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的贴心人(最美农技员)——记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李淑兰

发布时间:2018-01-17 15:15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14日 11版 | 查看:1730次

本报记者 郁静娴

提起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淑兰,不管是同事,还是十里八村的庄户人,都竖起拇指:“李主任可是咱庄户人的贴心人啊!”作为朔城区农技推广第一专家,李淑兰常年奔波在乡村田间,为朔城区粮食产量“十三连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实践出发,让好技术扎实落地

  “干咱这行,得不断去实践,要常去村里走走看看,多和庄户人聊聊谈谈。”作为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李淑兰心怀农村,心系农民,让好政策和新技术实实在在地惠农利民。

  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之后,由于库存过大,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当地农民不知种什么好,十分迷茫。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李淑兰意识到,应该尽快带领大家调结构、搞转型。为此,她到处收集信息、请教专家、深入各地调研,根据朔城区各地不同的资源环境和地理优势,指导农民增加饲草作物种植面积,同时在全区大面积引进种植效益好的中草药、花生、藜麦、小杂粮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订单农业,使朔城区的种植结构发生很大转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农户们都很欣慰:“有李主任为我们操心,咱心里就踏实了。”

  农民腰包要鼓,田间也要“绿”。过去几十年,地膜覆盖技术因其抗旱保温性好等优点,深受老百姓欢迎。然而近年来,膜上种植造成玉米出苗不整齐、播种速度慢、易早衰,尤其是人工放苗用工量大、地膜不易回收而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前年开始,李淑兰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和推广玉米膜侧播种技术,与膜上种植相比,这种技术不仅克服了以前在播种中的缺点,而且用膜量少、起膜回收容易,在全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不忘学习,铺就农技推广“高速路”

  工作近30年来,为了更好地与农民需要对接,李淑兰不断摸索和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她的带领下,朔城区农技推广工作始终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只有“备好课”,才能给农民“上好课”。在各类农技培训班的教室里,经常可以见到李淑兰认真听讲的身影。她不仅自己带头学,还要求单位的同志也要学。她常对同事们说:“咱搞农业的,知识结构得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地学习。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在她的带动下,县乡村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

  李淑兰的“备课笔记”是沉甸甸的——先后主编并出版《朔城区耕地地力评价和利用》《现代农业基础理论》《农业实用技术》等书,每年撰写论文发表在各大刊物上。她经常亲自编写培训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冬春农闲时节深入全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每年为农民编印和发放大量培训资料技术“明白纸”。

  2009年以来,李淑兰利用网络,铺就了农技推广的“高速路”。在朔城区,开设了拥有4000多户科技示范户的12316短信平台,及时快捷地为农民提供应季信息;发动农技人员每人承包一个村,手把手教会农民运用网络书屋,让农民自主接收新知识。

  为了让农户直接接触到农技前沿,李淑兰还经常邀请省内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来当地为农民作培训指导,并组织示范户去现场实地观摩,亲身感受新技术的运用。

  忧农民之所忧,解农民之所惑。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李淑兰在农技推广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先后获得了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但她依然那么淡然而执着,“只有让田地绿了,农民富了,我的工作才算真正做好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