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电气世界30年——秦港杂货公司散粮站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副站长张海波的创新故事(图)

发布时间:2018-05-27 20:56 | 来源:中国工会新闻网 2017年05月01日10:16 | 查看:1388次

张海波正在检修卸船机急停开关。 朱 哲摄

初见河北港口集团秦港杂货公司散粮站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副站长张海波,记者传统印象中的技工形象被颠覆了。

中等身材,肤色白皙。今年49岁的张海波,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

就是这样一位一线技术工人,痴迷电气维修与研发30年,先后主持完成大小技改项目139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3680万元。

“各类神奇的电的现象让我痴迷”

4月27日,登上秦港杂货公司散粮站7层楼高的散粮仓顶作业平台,张海波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了安装在刮板机速度传感器上的新型防水装置,这种新装置能有效保护传感器不受雨水腐蚀。这是张海波和他的团队最近正在研发的项目,预计今年5月中旬可完工。

作为散粮站的一名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张海波的头脑里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对公司的电气设备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对于电气的痴迷,他从一进单位到现在从未中断过。

1987年,毕业于当时的秦皇岛职业高中的张海波,成了秦皇岛港的一名电工。当他第一次登上门机俯视港口时,便对这个高度机械化的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一定要征服这个‘大家伙’,做一名一流的技术工人。”张海波暗下决心。

“在我的心目中,电的世界是非常神奇的,各类神奇的电的现象让我痴迷。”张海波说。

为快速提高技能,张海波工作之余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各种电子线路的试验,甚至录音机、报警器、门铃等,都成了他研究的对象。

1995年,有一次单位组织员工去北京游玩。一到北京,同事们都去旅游景点游玩了,张海波却直奔中关村,花了800多元买回一台二手的SR8型电子示波器,而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300多元。“电子示波器就像电气人员的眼睛,研究电路有疑问时,通过电子示波器一测,就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时,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的小电工,根本接触不到这类仪器,拥有一台电子示波器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张海波说,拿到电子示波器,他激动极了,摆弄了一晚上。而这台电子示波器,陪伴了他10年,也为他钻研电气技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人在技术方面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舍得付出。”张海波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几乎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知识和技术上,先后学习了计算机原理、软件管理、自动控制等50多门课程,还通过自学取得了燕山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专科学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历。这些实践和学到的理论,为他后来的成长、成才插上了翅膀。

“电气就像魔法,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技能的不断积累,使张海波开始尝试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2011年,该公司一台已运行了20年的卸船机各种模块频繁损坏,影响了生产。但该系列的零部件产品早已停产,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迫在眉睫。而这种改造以往都是由厂家专业的开发团队做,且周期至少2个月,工程报价昂贵。

张海波带领技术人员决心攻克这些难题。他们通读了1000多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查阅了10余本资料,先后编辑了近万条次相关程序。经过大家的努力,仅用了28天就使设备重新焕发了生机,系统运转至今从未出现过故障,为公司节省资金83万元。

“电气就像魔法,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对张海波来说,研究这些电气技术,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成就感。

电子秤是散粮系统的核心设备,为生产提供着重要的数据。如果电子秤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瘫痪,散粮装卸系统将无法作业。为杜绝出现各类故障,张海波和他的攻关小组潜心分析研究电子秤的工作程序,短时间内找到了可能导致电子秤故障的12条原因,并一一攻克。他们还自制料位检测杆,并修复了有故障的料位开关等部件,极大地降低了电子秤的故障率,使装卸效率提高了10倍。

革新创造,给张海波带来了荣誉,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33项,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2012年,经人社部批准,“张海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张海波带领工作室团队开展了一项项技术攻关,并以带徒传艺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张海波认为,人要有一种精神,只有敢于创新,不断创新,才能成为当代合格的产业工人。正是秉承这种精神,张海波从一名职中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兼跨软硬件两个领域的电气控制专家。(方素菊)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