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6-20 12:1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6-20 | 查看:1660次
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活动实施10周年。日前,笔者参加了团中央、复旦大学等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10周年宁夏行”,亲身感受了投身这一活动的青年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西海固”,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曾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方”之一。
10年前开始,一批又一批被称为“研究生支教老师”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在中国最贫困的地区经受了磨练,同时也为西部的山里娃带去了多彩的梦想。
播种爱心的同时收获成长
“支教一年,受益终身。”这是支教队员的肺腑之言。
对于来自繁华都市的研究生们来说,到贫困山区支教,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许多现实困难——缺水少电,信息阻断,有的甚至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洗澡、吃肉都成为一种奢望……
来自厦门大学的刘晓文,谈起刚到海原一中支教的情景还感慨万分。他从东南沿海到大西北的黄土山区,由于水土不服得了严重的痢疾。刘晓文说,最严重时一晚跑过7趟厕所,甚至想到会不会“英勇献身”,直到后来被送进医院。但当学生们拎着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鸡蛋来看他时,刘晓文被感动了,他说那感觉是痛并快乐着。
挑水是许多支教队员到“西海固”后要过的第一关。在同一所学校两次支教的女博士张阳说,初到三合中学时,学校还没有水窖,全校一千多名师生仅有一个水笼头,老师们都选择到1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对个头只有一米五几的张阳来说,挑水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张阳清楚记得,一次她在宿舍整理教案,突然有人敲门,她打开房门发现门口放着两壶水。张阳被感动了,但她不想给任何人增添负担,于是她开始学挑水。从刚开始时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健步如飞,张阳说:“每次挑上两桶水,憋足一口气,努力站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到肩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学会了担当。”
每名支教队员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支教时间,但他们视这一年为人生最重要的加油站。在教学之外,支教队员还积极发挥自身的特长,帮助学校组建学生合唱团、礼仪队、舞蹈队、篮球队、国旗班、小记者团等,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带来先进教学方式和理念
在西吉县三合中学男生宿舍,六(3)班学生伏江能大胆“秀”起了英语,进行自我介绍,与他交谈已丝毫感受不到西部山里娃的羞涩。
来自复旦大学的第十届支教队员郑丹,负责这个班的英语教学。她说,上第一节课时她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英语水平,便请大家用英语作自我介绍。让郑丹哭笑不得的是,得到的回应是一教室的寂静和满屋子面面相觑的表情。
为鼓励学生开口,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郑丹将大学的“圆桌教学”搬到了课堂,并将英语单词做成卡片,在课堂做起“英语对号”小游戏。她还经常给学生们播放原版英文歌曲,教一些英文歌,以此培养学生们的语感。她还要求同学之间平时尽可能用英语交流,慢慢地,学生见面也开始用英语打招呼了。
10年来,一茬一茬的支教队员为西海固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激活了贫困山区教育滞后的局面。
10年接力,托起西部希望
自2005年离开西吉后,高天似乎与那片黄土地联系得更紧了。她经常通过网络、电话和信件继续为那儿的贫困学生联系资助,并为复旦大学的同学作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更多的青年学生服务西部。虽然已不再支教,但她每年都要自费回西吉,看看那里的变化,看看那里的学生。高天说:最割舍不掉的就是那里有一帮求知若渴的学生。
高天是复旦大学第六届支教队员,如今已在读博士,还担任了校团委副书记,大西北绵亘的黄土上一直有她未了的牵挂。她到处“化缘”,为热心西部教育事业的企业和个人牵线搭桥。令她欣慰的是,联手安利等知名企业和个人开展的援助西海固贫困学生的“一帮一”助学活动已经展开。
亲眼见证支教10年的西吉县三合中学校长张玉良如此评价支教队员:“支教队员将山外精彩的世界展现给了学生,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他们从心灵上走出大山,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