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30 21: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7-28 | 查看:915次
人物故事:
董宣和,男,1935年8月生,莱芜市钢城高新区小上峪村人在莱芜市钢城区汶源街道小上峪村,中共党员,上山植树19年,栽植了4万多棵树,绿化起了荒山。
董宣和,十几岁就担任儿童团长,为部队送信。因为一场病先后在各级医院做了13次手术,1958年,董宣和从部队医院直接回到了家里。在村里,董宣和先后干过青年书记、民兵连长,带领村民修水库、修公路,他当年是公社内的一面旗帜。 在公社内,董宣和修水库、修公路非常有名。他干起活来是“拼命三郎”。为给公社食堂供应粮草,他一天爬80多棵树,供应7个食堂。担任生产队长,董宣和更是带头干,分粮时算账分毫不差。无论干什么,他宁肯自己吃亏,也绝不会干对不起公家的事情。“她从16岁就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一直干到54岁,而且担任公社妇联委员12年。”董宣和说。王洪英工作的年代正是最艰苦的岁月,由于表现积极,董宣和和王洪英同在1958年入了党。
1997年,给孩子们办完婚事后,董宣和、王洪英夫妇承包了村里几座山,上山盖起了两间土坯房,开始治理荒山。“刚开始上山的时候,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一眼都能看见新泰”。有人说董宣和,这么大年纪了这片山什么时候能种上树啊,董宣和说:“要是四年改变不了荒山的模样,我就不姓董!”没有钱、没有树、没有工具、没有人帮忙,60多岁的董宣和拿出了当年治山治水的激情,开始绿化荒山。一开始,董宣和买了40把镐头,为了更有效率,每天早上,他都要早早的起来把镐头磨得快快的。为了种树,董宣和欠了一大笔债,为了能尽早的还债,每当下来新鲜瓜果,董宣和都要往返20多里山路来到小区。就这样,用了3年的时间才把种树时20多人的人工费给还清。董宣和王洪英拖着带病的身体,和丈夫并肩干。没有水,老两口就从下面的水库一桶一桶的挑上山,数万棵树木一棵一棵的浇。当问他植树的最初想法和动力时,老人笑呵呵的说:“现在报纸和电视上也经常说全球气侯变暖了,要多植树。植树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再说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这个义务。尤其是我家里人也都支持我,我感到很欣慰。”
从山上到村里有5里山路,在山梁上挖树坑、栽树苗,一年栽下了四万棵松树。十几年后的今天,年近八旬的老两口脚步不再那么从容了,但是心中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我这辈子就是治山治水,希望将来把这片山林交给国家。”
来源:山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