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30 16:5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2-02-23 16:37 | 查看:4358次
在肝癌诊断治疗领域攀高峰、创奇迹
— 记北大肿瘤医院陈敏华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敏华,从事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诊治三十余年。她勇于创新,率先开展超声对胸肺、食管、颅脑等领域应用研究;首创介入超声对颅脑脊髓肿瘤术中定位、晚期癌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等多项前人视为禁区的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近十余年来,她克服重重困难,在肝癌微创消融治疗及早期诊断两大领域取得突破;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国内外医患的信任,救治患者来自全国、北京十数家医院及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六个国家地区。
她刻苦钻研,根据中国大肝癌、中晚期肝癌等不能手术切除者占多数的国情,利用廉价有效的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攻克临床治疗难题;她率领团队经过数百次实验计算,创建了精准优化的规范化消融方案及十余项新技术;首先突破国际只能消融3厘米肿瘤的共识,完成5-6厘米大肝癌及难治性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策略,被国际会议主席团称“为肝癌射频消融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奖。她亲自治疗1200余例难治肝癌,肿瘤灭活率达96%,五年生存率47%,患者多保有较高生活质量,创世界治疗难治性肝癌的新水平。
她和团队夜以继日致力于超声造影对肝癌研究,首先建立适宜中国乙肝肝硬化背景的应用指南、早期癌诊断标准、指导射频消融等,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并据此修改了国际标准。
她的研究对肝癌高发的我国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并成为两个国际组织VIP成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她呕心沥血主编世界上首部《肝癌射频消融》专著100余万字,受到国内外医学权威的高度评价,为普及推广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作出重要贡献。
她以每天超过十六小时的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肝癌诊治研究。她拒收红包并多次资助肝癌大学生等事迹感人。她身患心肌病却为射频消融事业放弃安装起搏器;以吸氧服药维持。共发表了论文近300篇,主编三部专著,获部市局级科研奖励十六项,其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
战“痨”人生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马玙教授
马玙教授1955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一直在内科从事结核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工作。五十五年来,她从临床大夫到科主任,从住院医师、主任医师、知名教授、中央保健局专家到享誉国内外结核界的权威专家,漫长的从医生涯中,马玙教授不仅练就了精湛的医术,同时更沉淀出了高尚的医德。
“行医必先学会做人。”这是她坚守的行医准则。在生活中她要求自己做到“三点”,即“生活上简单点,做人低调点,精神追求多一点”。在工作上,她“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责己严,待人宽”。在做人上,她常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自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常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诫自己,要去换位思考;常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去真心爱每一个人。
马玙教授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只有高尚的医德还不够,还要有精湛的医术,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是一个医生一生的功课。文革中,她利用给大队医讲课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将内科的基础知识完全掌握。在缺乏教材的情况下,她通过学习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学习英文。正是这份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让她成为无数的疑难杂症的克星。山西太原有一位患者,因为失声被全国各大医院诊断为癌症,据家属介绍耗资几十万元拍的各种片子有几十多张,最后经马玙教授诊断为淋巴结核,并断言一年半以后病情便会好转,患者一年半以后来复查时说到,所有情况都在马玙教授的精准预测之中……
多年来,马玙教授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二十名,她培养的学生已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带头人。她重点对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及免疫学诊断进行研究,共获北京市科委三等奖3项,卫生局奖5项。先后发表论文130余篇,参加结核病学等11本专著的有关篇章的撰写 ,近日来主编《实用结核病学》。
今年,马玙教授已是78岁高龄了,但仍然服务在临床一线,殊荣无数:她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被北京医学会授予医学成就奖。面对荣誉她总是很淡然,常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勉。因为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有价值的事,是她一生的追求。
这就是
克服千难万险圆满完成援非任务的医疗队员
——记北京世纪坛医院赵爱民同志
赵爱民同志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2007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二十一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并被任命为拉贝医疗点点长、党支部委员。
医疗队的宿舍是40年前盖的小平房,屋顶多处漏水,蚊蝇乱飞,污水横流。从国内运去的米面发霉长虫,蔬菜只有土豆、洋葱、圆白菜。面对与国内环境的巨大差异,队员们情绪波动很大。赵爱民沉着应对,他带领大家打扫卫生,改善驻地环境;在院子里种上蔬菜,增加饮食品种,改善生活,稳定情绪。他还主动到拉贝地区军政机关建立联系,取得支持和帮助,创造工作环境。
在接受几内亚电视台采访时,赵爱民用法语熟练的说:“我们为了中几人民的友谊来这里工作,我们牢记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人们并不富裕,但我热爱这里贫穷而善良的人民,我已把这里——拉贝看作我的第二故乡。”他的话让几内亚人民深受感动。
几内亚在2008年12月25日发生军事政变。2009年9月28日再次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枪声不断在驻地外响起,坦克在街上横冲直撞。有人建议:带队员去首都,做好归国准备。赵爱民坚定地说:“在没有接到国内指示的情况下,不能提出归国事宜。”私下里却做了最坏的打算,他说:“万一几内亚局势失控,必须一切听我的指挥。如果危及大家生命的安全,我作为点长可以和他们走,由彭洪负责队内事务,紧急撤往金康水电站,那里相对安全。”在2009年的除夕之夜,18名几内亚军人荷枪实弹闯入驻地,用枪口顶着队员的太阳穴,提出无理要求,赵爱民临危不惧,成功地化险为夷,保护了援外医疗队员的人身安全。
在几内亚,艾滋病、疟疾等是常见传染病,赵爱民克服了最初的恐惧心理,手术已超过360例,术中被针扎过五六次。他在日记中写道:“能否被传染,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它,万一真的回国后检查感染了,我早就考虑好了:直接回拉贝,继续服务于当地贫穷的人民。”“我们驻地后面不到100米就是40多年前周总理来几内亚时居住的旅馆,我们每天遛弯时都会经过,每每对自己都是一个鞭策。请放心,我不会给中国医生丢脸。”这么多年来,赵爱民带领的医疗小分队,是唯一一个集体放弃回国休假,连续工作两年的医疗队。他们的行动,感动了拉贝的人民,赢得了他们的尊敬。援外医疗队在两年的时间里诊疗病人4万余人次;急诊300余人次;做手术900余台;门诊小手术及临床操作1800余人次;开展新手术36项;自己配药10余种。
赵爱民是北京卫生系统青年医务人员的优秀代表,今年“五四”前夕,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授予他第二十四届“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
医院的特种兵——梅雪
梅雪,男,39岁,中共党员,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心脏骤停3分钟被送到朝阳医院急诊科。梅雪医生接诊,他一边奋力做着心脏按压,一边不断地向护士下达医嘱。然而,20分钟过去了,患者依旧毫无反应。按照指南,此时医生可以宣布临床死亡。然而每对年轻的生命,梅雪始终不忍放弃。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他咬着牙用已经麻木的双手不停地做着心外按压,和同志们一起,与死神展开了拉锯战。终于,半个多小时后,患者的心脏开始有了短暂的室性逸搏。最终患者的心脏终于跳出了生命的曲线,并痊愈出院。忆起这件事梅雪说:“我很高兴,很满足。作为医生,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就是活一个是一个!”
急诊科医生是医院的“特种兵”。危急险重的一线就是梅雪的“战场”。2003年,SARS肆虐。4月10日晚,一位高度疑似SARS的患者突然呼吸骤停,在万分危机的情况下,梅雪推开前面的同志,只穿着普通的隔离衣为老人实施气管插管。老人得救了,他却染上了SARS。病床上的他说:“我好了,希望还能回来干!”
虽然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梅雪却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1998年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梅雪依然选择来到风险巨大,有极度紧张的急诊科工作。从此,过上了没有节假日、上下班没准点的生活,并且一干就是十二年。
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团队医生期间,队长何振锋剧烈“胃痛”,被梅雪敏锐地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显示IIIo房室传导阻滞,梅雪沉着救治。最终,老何发病后15分钟就躺到了手术台上,血管开通了,老何得救了…。
作为业务骨干,他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床旁血液净化技术。朝阳医院使用该技术抢救危重症患者100多例。其中,急性化学品中毒的抢救成功率超过了95%,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遇重大抢救时,他经常半夜被从家中叫来,指导血液净化中所遇的难题。事后,大家因打扰他休息而不好意思时,而他却总是微笑着说,“没关系,有事随时叫我,不要影响抢救。”
当急诊科的医生累,当朝阳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更累。近十年来,朝阳医院的急诊量始终名列前茅。平均每天急诊人次达600人次,危重症抢救达30余人次。梅雪每天都高负荷地工作着,将无数生命从死神的手里抢回,努力恪守着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
如今,梅雪已经成为朝阳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不但继续着繁忙的日常抢救工作,承担着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基金的科研课题,更担负了一定的行政责任。他说:“很多生命在自己的手中得到挽回,我喜欢这种感觉!”
母婴健康的“守护神”
黄醒华,女,1938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她是我国围产保健学科带头人之一,是临床与保健、产科与儿科相结合的典范。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学会主任委员,全国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委员会常委,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医50年来,黄醒华亲历了新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经过她们的努力,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685/10万,下降到16/10万,婴儿死亡率从117‰,下降到4‰。她为无数母亲和婴儿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她亲历亲为的抢救、手术和接产上万人次,经她抢救的8例羊水栓塞病人7例获得成功,用温暖的爱心托起了万千生命;每一位孕妇检查后起身时,她都要用手扶一下;她曾口对口吸出患有肺结核产妇嘴里的污血,保证了病人呼吸道的畅通,赢得了抢救时间;当产妇生命垂危来不及进手术室时,她跪地两个小时手术确保母婴平安;她使怀孕6次失败的女人做成了母亲;“O”型血的她多次紧急献血给被抢救的新生儿,迄今为止,八十多个孩子的身体中流动着她的热血。由于她经常给全国各地的医生讲课,很多医生都认识她,于是她家里就成了远程会诊中心。她被誉为母婴生命的“守护神”、永不熄火的“救护车”。
她不但在临床上创造出了突出业绩,而且在科研、教学、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她在医院率先成立了产科与新生儿科融为一起的围产医学科,开创了我国的围产医学;创立了产科服务新模式,开展了“一对一”陪产、康乐分娩、无痛分娩等快乐轻松的分娩方法,促进了自然分娩;年过七旬的她,仍在积极推广妇幼保健新理念,率先提出了“围产营养学”理论,建立孕期营养门诊,并作为卫生部科研项目在医院进行实施;与其他专家从美国引进并实施了“高级产科生命支持”培训,提高全国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处理产科危、重、急症的能力,并使产科操作更加标准化。黄主任曾多次参加卫生部组织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等项目的调查研究,先后发表医学论文200多篇,其中有4项科研成果荣获卫生部、北京市科研进步奖。她还积极参加健康公益活动,经常到电台、电视台讲课,编写科普读物,积极做好妇幼保健预防工作。
“陶”慧济民 敏行治肝
——记我国“乙肝疫苗之母”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陶其敏教授
“我一辈子就在做防治肝炎的事。现在乙肝检测预防的问题解决了,治疗的事情还要继续做下去。治好病人是我一生的职责,病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来找我,一定要帮助他们,不能懈怠。”
——陶其敏
中国是乙肝大国,乙型肝炎在中国感染率高、感染后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者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乙肝疫苗”的诞生是中国百姓的福音,阻断了乙肝在人群中的传播。但您也许没有想到我国第一支乙肝疫苗,是在研制者身上试验成功。
她就是打响乙肝阻击战的第一人,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创始人和名誉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陶其敏教授。
早在70年代,陶其敏教授开启了我国预防乙肝的先河。1975年7月1日,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成功,当时的中国不具备疫苗敏感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条件。为了“疫苗”早日应用于人体,陶其敏教授毅然伸出手臂,接种了第一支乙肝疫苗进行试验。她每周抽血检测,记录下第一手数据,直到三个月后抗体产生,她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乙肝疫苗的安全有效。
随后陶其敏教授带领团队,书写了多项中国肝病研究的第一,在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明确首例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自行研制出中国第一套乙肝检测试剂盒
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
研制出第一套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
率先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丙肝病毒基因检测方法
……
一系列的成绩没有让她停滞不前,创建和发展了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临床药理基地,对于肝病的攻坚战从防御转向治疗。
在近20年的临床治疗领域中,在陶其敏教授指导下,多少肝病疑难重症患者让死神望而却步,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年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年近耄耋陶其敏教授每周坚持门诊,风雨无阻。她是病人眼中和蔼耐心、医术高超的老专家。
鉴于陶其敏教授对我国肝病研究的巨大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项,全国劳动模范和女医师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乙肝疫苗的研制项目入选《健康首都辉煌60年100件大事》,同时与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一同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技十大进步。
光阴荏苒,陶其敏教授已经迎来了她从医的第54个年头。但她仍然坚守在人类肝病的战场上,捍卫者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心系病人的好医师
——记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蒋协远
说起蒋协远,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工作拼命,做人低调,不苟言笑。面对患者,蒋协远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患者的需求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
1985年,蒋协远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在创伤骨科的基础上成立了肘关节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肘关节僵硬松解和肘关节置换”两项技术,开创了国内该项技术临床应用的先河,陆续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撰写出版20多本学术著作,荣获10多项国家及卫生部荣誉称号。25年来,他每年完成750例手术,为上万名患者解除病痛,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找蒋协远看病的患者,很多都是慕名而来。辽宁的霍大姐因车祸手臂受伤,跑遍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治好。“当时很多大夫都说我的胳膊治不了了,我真是绝望了。后来听人介绍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蒋大夫能治,我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现在我的胳膊已经基本和以前一样了!”
从医25年来,蒋协远本着“能做小手术,不做大手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的原则,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百姓解决了看病贵的难题。以锁骨骨折为例,蒋协远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费用需要数万元,而非手术治疗只需要几百元。仅此一项,一年就为患者节约费用近百万元。一位锁骨骨折患者感激地说:“没想到非手术治疗恢复的这么好,这年头还有这样替患者省钱的好大夫,真是太谢谢他了!”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蒋协远临危受命,担任北京医疗救援队队长。刚到玉树,剧烈的高原反应令他头痛欲裂,大家把他安排在第一批返回人员名单中,但是蒋协远坚定地说:“没有完成任务,我决不后退!”
在灾区工作的14个日夜,蒋协远带领队员两上玉树,17小时穿越5264米无人区;在地震灾区,他担任了玉树地震医疗质量监控小组的组长,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诊疗的质量及水平,诊治2000余名病人,完成重大手术5例,出色完成了北京医疗队的救治工作,创作了零死亡率的生命奇迹。
201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了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蒋协远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光荣称号。在此次表彰大会上,蒋协远成为北京医疗战线荣获此殊荣的唯一代表。
人物简介:蒋协远,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
主要从事四肢骨与关节损伤及骨盆、髋臼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近年来在肘关节损伤与疾患的诊治方面进行了许多临床研究,包括复杂肘部损伤的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治疗以及人工全肘关节置换等。
农民健康的守护神
——记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乡村医生王金海
房山区张坊镇王金海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20年来,他以农村人特有的纯朴,以一颗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呵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祖国传统医学的神奇与博大,深深吸引了他。初中一毕业,他便从师于村一位乡村医生学习中医。白天出门诊,晚上学习中医理论,如痴如醉,并自费到区中医医院进修两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一名乡村医生的身份,考取了国家执业医师证书。他对知识的渴望,对中医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使宣武医院中医科胡杰教授深受感动,有幸成为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的唯一乡村医生弟子。他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农民出身的他,当地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参加工作之初,他就立志建一个规范的标准化村卫生室。至2000年,他建起了占地2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和100多平方米的中医脑血管康复室,建筑面积是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0倍,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优质、便利的就医环境。
他深深地爱着张坊这片热土,爱着这里的每一位百姓。他知道,农村群众一分钱都要当八瓣花,想方设法为群众减轻医药负担。他牢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格言,建立宣教室,播放视频宣传教材,发放健康杂志,并在诊疗过程中宣讲保健知识;他定期上山采药,减免药品成本;利用民间的单方、验方,发挥中医的简便廉的优势;在治疗中,他坚持能针灸和按摩,就不用药的原则,因为,对针灸和按摩,他全部免费。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仅收取必要的药费,甚至全免。每年仅针灸、按摩免除的费用即达5万元以上。为了方便患者,他购买了自动煎中药包装机,免费代煎中药。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上门服务,主动把煎好的中药送到患者家中,他的足迹走遍了张坊镇村村户户。他一心为百姓着想,全心为病人服务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每年的门诊量达到2万余人次,收到百余面锦旗。在今年的抗震救灾中,他个人一次性捐款达5000元,数额位列房山区卫生系统个人一次性捐款第一名。
他的工作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北京市初级卫生保健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乡村医生、北京市优秀基层中医、首都健康卫士等先进称号。2009年,他作为市委百姓宣讲团成员,在全市进行宣讲。
排雷勇士:李兴旺
李兴旺是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今天,我作为他的学生向大家说说这位德艺双馨的传染病专家。李主任从事传染病工作30多年了,经历了多个第一:收治了我院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开辟了我院第一个非典病房;第一批奔赴安徽阜阳参与手足口病救治;确诊我国第一例甲流患者。
李主任每天与传染病周旋,有从未谋面的新发传染病、十分凶险的烈性传染病、还有变异的古老传染病,就像一个个充满危险的地雷阵,他带领我们一次次冲锋在前,克敌制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血肉之躯捍卫百姓的健康,被同事们形象地誉为“敢于排雷的勇士”!
90年代初,大家对艾滋病十分恐惧,医院决定将艾滋病收治在李主任的病房。许多医护人员反应强烈,要求调离,是李主任让大家安定下来。病人是个北京小伙子,悲观、失望,终日发呆。李主任有意识地查房不戴手套、不穿隔离衣,查房后还和他聊聊家常,看见他嘴唇发干,就随手帮他倒了杯水,小伙子一看急了:别碰!我的东西不干净!李主任笑了,传染不上!随后,李主任主动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了他。虽然,小伙子最终还是去世了,但他留下遗嘱:遗体捐献给医院,用于科学研究。那几年病房先后收治了不少艾滋病人。在李主任带领下,我们逐渐接纳了艾滋病患者,为他们提供真诚的服务,先后有18名患者在身后捐献了遗体。
非典时,李主任带领我们组建了医院的第一个非典病房,抢救了许多患者。根据临床实践观察,李主任作出大胆举措:降低激素用量!经过实践证明,李主任的做法让患者受益终身。
疫情就是号令!李主任作为卫生部传染病专家组的重要成员,随时待命出诊。全国各地不管是哪里出现了新发的疫情,李主任就会出现在哪里!
北京奥运会前夕,安徽阜阳接连发生几百名儿童不明原因的高热,几天时间里14名患儿死亡,一时间,恐慌迅速通过网络和手机,弥漫在城市上空。接到通知后,李主任连夜奔赴阜阳,到达医院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他连续奋战了五天五夜,终于找到导致患儿死亡的元凶,是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为了控制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全国上百名医生支援阜阳。李主任被任命为临床救治组组长指挥作战。与此同时,京、津、冀、广等多地都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暴发,为了指导全国的救治,他与专家组成员加班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经过30多天的奋战,阜阳疫情刚一稳定,李主任又匆忙赶回北京,投入到首都的救治工作中,为保障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兴旺主任无愧于健康卫士这一光荣神圣的称号!
心系社区,做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杨若濒,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腿部患有残疾的中医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年仅44岁的他在社区中医的岗位上已经奋斗了整整19个年头,默默地为居民守护健康。2008年,中医科在他的带领下,被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特色示范诊区,同年他还被评为丰台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获得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资格,2009年被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
发挥中医优势,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2007年作为国家医改“先锋”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全面启动,卢沟桥医院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片儿医”服务模式。杨若濒也开始了带领中医科室进行中医中药进社区的探索。中医中药在社区治疗常见慢性病方面,不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节省医疗费用,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作为中医科主任,他将“如何让中医的各种诊疗技术在社区大力开展”作为在业务上最主要的努力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居民在小区里就可以享受到针灸、按摩、中药浸浴、熏蒸、音乐治疗等多种传统中医特色的治疗。他更将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相结合,每月组织健康大课堂,将中医的简便的小技术传授给居民,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同。大家时常说着一个口号:“要看病,就得到中医科找杨大夫”、“有健康问题,更要找杨大夫”。尤其对老年患者和行动不便者,杨若濒始终坚持“不辞辛苦、服务到家”的工作态度,或上门服务或电话回访,让患者和家属有一种方便到家的感觉。
换位思考,让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满意
他认识到治一个人的心和治一个人的病同等重要。每次面对患者,他都能体会患者心中的痛苦和难处,总是在为病人缓解病痛的同时,从精神上理解、心理上鼓励、行动上支持他们。长期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医疗服务,他和社区居民的关系拉得更近了,像朋友一般无话不谈;大家也把他看做是他们身心健康的保护伞,随时随地进行咨询,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咨询完杨大夫之后心理就踏实了”。如此融洽的医患关系,充分体现了一个“片儿医”的真正价值。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英雄耀眼的光环,带着残疾的双腿,他在自主创新中医服务社区的路上坚定前行,用19年的爱心医治温暖了社区居民的心。
来源:北京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