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春:革命老人守承诺义务讲解革命精神60载(图)

发布时间:2018-05-08 21:57 | 来源:中国好人网 2016年7月 | 查看:2020次



人物故事:

  个人简介:

  李隆春,男,1927年8月出生,茶业口镇吉山村人,1947年在南博山入党,在吉山战斗时任吉山村儿童团团长,解放后回到汪洋台,担任义务解说员、管理员。

  事迹简介: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李隆春不怕流血牺牲,积极参战踊跃支前;建国后,因为一句承诺,李隆春辞去济南的工作,来到家乡茶业口镇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在汪洋台做义务讲解员。春去冬来,岁岁年年,六十年来,李隆春义务讲解上千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正文:为了一句承诺,做起义务讲解员 

  1927年,李隆春出生在茶业口镇吉山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42年,15岁的李隆春加入了儿童团,成为村里民兵连的得力助手。吉山战斗爆发后,他还参加了战后战场清理工作,那血流成河、惨烈悲壮的情景成了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1947年5月,李隆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党旗,他便从怀里掏出一本印有毛主席像的《论持久战》的小册子,对着毛主席宣誓。那一刻,吉山战斗的悲壮情景又一次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暗暗向毛主席发誓:“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祭扫看望先烈们,永世不忘烈士遗愿。”

  1950年的清明节,是一个让李隆春心酸而激动的日子,当他像往常一样回家祭扫时发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上石阶,双手抱住墓碑失声痛哭。这位老者正是汪洋的父亲,他对李隆春和当时在汪洋台义务讲解的原茶业区长张少增说:“谢谢你们,谢谢茶业人民对我儿子的厚爱……我原本打算把儿子的遗骨带回去和他母亲团聚,可是这样做怎能对得起茶业人民啊。”老人边说边从墓碑旁抠起一捧泥土,到河边将土和成泥团,又在墓碑上用力拓印了“汪洋”二字,小心翼翼地装进了口袋……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李隆春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1954年,李隆春回乡扫墓时,又一次聆听了张少增激动人心的讲解,可是这次张少增虽然激情洋溢,说话却断断续续喘不上气来,“你看我现在年纪大了,又有病,讲解起来越来越吃力。你亲历过吉山战斗,对这段历史很了解,你就接我的班给大家讲解吧,这革命传统咱可不能丢啊。”面对张少增的请求,李隆春马上答应道:“张区长,清明节我一定回来讲解,可是我在济南工作,要让我平时给来扫墓的人讲解我做不到啊。”“清明节最累,一天要讲解好几场,你来讲,平时的我先凑合着讲吧。”就这样,李隆春配合张少增,当起了汪洋台的义务讲解员。

  义务讲解,一干就是六十年

  返回济南后,李隆春心里一直没有忘记张区长的话,每每想起为国献身的烈士们,越发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传承历史,为的是激励后人。想想壮烈牺牲的烈士们,自己的得失算得了什么。

  1962年,35岁的李隆春辞去济南市商务局的工作,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还未到家,李隆春先来到了汪洋台,站在纪念碑前,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终于可以回来常看望你们了。”

  回村后,李隆春担任起了吉山村的支部书记,每天清晨天不亮他就来到汪洋台,清扫默念完毕后再回到村里开始一天的工作。“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这片土地,我们要拼尽全力把它建设好,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先烈啊。”李隆春说。他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兴修水利,绿化荒山。

  除了带领村民谋发展,李隆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汪洋台义务讲解,给大家作传统教育报告。1970年5月,李隆春带着五儿子到博山工人医院治疗脑膜炎,驻扎在博山的李伟军长找到病房说:“刚才去茶业请您来给部队作报告,去了才知道你来医院了,没想到您儿子病得这么严重,作报告的事以后再说吧。”李隆春却说:“你们准备一次也不容易,我现在就随你去,我儿子有医生照顾着呢。”在场的医护人员感动地说:“李书记,您放心去吧,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医治好您的儿子。”

  1980年的清明节,茶业公社党委做了精心安排,来自莱芜、济南、淄博的学校、工厂、机关团体近万人来到汪洋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巧的是,在这前一天,李隆春高烧四十多度,卧床不起。但是李隆春仍然坚持让大儿子扶着他走上了汪洋台,当时的负责人看他病得不轻,就劝他先回家休息,再另外找人讲解。李隆春却说:“放心吧,我能行,我不会给革命先烈们丢脸的。”有了革命精神的鼓舞,李隆春的病仿佛好了一大半,再一次动情地讲述起了吉山战斗那血流成河的一幕。讲述完后,他吃力地站起身,向着烈士碑的方向用力地行了一个军礼。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动,纷纷举起右手,向烈士致敬。

  守护墓地,为烈士寻找亲人

  1988年,61岁的李隆春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烈士守墓。“263名战友都在吉山战斗中牺牲了,有的战友连尸首都不全了,我是满含着热泪清理完的。他们实在是太惨了,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他说服了家人,和老伴一起搬到了汪洋台上的两间破砖房里,每天打扫卫生、整理树木、向烈士默哀,这样一守就是十几年。

  守墓时,李隆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扫墓的烈士亲属,但是也有少数烈士一直没有亲人前来吊唁,于是,他将这部分烈士的资料整理出来,交给政府帮忙寻找亲人。2004年春天,济南市天桥区人大的姬光印找到他说:我从《大众日报》上看到您整理的资料中有一个叫肖继友的烈士,他就是我的父亲,原名姬长儒。我这次想来印证一下。李隆春领着他来到汪洋台墓碑前,迅速将肖继友的名字指给他看,姬光印扶碑痛哭:“爹,我可找到你了。”这些年,姬光印跑遍了济南、莱芜、孟良崮等地的战役纪念馆,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父亲的踪影,“大叔,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老的热心,我到死也找不到我爹啊。”说着,他朝李隆春跪谢在地。

  春去秋来,岁岁年年,六十年来,李隆春向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义务讲解上千场,受教育人数超过30万人。“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我就会一直讲下去,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89岁的李隆春说。

来源:山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