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14 14:01 | 来源:公益时报 2018-01-23 04版 | 查看:1022次
新闻发布会现场
“北京市将建立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制度,通过电话问候、上门巡访等多种形式,对独居、高龄以及其他困境的老年人开展定期巡视探访。今年全市拟巡访老年人数不少于5万人。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老龄办将把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工作纳入市级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1月17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举行“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发布会——以人民为中心做好首都民政工作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北京市将出台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设规划,将建立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制度。
据李红兵介绍,巡视探访服务是面向本市有需求的独居、高龄以及其他困境的老年人,主要包括80岁及以上的独居老年人、与重度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无子女或子女不在本市的独居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较差的独居老年人。各区可根据本区实际,将服务对象拓展到失能、失独等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
据了解,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原则上由被巡访老人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街道、乡镇委托或指定就近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农村幸福晚年驿站、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作为巡视探访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巡视探访服务将普遍巡访和重点巡访相结合,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采取电话问候、上门巡访等多种方式,至少一周巡访一次。巡视探访的内容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安全情况、卫生环境、居住环境、询问提醒等方面,并对重点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
此外,巡视探访人员主要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及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启动巡视探访之后,社区工作人员将先对辖区内老人进行摸底并上门“接头”,如果老人对巡访有需求,则会协助对接巡访人员,开展定期巡访。“除了定期巡访老人的基本情况,最终目的是要对接需求,了解老人在居家养老方面的需求,依托驿站和照料中心,对老人提供精准服务,让老人在家安心养老。”
经抽样调查,本市独自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占9.8%,约为30多万人。为更好推进这项惠民政策,今年全市拟巡访的老年人数不少于5万人,确保高龄独居、身体精神状况较差、需求强烈的老年人切实享受到这一惠老政策。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老龄办将把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工作纳入市级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李红兵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市16区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已建成并运营6家,正在建设中9家,共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52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80个,培育养老服务商超过1.5万家。为了帮助农村人口实现居家养老,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458个农村幸福晚年驿站。“我们将在平谷、怀柔、密云等区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提供代买代缴、寻医送药、春种秋收等服务,让老人不出村、不离乡就能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等问题。”
李红兵强调,北京市鼓励村民以自有住宅和闲置房兴办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参照城市驿站建设支持政策,由政府根据农村驿站规模大小、服务能力等因素,给予平均3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支持和设备购置支持。”与此同时,晚年驿站将设置就餐服务、健康指导、呼叫服务、照料服务、休闲娱乐五个功能,并将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绿色通道,由医疗机构为驿站内老年人挂号就诊、综合诊疗、转诊等提供便利。
2018年,北京市还将选择一至两家社会福利机构,开展收住非急症治疗期的精神、智力类残疾人试点工作。试点机构需要植入康复训练与专业护理项目,对特殊残疾人开展心理慰藉与情绪安抚,具备与医院、家庭间的转诊、转护、转接等“医养结合”衔接机制。
此外,去年北京市全面启用了集养老助残服务补贴、金融借记账户、市政交通一卡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为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制发北京通一养老助残卡253万张,当前有效持卡数约236万张,其中本市户籍约205.5万张、常住外埠老人约30.5万张。“下一步,将建立以卡为中心的老年人政策管理体系、持卡人社会优待服务体系、养老大数据应用体系,不断推进养老服务的科学化、精细化和精准化。”李红兵强调。
■ 本报记者 李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