”在南京雨花功德园为实现遗体捐献志愿者设立名录碑,将其姓名镌刻于此,后人和亲朋可来此祭奠缅怀。

  2008年9月,“志友”开通遗体捐献纪念网站——厚德园,有捐献者生平资料和照片,可供家属亲朋网上凭吊。“志友”还通过各种形式建立成员间交流渠道。薄薄的《志友通讯》上,成员或撰文追思亲人,或赋诗填词。每年清明节公祭大会,是全体“志友”最重要的活动。

  这些活动组织离不开“志友”干事会。1996年至今,干事会已历5届,所有“志友”均可自荐或推荐他人。进干事会核心要求是愿无私为大家服务。

  徐小平就是这样从小组长到大组长再被选为干事的。她的小灵通每天都挂在胸前,随时准备接听电话。

  “一谈起‘志友’,我内心就有种狂热,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电话那头,60岁的徐小平情不自禁唱起《奉献之歌》:“我们是无私奉献的老百姓,我们是移风易俗的排头兵,为人民服务辛勤劳动几十年,为医学献爱心冲锋走在前,捐遗体供解剖是我们最后的奉献……”

  可敬的抉择

  入土为安,几千年传统观念。若坚守不变,不会有火葬。同样,火葬也非一成不变。

  “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奉献给祖国医学科学事业,为之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这是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申请书首句。

  如今,南京“志友”达4218人,实现捐献近700人。这是见报前一天,笔者致电“志友”行政干事徐小平获得的最新数据。

  也许有人认为700人相对于南京市乃至江苏省来说是小数目。诚然,绝对数量不多,但你可知这700人中多数人并非独自在战斗,他们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是一群熟识的故友亲朋,每个人的义举,需要一家人甚或一批人鼎力支持、用心呵护。

  生前鞠躬尽瘁,死后捐躯造福。

  献出自己最后的身体,只为拯救更多的生命。这是可敬的抉择。

  这700人的奉献,更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记者 王瑜)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