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30 13:5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7-14 | 查看:839次
现年84岁的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农民葛彬,十余年来,不顾年事渐高,坚持自学法律知识,自编法制宣传墙报,风雨无阻,宣传法律,调解纠纷,十年如一日义务普法,得到乡亲们的广泛赞誉,谱写了一位乡村普法人无私奉献、余晖尽洒普法路的执着和真情。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能够十几年坚持不懈为村民义务讲法普法,把余晖尽洒在普法路上,足以看出葛彬老人对乡土的热爱,对乡村普法事业的热情,透过这热爱与热情让我们看到了他老人家那一份神圣的责任。
为村民补法律短板,是大爱的升华。和谐社会需要道德维系,也需要法律意识支撑。在农村一些地方,村之所以经常闹矛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因为不懂法,不懂得依法维权,往往遇事习惯于意气用事,使本来有理的事反倒触犯了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制意识淡薄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的一大障碍,进而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葛彬老人身居农村,更有切身体会。而他不仅有这种体会,更把破解这个问题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因而他暗下决心,以自身的努力工作为村民普法尽义务,并希望通过普法来提高村民素质,为农村营造和谐守法的环境,吸引游客和投资客商,为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不要小瞧这个朴素想法,其背后是因为有大爱作支撑,为的是全体村民的利益,因此,葛彬老人才决心坚定地走上了漫漫义务普法之路,使朴素的大爱得到了升华。
为村民送法律知识,体现智慧定力。普法需要用好载体,吸引人关注,巩固好阵地。如何创造普法载体,葛彬老人动了一番脑筋。法制知识是抽象的,但又与生活紧密相关,这就需要农村普法要有农村特点,根据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恰当地创建普法的载体,让普法走入农民的生产生活。于是,葛彬老人在村口主要交通要道最醒目的位置办起了法制宣传墙报,让广大村民耳濡目染地接受法律知识,这种方式体现着葛彬老人的智慧。普法的最佳效果是双向有积极性。葛彬一方面到处收集资料,研究丰富墙报内容,搞活墙报的形式,让村民们愿意看;一方面运用自身掌握的法制知识,解答村民法律问题咨询,调解村民一些小的纠纷,使普法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效用,更加增强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显示出葛彬老人普法的定力。
余晖尽洒普法路,责任涂抹夕阳红。十余年来,葛彬老人的法制宣传墙报已经刊出了100多期,成为村民接受法制教育的重要园地,被村里聘为义务法制宣传员。一架出墙报用的小木梯,陪伴着葛彬老人走过了十余载岁月,默默记载着普法路上的酸甜苦辣。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足够的毅力,恐怕难以坚持下来,由此可以窥见出葛彬老人乐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他的这种强烈的责任心最让人敬佩。葛彬老人把余晕尽洒普法路,让人刮目相看,也昭示着农村普法工作,需要更多葛彬老人这样的责任担当。(吴昱)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