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6 20:1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9-01 | 查看:1126次
陈素梅,女,38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汝州市县乡所办公室主任。多年来,她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所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全所同志们的普遍赞誉。她曾4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汝州市交通局评为“五好”党员, 2006年被汝州市妇联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陈素梅同志1989年毕业后分配到汝州市交通局工作,1996年至今在汝州市县乡所工作。多年来,她积极服从组织的安排,先后在运管所、县乡所计生办、办公室等部门任职。该同志无论是在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深入到站队检查卫生,还是在开展女工康检、组织青年活动等方面,都能够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计生工作方面:作为所里计生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她精研计生工作条例,严把计生工作关,建立和健全了计划生育育龄妇女登记、定期查环查孕等一系列计生制度,并认真把国家计划生育优抚政策落实到工作中,在取得领导支持下,解决了独生子女优待问题。通过健全制度,县乡所从未出现过计生违纪现象,多次被上级计生部门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办公室工作方面:她经常是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休息时间,小到更换一个放气阀、大到维修办公用房,单位大事小事总是想在先,做在前。在她眼里,单位无小事,每一个细节她都要立足做到位。每当外出开会或学习,她还经常留意兄弟单位卫生、布局等方面可以借鉴或学习的地方,以此来取长补短。面对每天的日常事务和突如其来的临时性任务,她不知疲倦,毫不厌倦,始终以一种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出色地完成着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着从陌生到熟悉、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从帮手到助手的转变,体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作为一名女办公室主任,她心思缜密。所大部分的女职工都在基层,在生产一线,劳动强度大,她任办公室主任后及时向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所里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为全所的女职工进行妇检,切实保障了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她还积极协调女职工家庭生活,促进家庭和睦,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办公室是保证一个单位日常工作运转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展示单位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工作零散,综合性强,随机性大。陈素梅同志为人胸襟开阔,工作能够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力以赴地维护单位的整体形象。一方面,确保工作到位不越位、补位不抢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在有利于促进团结、有利于开展工作的情况下,自己宁肯委曲求全,也毫无怨言。另一方面,积极为全所其他同志的工作提供方便、支持和配合,在工作中对其他人的困难从不袖手旁观。
她时时处处为单位着想,爱人也成了她的帮手。她的爱人熟悉水暖电技术,只要单位的水暖和电出现问题,她都会把自己的爱人找来无偿给单位干活。有人提醒她说:“陈主任你多傻呀,你爱人给我们单位干活,耽误自己的工作不说,你还不给工钱,图个啥?”可她却说:“我是办公室主任,他就等于帮我干活,只要单位的事不耽误,我牺牲点儿没啥!”
三、把握重点,争创一流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陈素梅同志善于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善于抓住信访工作和后勤管理两大工作重点,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一方面,扎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与上级业务部门及时沟通协调,与机关各科室及时沟通,适时掌握各种政策信息,捕捉各种动态,依照《信访条例》正确引导信访人行使权利,达到信访目的。在接待上访户时,从接一个电话、让一个座位、倒一杯热水做起,做到热心接访;耐心息访,对于蛮横的上访人,一边劝解来访人消气解怨,好让来访人心平气和将事情原委讲清楚,又一边根据来访缘由联系相关科室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办公室的后勤服务工作,陈素梅同志时时操心,事事过问,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2008年全所共组织了大小会议20多场次,会务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并且还以高质量的服务热情接待了省厅,平顶山市人大、政协,汝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有关领导的检查和来访,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好评。为了改善办公楼的卫生状况,她还起草制定了机关环境卫生评比实施办法等制度,并编制了卫生检查通报。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扭转了机关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受到了局党委和市文明委的好评。
“不让批件在我手中中断,不让问题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办事的同志在我身边受到冷落,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身上受到影响”,这“五不”准则在陈素梅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作为女工主任、办公室主任和一名有1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陈素梅同志把全部热情倾注在工作上,以她的率先垂范在女职工中树立了良好榜样。她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来源: 河南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