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7 14: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年1月 | 查看:1149次
人物故事:
今年44岁的李军,是宝鸡机车检修厂设备车间一名管道工。14年来坚持捐献全血64次,捐献机采血小板27次,献血总量达35000多毫升,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他是工友眼中的“献血英雄”,以无偿献血这种特殊的方式,传播着社会正能量。
工友心中的“献血英雄”
家住咸阳李军,只有每周双休日时才能回家,而他的91次无偿献血,大多都是在回家探亲中挤时间完成的。
“一起工作十几年了,竟没发现身边有位‘献血’英雄,这个小李,可真沉得住气啊!”、“3万多毫升献血,能挽救好多患者的生命,李师傅真了不起!”听说李军无偿献血的感人故事后,班组像炸开了锅似的,工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纷纷向李军投去敬佩的目光。
“上班工作忙没时间,回家了献血方便。”对此,李军解释说:“适当献血对身体有益无害,而且还能帮助他人。这也不是啥大事,没必要让大家知道!”
李军的父母都是铁路职工,7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在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的无私帮助下,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他们兄弟仨人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过上了幸福生活的他,一直寻思着怎样回馈这份爱心。
2000年7月,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则献血救人的报道,对李军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李军义无返顾地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之中,决心以献血的形式奉献爱心,为社会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就这样,1次、2次、3次……这一坚持就是整整14年。他用一次次平凡的爱心之举,完成了回报社会的英雄壮举。14年来,他累计献血91次,献血总量达35000多毫升。《人民网》、《宝鸡新闻网》、《西安铁道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
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李军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他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为着患者、为建设和谐社会多做一份贡献。
小区人眼中的“热心肠”
在宝鸡市斗鸡铁路小区,李军可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无论谁家的下水道不通了,还是屋里的水龙头关不严了,只要给李军打个电话,他很快就会赶到。“小李,这小伙子真不错!”居住在小区“后四栋”(70年代盖的旧楼房)的张大爷提起李军是啧啧称赞。去年夏天,张大爷厨房水龙头阀芯脱落,自来水哗哗直流,急的老人跑下楼喊人帮忙,李军恰巧路过,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跑到五金店买来新龙头,帮老人换好。活干完后,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存到张大爷手机里,叮咛说,“大爷,有事儿就给我打电话!”。临走前,他把张大爷硬塞给他买水龙头的钱又悄悄地放在厨房案板上。
2012年春节,宝鸡地区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厂区内多处暖气管路被冻裂,锅炉严重失水。在咸阳老家过年的李军接到工长的抢修电话,二话没说背起包就往火车站跑。两个多小时后,李军已从150多公里外的咸阳赶到了抢修现场,地沟排管子他抢着往里钻,高空搭管架他争着往上爬。干完活,收拾好工具,他又拖着疲惫的身体急匆匆坐火车赶回家过年。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干起活来,李军经常要来回穿梭于厂区和家属区之间,特别是到了冬季供暖期,他和工友们更是要对供暖管网一米不漏地进行排查,挨家挨户地上门检查管道阀门及密封状态。接到管道故障抢修电话,他总是冲在抢修第一线,冒着严寒为居民排忧解难,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他的手机也成了小区居民的“热线电话”,大伙儿都笑着说:家里遇到什么事,打李军的电话绝对能搞定。
工作中的“好把式”
除了热心公益、投身公益外,工作中的李军也是一把好手。和他一起共事二十多年的工长谢建安说:“李军是班组的生产骨干,别看他不太爱说话,但干起活来却没得说,遇到脏活累活抢着干。”
李军所在的管道组承担着厂区生产供水、供暖、供汽、供风以及家属区1300多户居民的供水、供暖管道的维护工作。为了熟记厂区、家属区管网情况,李军按照全厂管网分布图,对全厂28.5公顷占地、10万余平方米生产厂房内的各种管道分布进行详细勘察,并与工友一起绘制管网示意图,对老旧管道、故障易发区域作了重点标记,日常加密巡查频次,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2012年,针对机车空压机性能试验时产生的大量压缩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造成浪费的情况,李军与工友一道多次到作业现场进行调研确立了改造方案。通过架设专用管道,使原本经泄压阀排出的“废气”,通过管道并入厂生产用气主管路,实现压缩空气循环再利用。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电费两万余元。该成果被评为2012年度厂优秀小改小革项目。
近年来,李军参与了家属区浴池水箱改造任务,既方便了浴池工作人员操纵,又杜绝了水能源浪费现象,每年可节约费用1.2万元;参与了内燃机车水阻试验台水箱溢水回收系统改造,每年可节水200余吨;参与了检修喷漆库风源改造攻关,实现了区域作业生产用风需求,提高了劳动效率,每年可节电25万KW,节约成本支出21万余元。
来源:陕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