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奖章获得者王硕威:首艘国产航母上的八〇后总师(图)

发布时间:2018-05-07 11:1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5月07日 01 版 | 查看:4056次

(中国好人网左浩仁配图)

“时代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80后王硕威是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一员。这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参加工作16年来完整经历了海军第三代驱逐舰、我国两艘航母的研制过程。

  国产航母工程从研制到完成,王硕威开创性提出了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和我国首艘航母全舰电磁兼容性顶层规划论证,并先后两次获评“辽宁舰”工程攻坚会战先进个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6项,这些成果均在现代水面舰船设计中得到推广运用。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是他最新的荣誉。

  求学时期,王硕威所学的应用电子专业可是个“香饽饽”,一毕业,身边的同学纷纷签了一线城市的高薪工作,他却偏偏选择来到武汉的研究所,因为这里研制海上巨舰,离他的理想最近。

  王硕威赶上了海军装备发展的大好时机,先后经历了两艘航母和部分海军装备第三代舰艇的研制工作,迅速成长为“舰船研制国家队”的中流砥柱。

  航母乃国之重器。解决电磁兼容设计是保障甲板作业安全的基础,也是形成航母战斗力的重要前提。作为“辽宁舰”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王硕威遇到了“拦路虎”:一无经验,二无图纸,三无规范标准,国外技术重重封锁,被称为当今“最为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如何攻克这些难关?他和团队面临着巨大压力。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干!”王硕威带领团队查资料,搞仿真,做试验,从全舰电磁兼容性顶层规划论证开始,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从顶层设计、问题预测,到多层控制、分阶段验证的设计路线,开创性提出了航母电磁兼容性1:1陆上联合试验。

  王硕威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设计师队伍冲在了试验第一线,圆满完成了全部试验内容,发现并解决了关键电磁兼容性问题,有效化解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风险,为“辽宁舰”顺利交付作出重大贡献。

  试验的同时,他和团队首次提炼形成了多类型等效试验等创新方法,促进了我国舰船电磁兼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了航母电磁兼容总体设计和验证体系,为后续海军重点型号舰船的研制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入列海军,举国欢庆。王硕威无暇享受胜利的喜悦,又紧张投入到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中,此时的他担任总体副总设计师和产品组组长。

  在试验现场,王硕威总是穿着一身驻厂服,脚踏一双劳保鞋,留着板寸头,格外利索干练。同事们打趣他的发型“两鬓比头顶短”,标准的“小鲜肉”同款。他笑着说:“每次专门要求(两边鬓角)理短点,这样别人就看不出不停冒出的白头发了。”

  在“辽宁舰”航行试验期间,为了节省试航试验时间和保证良好试验环境,王硕威负责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选择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5点进行。每到夜深人静时,王硕威就带领团队来到甲板上争分夺秒地开始试验。

  冬季海湾的深夜,甲板上寒风凌厉,人只要待上半小时就浑身冻透。王硕威和团队为了精确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准确判断试验结论,在甲板上一干就是一整夜,天亮了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舱内进行数据分析。就这样连续两个月争分夺秒的工作,王硕威和团队取得了宝贵的全船电磁环境分布。

  作为两型巨系统工程的设计师,王硕威始终很自豪。“很多前辈一辈子只能经历一到两个型号产品的研制过程,而我们这批年轻人,刚走出校园就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能够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这离不开国家为青年舰船人提供的广阔舞台,这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如今,在七〇一所,舰船设计青年已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75%,平均年龄不到37岁,这批年轻人敢想敢拼敢创新,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敢啃难题硬项目,一批年富力强的高学历、高层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推动海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