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0 11:5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3-26 14:35 | 查看:621次
思想包袱背负半个世纪
俞玉兔和郑樟瑞认识是在1955年,一所农村的小学里。那年秋天,22岁的俞玉兔刚从嵊县师范毕业,来到甘霖珏芝小学教书,每月工资35元。而25岁的郑樟瑞正好在学校负责日常管理。
但为了能让家人过好日子,郑樟瑞响应国家号召去宁夏支边。当时,各地流传着“宁夏是个好地方”的口号。梦想很美,现实却是残酷的。郑樟瑞连去宁夏的路费也没有。他只好四处借钱,借了好几次没借到。
郑樟瑞没放弃,有一天,他出门借钱,在路上,正好遇到了俞玉兔。他有些忐忑地告诉她,要去宁夏支边了,可是……善良的俞玉兔明白。她不假思索地拿出了自己的存折,说,你自己去银行取钱吧。
存折上有35元钱。郑樟瑞到银行取出了30元。取了钱后,他没有向俞玉兔告别,而是把存折交给了银行的负责人,直接就去了宁夏。这个负责人是俞玉兔的朋友,后来转交了存折。
说起当时为什么不辞而别时,郑樟瑞仍有些不好意思。原来,当时他开口是借20元的,后来在取钱时多取了10元,他觉得很难为情,才选择了悄悄地走。年轻的郑樟瑞没想到,这件事让自己背了半个世纪的思想包袱。
以1还100的比例还钱
当年到了宁夏后,郑樟瑞有了新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是45元。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他给俞玉兔写了一封信,同时还寄回来了一支钢笔。俞玉兔也给他回过信,互相鼓励,共祝进步。
郑樟瑞领到工资后把一部分钱寄给了家里。没多久,村里传出了他在宁夏发财的传言,许多老乡都去宁夏找他。人多了,开销不断,加上还要给家里寄生活费,不久,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苦。
后来,郑樟瑞收到了地方政府要求其回家乡参加建设的信。母亲也给他写信要他回去,反复思考之后,他回到了老家。此后的几十年里,养家糊口,郑樟瑞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清苦,没钱还债,心里还压着一个包袱,他没有主动和俞玉兔联系,但一直记挂着这笔债。
前几年,在儿子的照顾下,郑樟瑞的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
去年,他打听到俞玉兔一家住在嵊州市甘霖镇东山村的消息后,遂萌生了在有生之年偿还这笔债务的想法。
郑樟瑞说,现在儿子孝顺,自己每月的生活费有好几百元,过上了舒适的晚年生活。为了还债,他每个月都节省一点生活费,一直积攒到上个月,刚好凑齐3000元,就向当年的恩人寄上了这笔特殊的感恩费。
还款是对诚信最好注解
郑樟瑞说:“一文钱可以难倒英雄汉,当年俞玉兔肯借钱给我,就是我的恩人。这些年来这笔钱始终是我的一块心病,现在终于还上了,是对玉兔老师恩情的回报。”
当记者询问他为什么偿还3000元时,郑樟瑞说,他参考了黄金和粮油的价格,在两者之间折中了一下,定下了以借1元还100元的比例,来完成这笔半个世纪的债。于是,他向俞玉兔寄出了一张3000元的汇款单。
日前,相隔50年后,79岁的郑樟瑞和76岁的俞玉兔终于又见面了,地点是在东山村。
“樟瑞同志!欢迎你的到来。”“俞老师,你好。”在房子的走廊里,两位老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互相对视了一会,不约而同地问了声“过得还好吧”?
50年不见,老朋友有说不完的话。当说到还钱的事,两人又有了小小的“争执”。俞玉兔说,这笔借债体现了诚信,当年我借给你30元,现在我只能收回30元,不能收3000元。
这时,郑樟瑞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说,还3000元是为了了结这一生的心事,一定要把这笔债务偿还清楚。他坚持留下了汇款单。“古语说得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做人要讲诚信,如今我把债还了,也算了却了自己50年来的心愿。”老人动情地说。
但俞玉兔仍坚持:“只收30元,余下的我一定要退回去。”小小的争执还在,可这一切,却更显出了二位老人之间弥足珍贵的情谊。
来源: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