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6 17:11 | 来源:中国好人网 2016年7月 | 查看:3513次
人物故事:
张玉新,女,1952年6月出生,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天龙苑社区居民。
在天龙苑细心的居民每天都能看到一个个子不高,步履略显蹒跚,面部没有表情,肤色微黑的男子,他每天沿着固定的路线重复遛弯,细心的人只要看他一眼,便知道他是个智障人士。他衣着干净整洁,不仅从不惹事,还常常帮助社区内两个小超市干些搬货物、倒垃圾等简单的工作。热心的居民每每见到他,都会跟他打声招呼,看到他离开小区,也会及时把他带回家。
他的名字叫兰荣利,今年55岁,兰荣利比大哥兰荣续小12岁,天生智力残疾,不会说话,直到8岁才会走路。他的父母均已过世,照料他的是经常被他唤作“妈妈”的大嫂张玉新。
自从张玉新嫁到兰家,小叔子让张玉新很心疼,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作为嫂子,不仅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还要照顾这个有病的小叔子。常常是这边刚伺候公婆吃完饭,那边小叔子就把饭菜弄得满身都是,张玉新没抱怨过,赶紧给小叔子换洗。小叔子不会用筷子,张玉新就用勺子喂他饭;小叔子爱吃稀的,张玉新就每顿给他单做;还要时常帮他洗澡,给他理发……整整43年,上万个日日夜夜。
张玉新和兰荣续夫妇带着小叔子兰荣利和儿子住在一起,考虑到小叔子腿脚不方便,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张玉新特意选了一楼。为了避免小叔子夜里上厕所摔倒,大嫂还特意安排一间没有台阶朝阳的房间给他住。屋内一切物品摆放都为了小叔子的安全着想,以免发生意外,被子、床、枕巾都洗的干净透亮,床铺整洁平整,没有异味。每天都能看到张玉新为小叔子晾晒洗的衣服和鞋袜,当邻居夸奖张玉新把小叔子照顾地既健康又干净时,她都会笑着说:“老弟本来就傻,如果穿戴又脏又破,怕别人欺负,再说人家也会笑话我和他大哥呀。”老两口住在北边靠近门口的房间,笑说“这是我们家的传达室,小叔子回来一敲门就能听见”。
兰荣利自打出生就被确诊为患有智障,父母和兄弟姐妹给了他很多的关爱。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的大儿媳,一边悉心照料着婆婆和小叔子,一边还要挑起这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年迈的婆婆最疼小儿子,生怕自己过世后没人管他。自从张玉新过了门,婆婆就一直考验她,甚至故意制造事端,看她会不会欺负小叔子。小叔子有老母亲惯着,不高兴了就发脾气。一次,张玉新在家打扫卫生,小叔子突然和她争起拖把。婆婆走过来就骂张玉新:“连你也欺负他傻!”张玉新没有争辩,她知道婆婆是不放心。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张玉新没让老人失望,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叔子。
婆婆牙口不好她就变着法的做,一日三餐从不重样,做的有滋有味地端到老太太床前。常常是这头刚忙完老太太的饭食,那头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把饭菜洒了一身,张玉新从不嫌脏地给洗,再帮小叔子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每当老太太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给媳妇添乱时,张玉新总是笑着说:“妈,您老这一辈子把5个孩子养大成人,也不容易,我照顾您老是应该的,再说老弟他不懂事,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的。”
2005年,婆婆已经84岁了,身体每况愈下,不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张玉新都寸步不离地日夜陪护,婆媳间的感情愈发让老太太难以割舍,说这辈子总觉得没处够。临终前老太太把儿女们都召集到床前,把自己的后事进行了安排,并嘱咐丧事一切从简,老儿子就托付给大哥大嫂了,交给他俩我放心。说完老太太摘下自己戴了几十年的结婚戒指,郑重地交给了张玉新。“妈,你放心吧,只要有我一口吃的,我决不会亏待老兄弟的。”“把他交给你我放心”,就是这一份嘱托,一份承诺,张玉新用自己的良心和善行默默地坚守着。
2003年张玉新刚搬家到回龙观天龙苑社区不久的一天,家人一眼没照看到,转身的功夫,兰荣利就不见了。大哥大嫂前后楼跑着找,就是不见人影,通过打听小区南门口的一些人,说看见他上了一辆摩的走了,具体上哪儿,谁都说不清。全家都急疯了,老兄弟语言表达不清楚,又不认识路,这可咋办?情况紧急,全家出动,张玉新的娘家人也来帮忙,买了8个手电筒,30多人连夜打车寻找附近的水塘、草丛、庄稼地,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不见人影。后来大家伙又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在电视台、报纸上都发了寻人启事,能想到的都做到了。
在兰荣利走丢的日子里,大嫂张玉新每天以泪洗面,觉得自己没有照看好老兄弟。18天后,经过多方帮助、打探,在通州徐辛庄救助站找到了兰荣利并接回了家。打那以后,张玉新再也不让老兄弟离开他们的视线,每天还不厌其烦地领着老兄弟在小区内规定的路线重复地走着以强化加深兰荣利的记忆。张玉新还跟周围的邻居、商户打好招呼,帮着多留意些她家小叔子。
别看张玉新是北京人,但只在小学时去过一趟颐和园,自从嫁进兰家,就几乎没再出门逛过景点,就连小区外的公园她都很少去转。一年365天,张玉新都围着这个家转,转眼就是43年。每当邻居与张玉新聊天时,都感叹张玉新这一辈子走过来真是不容易,从前照顾着公婆,现在还要照顾像孩子一样的小叔子。张玉新却说:“这没什么,都是应该做的,我们是一家人啊。”
在张玉新老两口的影响下,家里孩子都非常懂礼貌、尊重老人。两个儿媳非常孝顺;儿子和儿媳都亲切地把老叔称“老爹”。每天吃饭一大家八口人都回到老家来吃饭,“老爹”不上桌谁也不动筷。张玉新说她喜欢大家庭的日子,更习惯了身边有这个老兄弟,她与他谁都离不开谁。小叔子他不会说话,但知道谁对他好,有好吃的第一个想着大嫂。他总喜欢挽着大嫂的胳膊,有时喃喃自语嘟嘟囔囔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可有时能清晰的发出“妈、妈”的声音来。每当听到小叔子喊大嫂“妈”时,都会逗得全家人开心大笑。
多年的操劳,高血压、腰腿痛这些毛病也找上了已经63岁的张玉新,她从不跟老伴抱怨,尽心照顾这个家,照顾智障小叔子43年,付出了15700多个日日夜夜,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儿子、媳妇们都纷纷表示,“妈妈,等您以后干不动了,照顾“老爹”的事还有我们哪!”小孙女也说“还有我哪!”
张玉新善良勤俭、崇德向善,用最质朴的母爱,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为了一份承诺,她默默地坚守了43年,虽然从外表上看,她要比同龄人略显苍老,但在我们回龙观人的心中,她永远都是“观里好人——最美大嫂”。
来源:首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