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2 14:55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3月22日 第A06 | 查看:1026次
方案包括8部分,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出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等,同时明确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
年底前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
方案包括党中央机构改革、全国人大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全国政协机构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跨军地改革、群团组织改革、地方机构改革等8部分。
其中,党中央机构改革要求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不再保留。
方案明确了改革“时间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在2018年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由省级党委统一领导,在2018年年底前报党中央备案。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新组建部门陆续迎来“一把手”
根据方案,改革后一些新组建的部门将陆续迎来“一把手”。
3月21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关于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领导班子任职的决定。慎海雄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同日上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中央关于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领导班子任职的决定,聂辰席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3月21日下午,刚刚成立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班子确定,原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出任新成立的中国银保监会首任主席。
1 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
摘录:将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解读】
防止人由犯小错变成犯大错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对于监察委员会的产生、组成、性质、地位,以及工作原则、领导体制、与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关系等,都做出规定。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在“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国家监察委员会和中央纪委是合署办公的,合署办公就意味着要直接向党中央报告工作,接受党中央的领导,接受党中央的监督。中央通过领导中央纪委和同纪委合署办公的国家监察委,来实现党的统一领导。这样做实际上和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完全相一致的。
回应“纪委和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以后,会不会成为超级机构”提问时,杨晓渡说,纪委和监委合署后并非超级权力机关,并没有过多增权的行为,“我们做的大量工作,大概是日常‘拉拉袖子’、提个醒的工作,是监督的工作,是防止人由犯小错误变成犯大错误”。
杨晓渡表示,过去国家反腐败监督过程有一个大的空白地带,党纪对党员干部实现了监督,行政监察法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但实际上,还有广阔的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地带,过去的监督是失控的。”通过监察法的设立,利用监察法的授权,将对这个空白地带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置。新京报记者 王姝
2 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摘录: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负责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等。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
【解读】
将成为法治中国建设新抓手
记者注意到,十九大报告就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国务院法制办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曾就此解读称,相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其他三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全面依法治国相对比较薄弱,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可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也可以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钊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一脉相承,“过去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抓手,委员会的设立是推进和加强全面依法治国的举措。”
在熊文钊看来,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涉及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重大决策都将由委员会提出方案、进行批准等。
至于为何把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熊文钊说,这一设计基于党政统筹考虑,有利于加强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而借助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的相关职能也将得到加强。新京报记者 王梦遥
3 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
摘录: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针政策,审议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决策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
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
【解读】
保障了审计监督的科学性独立性
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教授裴育认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国家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强化国家审计监督作用的具体体现。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组建有三方面的意义。” 裴育表示,一是有利于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宏观指导作用;二是有利于促进审计制度的完善,促进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三是有利于促进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强力推进,尤其是在防风险、精准脱贫和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促进审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他介绍,目前的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政府,从审计专业角度来看,其工作具有独立性,但在具体开展工作过程中,其独立性往往显得不够。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组建一方面保障了审计监督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通过审计职能的合并重组(如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资委的部分监督职能划归审计署),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更需要从中央层面设置一个专门委员会统筹协调审计职能强化后的各类监督工作。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意味着其日常工作由审计署代为行使,该办公室也是一个常设机构,便于协调处理所有与审计监督相关的事项和问题。新京报记者 沙璐
4 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摘录:将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职责整合,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国高中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开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担党中央决策咨询服务,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对全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进行业务指导等。
【解读】
合并有利于两校力量壮大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政治学教研部原副主任王伟教授认为,合并有助于两校力量的壮大。
据中央党校网站介绍,中央党校成立于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最高学府,是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据国家行政学院网站介绍,学院成立于1994年,为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院长由历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担任,是培训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和培养高层次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
王伟教授说,国家行政学院从一成立起,就有与中央党校合并的意见。其实,地方的党校和行政学院基本都是合一的,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分别设立,领导起来也有不顺的感觉。所以,此次中央机构改革中,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合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称,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合一强调了党管干部的方针,因为国家行政学院培训的干部基本都属于中组部直管的干部,至少是在中组部备案的。同时,这也有利于集中力量把许多事情办好。两所学校合并,将整合两所学校的资源,有利于学校的壮大。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5 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
摘录:将国家公务员局并入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对外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牌子。
调整后,中央组织部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事务,研究拟订公务员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草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绩效管理,负责国家公务员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公务员局。
【解读】
实现领导和普通公务员统一管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这样做,把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的管理统一起来,理顺了公务员管理的机制,让公务员管理更加高效。
汪玉凯表示,过去领导干部由组织部门管理,非领导干部的公务员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公务员局来管理。
“把两个业务相近的机构整合到一起,所有公务员都统一由中央组织部来管理,这就实现了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管理的一体化。”汪玉凯说,这个变化并不是党的工作部门完全替代了公务员管理工作,未来仍然对外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的牌子,这样做,最终强化了党对公务员队伍的集中统一领导。
同时,汪玉凯认为,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更有利于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党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作用,对后备干部的培养,是关系全局的大事情。无论是不是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都应该由各级组织部门来培养、考察、选拔。新京报记者 吴为
6 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委
摘录: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央统战部统一管理宗教工作。将国家宗教事务局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
中央统战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牌子。
【解读】
重构党的大统一战线
统战部和国务院对国家民委的领导有什么差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纪检监察室主任竹立家认为,统战部的领导是方向性、政策性的领导,由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委后,党的领导会更直接,更精准,更有效。国务院对国家民委的领导则体现在具体执行方面。
对于统战部统一领导民委、统一管理宗教和侨务工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政治学教研部原副主任王伟教授认为,体现了党的统一领导,让统战部更加名副其实。
王伟教授说,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前统一战线的工作是把民族、宗教、侨务等内容都涵盖其中。建国以后,统战工作慢慢细化,各管一块,有时就出现沟通不够的情况,相对而言力度也不够。现在是党政合在一起,体现了党管统一战线,此举重构了党的大统一战线。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7 组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
摘录:整合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物价、商标、专利等执法职责和队伍,组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
鼓励地方将其他直接到市场、进企业,面向基层、面对老百姓的执法队伍,如商务执法、盐业执法等,整合划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药品经营销售等行为的执法,由市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统一承担。
【解读】
市场监管告别“九龙治水”
“理想的市场监管体系应具有整体性。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政府市场监管职能长期散落在多个部门,部门之间难免出现职能交叉和真空,形成‘九龙治水’的监管碎片化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认为,此次机构改革有利于实现监管的统一性。
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工商等部门职能调整,各地在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综合执法方面进行了多样化探索。目前,全国多地已完成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的组建。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7年1月底,全国有约1/3的副省级市、1/4的地级市、2/3的县实行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
从地方的探索来看,采取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模式的较为普遍,占一半以上,浙江、安徽等地是这一模式的最初试验者。另有不少地区采取了“四合一”“五合一”等模式。新京报记者 许雯
8 组建生态环保综合执法队伍
摘录: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由生态环境部指导。
【解读】
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环保专家彭应登表示,此前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监管者和所有者区分不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出了问题责任不明确。此次机构改革组建了自然资源部,履行全民所有的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那么生态资源的开发谁来监管?就是这次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以及由它来指导的这支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
彭应登说,这支综合队伍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是否有第三方监督的问题。这支队伍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监管部门,并且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精兵简政,减少此前职能相近的各部门的执法队伍种类。
不过,他认为,此次执法队伍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1+1=2”的加法,也不是简单的机构和人员平移。目前看有难度,首先,多年下来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单独的执法观念根深蒂固,如果没有中央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指导,整合起来难度较大。另外,技术上也是难题,信息资源如何共享?人员如何分流?这些都需要考虑。 新京报记者 邓琦
9 深化地方机构改革
摘录:深化地方机构改革,要着力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省市县各级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要基本对应。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统筹设置党政群机构,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市县要加大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力度。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坚持总量控制,严禁超编进人、超限额设置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解读】
对执行不到位问责力度会很大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认为,此次地方机构改革明确提出,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改革完成后,中央要对地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相信对执行不到位情况的问责力度会很大。
对于加大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力度一项,王伟认为,这项改革要求是因为有些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随着改革大幕开启,要科学配置机构,减少这种重叠情况。王伟分析认为,对地方深化机构改革的要求中着重提出这一点,原则是要着力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省市县各级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要基本对应。
王伟认为,以往的机构改革在地方推行过程中,出现过部门以利益为主导,借由改革扩张部门职权,要编制。此次改革方案则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坚持总量控制,严禁超编进人、超限额设置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新京报记者 郭超
10 深化跨军地改革
摘录:将国家海洋局领导管理的海警队伍转隶武警部队,将武警部队担负民事属性任务的黄金、森林、水电部队整体移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并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同时撤收武警部队海关执勤兵力,彻底理顺武警部队领导管理和指挥使用关系。公安消防部队改制。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转到地方后,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
【解读】
有助于更主动有效履行职能
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所所长李卫海表示,一直以来,我国武警具有现役军人角色,但防卫作战职能还不够细化。在承担灾难救援者的角色方面,武警主体性体现不足,法律规定的精神是武装力量执行灾难救援任务,不但要进行专门训练,而且应根据灾情制定预案、形成梯队,从而做到既雷厉风行,又从容有序。但法律未明确灾难救援的准备是武警部队平时建设的重点内容,导致各武装力量在平时准备时重复建设、针对性不强、专业水平较低,救助时则蜂拥而动、协调较差、效果不佳。改革后,将有助于武警更主动、有效履行职能。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曹海峰表示,消防部队和森林部队从武警部队剥离,并与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常备应急骨干队伍,是我国应急救援力量走向职业化、综合化和集中化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进步。有助于将原先分属于不同行业领域和部门的力量高度整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力量的合力。新京报记者 倪伟 郭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