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外赤子的报国情怀——记中德经贸职业学院董事长施乃康(2图)

发布时间:2018-01-30 21:44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8-19 第08版 | 查看:4300次

  钟继红

施乃康先生近照

施乃康和他接收的6位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在一起。刘贤灵摄

  引子

  施乃康是个非常值得一写的人物,因为他很奇特。

  在当今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时代,身居海外的施乃康始终坚守赤子情怀。他20多年来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投资有益于祖国发展的项目,多次自费组织华人华侨回国投资考察,不计回报地投入大笔资金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统战工作做宣传。他在菲律宾、香港创办出版《中华工商报》和《中华民族报》两份华文报纸,免费派送或邮寄给菲律宾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阅读。他的报纸紧跟祖国的最新发展和政策指向。施乃康的理念是:通过手中的媒体给海外华人送去中华民族的阳光和希望,他要拼其力为中国在世界的和平崛起鼓与呼。

  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发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讲话。施乃康积极响应,回国投资兴办了职业学校。不久,为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他又联合德国职业教育机构在厦门创办中德经贸职业学院,并先期开展了中德合作高等职业教育。为了便于投资和招收东南亚和香港、台湾的学生,他在香港注册了中德经贸学院和中德经贸学院(中国)有限公司。

  不久前,国务委员刘延东发表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讲话,他拜读后彻夜未眠,随即制定了一个投入巨额广告费的宣传计划,大力宣传刘延东倡导的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理论。教育部长周济对外宣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投入140亿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他闻声而动,筹集了6亿元资金,发誓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干一场,并希望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做出贡献。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接见他时的叮嘱,使他潜心学习和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执笔写出一篇倡导职业教育的文章,刊登在当地和北京的多家报刊上,引起较大范围的反响。

  通过对施乃康的采访,通过阅读海内外报刊有关他的事迹报道以及他在所办报纸上发表的一些文章,作者试图解读这位50岁的海外赤子的心路历程,发现他的种种嘉言懿行,确实是从“血管”里流淌出来的本色。

  施乃康浓烈的赤子情怀,使不少人感动。

  或许我们可以从施乃康的人生经历中寻找答案。

  施乃康生长在五星红旗下,上世纪70年代末,他发起教师联名给中央领导上“万言书”建议改善教师待遇。先后在国内办过近10份报刊。后移居菲律宾和香港办报效国

  1958年4月1日,施乃康出生在中国沈阳。

  1959年,施乃康尚不足一周岁时,他跟随养父养母从沈阳搬迁到陕西西安的一家兵工厂。

  施乃康回忆说,他接受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教育,尽管那时的教育充满了火红的色彩。学生时代开始,他便一直是个乖巧的好孩子,一心向上。1970年小学六年级时,他曾在学校组织助人为乐的“施乃康小组”。

  1976年,他高中毕业。在同学们纷纷下乡插队时,他被安排到兵工厂子弟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任教期间,他发现被称作“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社会上存在“三低现象”,即政治身份低、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1979年,他发起成立了“西安市教师联谊会”。在他的带动下,联谊会的一些教师联名给中央领导写了份万言建议书,希望改善教师的现状。

  1979年,施乃康被招进兵工厂的试飞车间当试车员,其后他出任车间的团支部书记,成为兵工厂里十分活跃和优秀的团干部。上世纪80年代初,兵工厂推介他到陕西省总工会当宣传干部,筹办《陕西工人报》。

  这段历史令他十分难忘,这是他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打下辉煌烙印的日子。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仍然感到骄傲。

  1981年,他在香港的二姨通过海峡两岸寻亲热线找到了他。1982年,他第一次到香港探亲。香港的繁荣让他想到了许多许多。他并非被香港的花花世界打动,那时他便发现,丰厚的物质条件不足以对他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构成诱惑。他深为触动的是,祖国大陆什么时候才能够像香港一样繁荣。从那时起,他立志为中国的繁荣与富强尽一份力。

  施乃康喜爱办报,他决定走办报这样一条报国之路。

  1987年初,他参与创办了《陇海兰新经济策划报》。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业,这份报纸开始发行并初步成型,而且在陇海线至兰新铁路沿线的51个地、市、州具有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因种种原因,他后来离开了一手创下的第一份报纸。

  他怀着炽热不减的梦想,转道宁夏,参与创办《经济信息报》、《宁夏特刊》。他开着121型吉普车四处调研,与民众交流沟通,然后提纲挈领地写出《农村的第二次改革与探索》、《城乡一体化》等有助于农村和乡镇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前瞻性的调查报告,刊载于报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呼吁政府与社会进行西部开发和扶贫。他当时就认为“农民富了,中国才富”。

  之后,施乃康继续不遗余力地投身报业,先后在西安和北京办过《法制周报》、《广告报》、《中国广告报》、《中国城乡开发报》等。后来到了国外,他选择的仍是办报。施乃康对于办报,犹如穿上了那双具有魔力的“红舞鞋”,痴迷不已,无法抗拒。

  上世纪80年代末,施乃康离境移民,投奔香港和菲律宾的施氏家族。施氏家族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和菲律宾均有众多成员活跃在商界。有了施氏家族长辈们的支持,施乃康在菲律宾很快立住了足,并打开了局面。他仰仗的并非国人的经商本事,而是自己的拿手本领--办报。从办报第一天开始,他就确定了“爱国爱家”的方针,赋于所办报纸热爱祖国、介绍祖国、介绍祖国改革开放的政策鲜明的个性。他所办的《中华工商报》和《中华民族报》不仅大力宣传祖国改革开放方面的成就,也不失时机地宣传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办报的过程中,施乃康自然而然地展示了他做人的基本素养,他的真诚、他的坦率、他的追求、他的抱负在他的报风和他的行文中尽情挥洒。他那带着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赤子情怀,也令施氏族人和当地华人对他刮目相看。他自掏腰包,多次组织施氏族人和菲律宾华人华侨富商到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北京等地考察访问。由此,他在施氏家族及菲律宾华人华侨社会中都赢得了非同一般的信赖和尊重。

  施乃康如此解释自己的海外办报观:“投资与兴业,捐助公益都是不错的报国方式,但是我一直以为,充分发挥出宣传媒体的作用才是最有力量的报效。我‘做’只能影响一小部,而我‘说’却能影响一大片。我宣传祖国改革开放回国投资的好处,影响和带动了不少海外华人富商回国投资;我倡导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鼓励海外华人团结互助情系祖国。”

  视精神追求重于物质的获得,他对革命领导人崇敬有加。他希望培养女儿的赤子情怀

  施乃康是个视精神追求重于物质的人,精神的需求支配着他对物质的运用。当祖国需要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巨额资金投放到为祖国昌盛的宣传上。多年以来,不论什么人、什么机构,只要向他讲明是为慈善公益事业服务,是为纪念革命元老,是捐资助学,他都会出钱支持。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植根于中国的传统道德基础。

  数十年过去了,施乃康年龄增长了,经历增多了,但幼时培育的赤子情怀并没有因海外经历而侵蚀变质,反而在心底蕴育得更加醇厚了。他承认,对过去年代的传教教育亦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要吸取的是其间精华,然后加以发扬光大。过去年代的那种斗志昂扬,对他可谓是终生的激励。所以,他视自己成人做人最关键的上世纪70年代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对那个时代有一种特别的依恋情怀。

  施乃康在京城的一些朋友如此评价他:“乃康为人办事很坦诚、很实在、很简单。多年来,尽见他为别人、为地方建设项目找我们帮忙,他有苦有难,从来没有向我们开过口。”

  上世纪80年代施乃康离国时,并未感觉与一些人的价值观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回国投资房地产和旅游项目后,却发现一些人在思想观念、家庭观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间,有一些人放弃了理想,一味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需知,感情和真诚是金钱和物质换不来的,需要一生一世加以认真保存。为此,他在苦恼中也自认为更多了份责任,他希望以言论来影响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行为准则,导引人们更多意识的向善、向真,热爱祖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从此,他的报纸上,除了配合国家政策宣传外,还十分注重对新生代的理想主义与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注重传统道德、家庭伦理、修身养性的人文导向。

  施乃康的书房里,陈列着历届国家领导人的雕像和画像,凡是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他都特别崇敬。这些年来,看着曾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革命家一个个离去,他心情沉痛。

  施乃康很“怀旧”,但他并不保守。若说他保守的话,也仅是保守着那个追求。从他的衣着和言谈,从他所办报纸上的风格看,他是开放和顺应时代潮流的,也是期盼中国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迅猛发展的。

  施乃康至今痛惜不已的是贤惠聪颖的妻子寇艾玲因病于1987年在风华正茂之年留下两岁的幼女撒手人寰,那年施乃康刚刚28岁。女儿施凌阳子寄养在奶奶家,他在外面专心办报,尽管并不常聚,但那份父女深情却很感人。

  施乃康曾在报上发表一篇名为《我有女儿似天骄》的散文。字里行间,一方面透着深沉的父爱,透着父女之间的情趣,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他对教育女儿成长的人的敬重。他的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所幸,阳阳的身边尚有一个善良和百般仁慈的奶奶;所幸,阳阳身边还有一些关心他的邻居大娘和阿姨;所幸,阳阳身边还有一些十分同情她和帮助她的老师;所幸,阳阳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她能够在这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互助的土地上生存。也正是这种因素,方能使阳阳--我的女儿在没有父母疼爱的环境中自我调整心态上的平衡。刻苦学习与追求上进,她多次被学校和市区教育系统评为‘三好学生’。阳阳,我可爱的女儿,爸爸爱你。”

  女儿在新加坡大学毕业后转去德国工作,性格极为独立,生活上的事情一切自理,他对女儿很民主,但在思想意识方面,他希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女儿的精神世界。

  伶俐早熟的女儿看到20年来形单影只的爸爸常常黑白颠倒地工作,身边没人照顾,也希望爸爸再组一个幸福的家庭。施乃康虽然思念亡妻,但不排斥重新结婚,他也渴望在紧张的商海远航劳顿后,能有一个温暖轻松的家庭港湾迎接他的归来。他坦言,选择伴侣注重的不是外貌而是精神上的沟通与相融。但时至今日,他依然独燃蜡烛。

  施乃康对祖国有无限大爱,国内发生自然灾害,他总是率先捐款捐物。他的爱国行为得到了海外华人的支持

  施乃康无疑是个血气方刚的人,他的爱恨极为分明。对中国他充满大爱,对大自然带给中国的水灾和地震灾害,他都率先捐助和号召海外华人华侨出手支援。当因投资环境与地方人为因素造成他投资的巨大损失时,他总是把痛苦留在心底,作为从头再来的经验,决不怨天尤人。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数千计孤儿的命运,牵动着国人的心,善良的施乃康更为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们心碎流泪。5月21日,施乃康悄无声息地接收了6位地震中失去家园成为孤儿,以及12位妇女、老人来厦,并亲自安排接待。因担心孩子们沉浸在失去家园亲人的悲伤中,他特意让学院工作人员开车带他们在厦门逛了一圈,舒缓情绪。随后将孩子和老人们安置在他住的别墅里,他自己则至今还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经过施乃康的努力,在厦门市思明区委、区政府及前埔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安排下,6个灾区孩子顺利在前埔小学就读,全校师生给了他们亲人般的温暖和关怀。在这6个孩子中,有个女孩名叫张美玲,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张美玲被倒塌的教学楼板压住,她挣扎着从废墟中爬出来,保住了生命。她被施乃康认为干女儿。张美玲温文尔雅,学习十分努力,每次见到施乃康都亲热地叫他“爸爸”。 

  我们不妨再看看施乃康所表现出来的嫉恶如仇的情怀。1998年夏,印尼境内出现严重的暴力排华事件,施乃康率先在他的报纸上整版揭露并谴责暴力分子的丑行,呼吁海外华人华侨团结起来声援同胞。他的报纸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应,菲律宾的许多华人华侨上街示威时,手中都高举着他发表怒吼文字的报纸。

  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被炸,致使3位中国记者牺牲,消息传出后,施乃康义愤填膺,当即通知自己在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及国内的各家公司,在100多辆汽车贴上抗议暴行的标语口号。他联合施氏家族成员与美国方面终止了总价值374万美元的设备和商品物资购销合同,宁愿承担巨额损失。

  2000年夏,“台独”势力猖獗,施乃康刚好身在北京,一股不可遏制的愤慨涌上心头,他当即奋笔疾书一篇《我的愤怒》的文章,分别投给多家报纸,其中《中华工商报》以头版整版广告的形式大黑体登出《我的愤怒》后,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他创下中国境内以个人名义在报上登头版抗议广告的第一人记录。事后,有人问他;今后如果到台湾做生意,不怕受影响吗?他掷地有声地回答:“为了2300万台湾同胞的福祉生,为了旅居海外的华夏子孙在外国人面前不因分裂而被嘲笑,我有义务、有责任对‘台独’言论进行斥责。”

  施乃康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在厦门投资办学,引进德国职业教育,创办中德经贸职业学院。他牢记前辈人对他的叮嘱,艰辛地在兴办职业教育的道路中行进

  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内各报都刊载了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发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讲话。正在福建省晋江市忙于投资事务的施乃康读后感到振奋,他认为,温总理的讲话具有兴国安邦的深远意义。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大力开展国民职业教育,有益于提高中国劳动力素质,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回想几十年来办企业、办报效国所走过的路,回想他每次捐资助学时所见的孩子们的纯真笑脸,他觉得投资教育、培养人才,是最有价值的公益事业。施乃康决定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在福建办一所职业学校。

  事有凑巧,天随人愿,2006年6月中旬,一位朋友告诉他,厦门有家职业学校很困难,希望得到他的经济支持。他听说后立即去考察,很快就收购了福建省海湾职业学校,更名为福建省鹭江职业学校,他出任董事长兼校长。

  就这样,温总理的讲话引导施乃康走上了开办职业教育培养中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道路。

  同年10月,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到厦门来寻找合作伙伴,在市政府礼堂招开了一个推介会。施乃康也应邀参加,不过,他发现,参加会议的都是厦门教育界有名份的院校领导。他未敢进入会场,只是隔着门缝听讲。

  施乃康“隔门听声”的举动引起了德国学院负责人的注意。“您对德国职业教育感兴趣吗?为什么不进去听?”德国人这样问施乃康。当时,施乃康坦言,自己虽然对德国职业教育很感兴趣,也期待能与德方合作,但由于担心自己没有资格和德方合作,所以没敢进门。之所以还来听,主要是想从中学习点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为自己刚刚起步的职业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让施乃康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坦率的回答,竟然打动了德国人与他合作的心。

  德国人看重了施乃康的真诚。经过几次与施乃康的往来及深入的商谈之后,德方决定和他合作。2006年12月15日,施乃康代表福建鹭江职业学校与德国国际商务交流学院院长史蒂芬妮·多依拉女士,就德方出教育资源,中方出钱合作创建中德经贸学院事宜,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签署了合同书,合作办学期限为15年。

  施乃康与德方合作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福建省和厦门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德国外交部行政管理局表示支持的公函。

  2007年5月,施乃康与德方联合报请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报备批准,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先期成立了“中德职业培训教育中心”,并通过有偿使用厦门城市学院的部分教学设施和宿舍楼、教室与科技楼,开办了中德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和赴德职教留学生的教育,报读生源超过预定计划,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今年农历正月,许嘉璐先生听取施乃康汇报后对他说:“对别人,我是劝多干少说、干了不说,你办职业教育任重道远,可要多说、多宣传。”许嘉璐语重心长的话,使施乃康潜心学习和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

  今年3月,为提升中德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施乃康提交的关于筹办“中德经贸职业学院”申请,得到厦门市政府批复,报请福建省教育厅正式批准。福建省民政厅对“中德经贸职业学院”给予了民办非企业法人机构(筹)注册登记。

  2008年6月30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活动中,国务委员刘延东发表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讲话,这使施乃康倍感兴奋,他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已在高度重视国民职业教育。他预感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将要来临。

  他彻夜未眠,反复学习温家宝、刘延东等领导同志关于职业教育的讲话,领会精神和根据自己与德方合作办学一年的体会,奋笔疾书宣传文章,并拟定了一份投入400万元人民币面向全国做广告宣传的计划。他要广泛宣传和告知人们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先期宣传打造中德经贸职业学院的品牌,创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008年7月23日,施乃康启动广告宣传计划,先后与数十家电视、报刊媒体签订总值400万的广告合同,并在厦门、福建和北京等十几种报刊上,发表《求学终有希望路、花红自会遍地香-报读中德双元制高职教育前程似锦》的署名文章,社会反响良好。一些过去对职业教育有偏见的人,读罢都赞文章写的好,受益不浅。

  许多高考低分无缘进入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施乃康办学情况和中德上一届学生学习的情况后,纷纷致电中德招生办,表示愿意送孩子报读中德“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短短几天时间,咨询报名者超过2000名,而施乃康根据学校住房准备不足的情况,只确定招收480人。

  施乃康正在圆他的职业教育的梦想,他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他坚定不移地认为,有中央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政策,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他一定能把中德经贸职业学院打造成中国一流的高职学校,为中国培养出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