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单纯的”“科研疯子”让中国进入“深地时代”(2图)

发布时间:2018-01-13 22:14 |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07-13 AA07版 | 查看:11390次

黄大年负责的项目填补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空白

  王琦 李玲


黄大年在为吉林大学的学生们授课(2011年4月10日摄)。新华社发

  1958-2017

  “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曾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段话,他迫不及待想把自己学习到的一身本领带回祖国,当年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舰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了100海里。”

  生平

  “最单纯的忠心赤胆的海归科学家”

  黄大年,男,广西南宁人,1958年8月生,汉族。高中毕业后,他在基层从事地质相关的测量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这也是当时我国唯一研究航空地球物理专业的学院。黄大年在这所学校从本科读到了硕士,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2年,立志要掌握国际尖端技术的黄大年,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12月,黄大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开始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也成为当时从事这个领域为数不多的华人之一。

  1997年,黄大年加入英国剑桥A R K 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主要从事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简称“移动探测”)研究工作;研究高效率获取空间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信息等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为在陆、海、空复杂环境条件下探测发现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服务。“移动探测”作为对地探测技术的先锋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勘探以及军事探测工程两用技术领域。

  2009年12月,黄大年由国家“千人计划”(第二批)引进回国。

  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863计划资环领域主题专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项目九首席科学家,负责“深部探测”重型装备研发工作。同时,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

  2017年1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曾这样评价黄大年:“他是最单纯的忠心赤胆的海归科学家,单纯到为了祖国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倾注全部精力。他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他的精神感染激励的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贡献

  带领科学家创造多项“中国第一”

  在英国工作学习期间,黄老师带领团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作为一个华人科学家,他说自己还有更深刻的梦想没实现,“心里不是滋味”。他曾对助手于平说,“在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但你的国家在这项技术上还比较落后,都不能说是真正的成功”。

  在于平心中,黄老师是爱好特别广泛的人,“但他心目中总有一个重要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说要住上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车,而是他要把中国的科研项目向世界顶尖行列推动。”

  回国刚组建科研团队时,没有太多的人,就是他和学生。他就带着团队顽强攻关,抓紧一切时间做科研和人才培养,大家戏称他为“科研疯子”。

  回国后不久,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全国400多位优秀科技人员,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两个重大项目攻关研究,总投入5亿多元,组织了国内几十家单位400多人的科研队伍联合攻关,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与绕开的话题,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装备与技术封锁。”黄大年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他希望利用专业技能和先进理念带动项目的发展。

  黄大年利用自己多年在国外积累的人际网络,带领团队密切加强与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交流,推动科研团队与国际的融合。他曾说,“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建立科学家之间的互信最重要。”他对科研的专业和人格魅力,也获得了国外科研团队的称赞。

  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有一次随黄大年出国考察,国外研究机构为接待中国考察团停止工作半月,不惜成本将处于零下200摄氏度的产品解冻,并拆开让中国考察团仔细观察。“我从事这项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隆重的接待。”罗俊院士感慨道。

  7年间,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以他所负责的第九项目“———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结题为标志,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让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技术领先世界,填补了我国“巡天探地潜海”的多项技术空白。

  国际学界发出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

  成果

  研究成果能“上天入地”

  黄大年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研发,专攻高效探测技术服务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

  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被同行公认是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之一,在移动探测技术行业内长期被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

  作为“863计划”首席专家,黄大年教授负责协调和组织管理我国跨部门和跨学科最优势技术资源的精英团队,充分挖掘我国在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成果和潜力,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黄大年教授的研究成果能“上天入地”,“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是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实力展示的重要标志。回国后不久,黄大年教授被任命为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 inoP robe)下设第九项目———“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首席科学家,该项目的研究任务和科研成果主要有:

  1、无人机探测系统

  研发用于航空的超导磁力仪样机和氦光泵磁力仪,研制的无人机自控飞行系统和低磁无人机探测集成系统通过了飞行测试,完成了超导无人机装配和高低空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的性能测试,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前沿水平。

  2、地面电磁探测系统(S E P )

  自主研制感应式磁传感器,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自主研制了双交直变频的大功率发射机,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指标;完成了多通道分布式采集站;自主研制预处理软件,达到了实用化。

  3、无缆地震勘探系统

  自主研发了分布式无缆自定位地震仪系统,在高精度低噪声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4、万米超深科学钻探装备

  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地壳一号”万米钻机,钻探能力达到10 0 0 0米(地下10公里)的深度。使我国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技术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为我国重大科学新发现和矿产资源储量快速增加提供技术保障。

  5、海陆空探测实验示范基地

  完成了地震、大地电磁、重力、遥感和钻探等主要技术方法的野外研究。

  6、地球物理综合分析软件平台

  针对移动条件下获取的综合地球物理位场数据,研发处理、解释、建模一体化软件系统。

  “深部探测技术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 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 12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特别进展”、“20 13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他的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多位著名科学家并列上榜,“十三五”期间担任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成员及多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委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