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生:医学专家行走骨科前沿 多项手术填补医学空白(图)

发布时间:2018-05-26 16:54 | 来源:中国好人网 2016年7月 | 查看:1035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

  李嗣生,男,1964年8月出生,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一区行政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

  事迹简介:

  他精于医骨,多项手术填补淄博空白;他诚于患者,仁与善是他对待每一位患者的不变原则;他痴与医学,多年来埋首于科学研究。患者称他为“一个可以生命相托的医生”。李嗣生先后荣获“淄博好人”、“振兴淄博劳动奖章”、“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正文:

  生命因骨而立。

  李嗣生医生精于医骨。在骨科领域,他已跋涉了26年,熟谙手足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等骨科的多个细分专业,对介入、微创、内窥镜、移植等骨科精尖技术亦有深入研究。

  一例完美断肢再植手术,拉开了李嗣生医生行走骨科前沿的序幕。1994年,淄川一青年工人被剪板机剪断右臂,当晚被送到医院。面对患者的声声求救,李嗣生决定为患者断臂再植。

  这是一种极为精细复杂的手术。断臂之间,有肌肉和肌腱相连,还有动脉、静脉、骨骼、神经紧紧相接,在手术中都要一一对准缝合,这样接上去的手臂才会成活,恢复感觉及屈、伸、转、翻等功能。

  手术从当晚23时紧急开始,清创、把两断端的所有骨骼、肌腱、血管、神经解剖清楚并一一对应;骨骼固定、肌腱吻合、接通血管、接通神经……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李嗣生成功完成这例断臂再植手术。术后,为了让手臂完全恢复正常,李嗣生又帮助病人闯过了坏死关、感染关、功能康复关。半年多之后,病人接上去的手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与断肢再植相比,“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手术在难度上更近一步。1995年,李嗣生完成了淄博市第一例急症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

  淄川某煤井上的一位木工,在一次意外中拇指被打掉,由于断掉的拇指已被打碎,已无再植的可能。而人的拇指承担着手部50%的功能。它所完成的对指和对掌的运动是人手能够如此灵巧的生物学基础,从穿衣吃饭,到社交生活,所有抓握、捏持的动作无不需要要拇指的参与。拇指的缺失,对这位原是木工、担着养家重任的患者来说,不仅是手部外形的缺憾,更意味着劳动能力的丧失。

  几番斟酌后,李嗣生为患者设计了用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案——从患者的脚上截取一个足趾,将之移植到手上,再造一个拇指。精心准备后,李嗣生为患者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淄博市第一例急症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术获得成功,填补淄博市断指再造领域空白。术后6个月,患者再造的拇指功能完全恢复。患者又重新拥有了一只能握、能捻、能勾,感觉良好、动作灵活的新手。

  继拇指再造成功后,李嗣生继续探索,又相继开展了全市第一例多足趾移植全手再造术、第一例自体足趾尖部分移植再造手指指尖术、第一例带皮瓣的足趾尖部分移植再造伴皮肤缺失的手指指尖术、第一例微创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等,第一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术、多次填补淄博市医学空白。

  李嗣生从事的骨科,常遇各种工伤、车祸及意外伤害。为第一时间救治病人,他的手机常年保持24小时通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从来都是随叫随到,为救治病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是常事,经常是凌晨才回到家,深夜又奔波在救治病人的路上。一次,李嗣生在为一右手4指离断伤者进行了17小时手术后,回到家一碗面条刚吃了不四分之一,就又接到一重伤病人需要立即救治的电话,他毫不犹豫的立即放下碗筷,迅速奔向医院,直到第二天9点才走出手术室。

  由于骨科具体临床治疗的特殊性和病情的复杂、不确定性,李嗣生也常常遇到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但他始终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在26年的医者生涯中,清白做人,清白行医是李嗣生的准则。一位他诊治过的患者说:“李嗣生大夫这样宅心仁厚的医生我一辈子难以忘怀,他是患者可以生命相托的好大夫。”

  医学之于李嗣生,不仅是工作,是爱好,更近乎信仰。

来源:山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