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3 21:5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6-28 | 查看:994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
张之功,男,1953年7月出生,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沙洼三村环卫工。
事迹简介:
2016年1月,63岁的环卫工人张之功在清理垃圾时捡到了两张存有15000元的存款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款”,月工资仅有500元的张之功毫无所动,一门心思寻找失主,几经周折,最终将存款单“完璧归赵”。2016年,张之功先后被评为“山东好人”、“滨州好人”。
正文:
63岁的张之功是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沙洼三村村民,2013年,当上了村里的环卫工,负责本村及周边的垃圾清理工作。他对村里环境卫生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虽然心脏不好,但是无论刮风下雨,老人总是起早贪黑从不间断。张之功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收入并不高,张之功做环卫工每月500多块钱的工资根本不够家里的开支,工作之余,他顺便捡些瓶瓶罐罐卖废品补贴家用。
2016年1月14日下午,张之功像往常一样打扫完村里卫生,挨村转着捡垃圾。转到沙李村清理垃圾箱时,捡到了一个破旧蚊帐,便拿回家,让老伴缝一下装瓶子用。
1月16日,劳累了一天的张之功推着环卫车刚进大门,就被老伴儿焦急地拉进里屋。“刚才我收拾你前天捡来的破蚊帐,没想到上边还缝着一个小兜,你看看这是啥?”说着,老伴儿从小兜里拿出了两张皱巴巴的存单。张之功戴上老花镜,摁着存折上的“0”数了好几遍,老俩四目相对。“这可是我三年的工资啊!”捧着这两张存单,老两口紧张起来,“丢了这么多钱,人家肯定急坏了,咱得想办法赶紧还回去。”
“李俊德?”不会写字但识字的张之功认出了这个名字,“我知道沙李村有个干建筑的就叫这个名儿。”考虑到失主可能就是邻村的人,张之功更坐不住,但眼见天色已晚,他打算次日再到村里问问。“要是他的,咱就还给他,要不是他的,咱就报警……”心里装着事的张之功一夜都没怎么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天降大雪,为了能早些找到失主,张之功提前俩小时把村里卫生区的积雪清扫完,早饭没来得及吃,就急急忙忙地跑到村里,从沙李村嫁过来的人家挨家打问李俊德这个人。多方打探,得知沙李村的“李俊德”已经去世了。“不义之财坚决不能要!”几经周折,他通过邻居联系到了失主的儿子。
得知父亲的存单被好心人捡到,在东营打工的李献忠、李献文两兄弟冒雪赶回老家,一定要感谢这位拾金不昧的好心人。“15000元的存单让俺俩当垃圾扔了,要不是好心的张大爷捡到还给俺们,俺还不知道有这钱呢!”1月18日上午,兄弟俩从张之功手中接过这两张存单,激动地流下眼泪。
原来,李俊德早在2015年9月份就去世了,去世前曾因车祸卧床半年。据两个儿子介绍,李俊德出车祸以后,一直意识模糊,临走前倒是跟他俩提过存钱的事,但是老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最终也没说清楚钱到底放在了哪里。几个月后,两兄弟收拾老人的遗物时,便把这个旧蚊帐扔在了垃圾箱里。而张之功捡到的存折正是李俊德生前在银行存的钱,已经过了取款期近11个月,若不是张之功捡到并把存款单送给他们,可能存在银行的15000元再也取不出来了。
当别人问起张之功在蚊帐里翻出上万存单是否也曾有过犹豫,他笑着说:“谁看到钱也眼馋,但不是咱的,咱就不能拿。不光要打扫好村里卫生,咱心里也得干净。”
“亏心事绝对不能做,不是我的钱,我坚决不能拿。”一个在张之功自己看来最平常不过的举动,见证了一个不染尘埃的灵魂,也见证了他一颗金子般的心,诠释着诚信的真谛。《齐鲁晚报》、大众网、《滨州日报》等省市重点媒体对张之功的拾金不昧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来源:山东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