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旸:让青春托起山乡教育的希望

发布时间:2009-06-11 13:02 | 来源:2009-05-18 15:24:00 中国青年网 | 查看:826次

彭旸给山里的孩子送去书籍文具 (中国好人网增补)

彭旸与学生在一起 (中国好人网增补)

  去英国就读法学博士和走进贵州大山支教,这是两个多么不同的人生选择。但是,4年前,贵州财经学院24岁女教师彭旸选择的是后者,出国留学计划由此搁浅。

  4年来,彭旸一次次走进大山,并“以一带百”——感召一百多名“80后”志愿者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用自己闪亮的青春托起山乡教育的希望。

  面临生活的又一次抉择,为了更多的人生的梦想,她准备毅然出行。今年9月,她将到英国攻读博士。离开,让她的内心变得沉重,那些孩子谁来教?谁来接管她的课堂?

  一

  星光在心里闪烁。今年5月13日晚9点,彭旸坐上贵阳到杭州的航班。5月14日,一场以答谢当地百姓为主题的见面会在杭州举行,她是会议的主角。

  杭州市民捐赠的文具、书本、衣物,包括3078只铅笔、2992个本子、彩笔1170支,整整17箱,彭旸不知道怎么表达感恩的心。

  自从彭旸的支教故事被媒体报道以来,已经有40多个志愿者前来报名,彭旸选中了其中的11个。

  志愿者招募计划还在进行中,彭旸希望有越来越多钟情于乡村教育的志愿者:“如果一个志愿者能带200个学生,10个志愿者就能带2000个学生。。。。。。”彭旸能让孩子们接触适用英语口语,知道语文、数学的价值,获得和城市孩子相近的教育机会。“打破城乡教育失衡现象不会是一个梦想。”彭旸已经从四年的乡村支教生涯中,看到自己的能量。

  今年9月,彭旸将赴英国攻读博士,和她一起支教的同事也将在7月结束支教回到城市。彭旸不想看到支教就此结束。她在离开支教岗位前想通过偶然结识的杭州外语学校招募一些志愿者,到自己的支教点去接力。

  4月初,彭旸给杭州和平外语学校副校长张晨秾写了“求助信”:“谁来继续教这些孩子?我十分忧虑。如果和平能在学员中呼吁,让更多的人愿意下乡继续教这些孩子,将是孩子们的福气。”张校长意识到,要寻找支教接力者,凭学校的力量还不够,需要媒体的大力倡导

  4月18日,彭旸的信在《钱江晚报》公开发表,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不仅在杭州引起激烈反响,而且扩展到上海、北京、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一股赴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的热潮正在青年人中传递。

  许多青年表示愿意接过彭旸的“教鞭”,为贫困山区奉献知识和智慧,也为自己的青春年华积蓄更多的力量。

  二

  青春的理想在飞扬。时间回溯到2005年7月,彭旸就读于云南大学法律系研究生三年级,正在等着到英国就读博士。她心里已经勾画一幅国外生活的蓝图美景:27岁读完博士,也许就在国外找一个工作了。

  可是,一次到松桃苗族自治县的旅行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彭旸一直生活在城市,第一次去距离贵阳那么远的地方,当经过一个个村庄,她被当地人的生活现状所震撼。)“看到那些孩子,我哭了,我问自己,生活在城市的我们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

  旅程结束,彭旸被一个出去不出去的问题困惑着:是出国走向自己的“光明前景”,还是留下来做点什么?“一霎那,我决定留下来,到家乡贫困山区当一名志愿者。”彭旸说。

  家人激烈反对彭旸的选择。亲戚也都认为“娇生惯养”的“80后”小姑娘肯定是三分钟热度,面对艰苦的环境一定会知难而退。他们很难相信,彭旸后来不仅坚持了整整4年,而且是行走在贵州最偏远的山乡。

  彭旸出生家境富裕,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很漂亮。她喜欢芭比娃娃、帅男生、武侠和足球,经常和朋友去K歌、上酒吧玩、看电影,还上击剑课、在QQ空间上留言,也自己开车在城里购物,坐飞机到海边休闲度假。

  5岁读书,23岁创办外文研究所,24岁已出6本英文畅销书,23岁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4岁获得出国留学攻读博士的机会,一个多么优秀的女孩。

  “当你面对一群睁大眼睛、渴求知识的孩子,你会想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你更需要做什么?”她在心底设置一个小小空间,静静守那一份寻找人生价值的温暖与执著。

  “一直认为自己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可是,松桃之旅让彭旸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了解自己的乡土,怀疑自己为家乡做过了什么?

  “既然有这个愿望,那就去实现吧。”彭旸想,贫穷一直在她的身边,不能无视它。“我们常说该做什么,是我们青年人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一个完全过着现代生活的城市女孩,很难想象大部分时间在财院和乡下的课堂之间奔走,每周来回转6次车去到支教点,15个小时在车上、在路上,有半年时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

  “我不是在支教,就是在去支教的路上。”四年间,彭旸走遍贵州35个县,带领100多个志愿者到过孟关乡、剑河、册亨、毕节等地支教,帮助2000多名贫困孩子。她的生活足迹在当地最缺老师的学校走过,每到一所学校,她都包下整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在孟关乡,她一个人给全校600学生上英语课,虽然很苦,她说:“如果这些努力能改变孩子的心灵,甚至命运,我的价值就放大了600倍。”

  三

  不管何时何地,彭旸遇见谁都喜欢讲自己支教的故事。

  故事里,乡村的孩子叫她“妈妈”、为她祈福、提着一篮经过长途摇晃破碎的土鸡蛋来送给她。故事里的乡村经济相对贫穷,但充满发展的渴望。故事里是彭旸走进大山真实的感情世界。

  彭旸第一次见到刚刚,他还是5年级的学生,几乎不会说话,眼里充满忧郁。彭旸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教这个孩子写字,说话,让他会笑!”从此,每天中午,彭旸都要握着他的手教他写字,教他写的第一个字是“姐姐”,第一个词是“刚刚”,第一个句子是:“姐姐爱刚刚。”有一天,刚刚在纸上写的是:“刚刚爱姐姐”,彭旸哭了。有一个冬天的早晨,刚刚来电说他在河滨公园门口,彭旸急忙赶往,远远的就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那里发抖,刚刚把一筐新鲜鸡蛋递给彭旸。刚刚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他是在认识彭旸以后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可以过生日的。去年7月12日,刚刚在贵阳过了第一个生日,唱着生日祝福歌的刚刚,眼里在放光。“今年7月12日,谁来给刚刚过第二个生日?”彭旸把这个问题抛向广大志愿者。

  凡是听过彭旸故事的人,都忍不住跟着她的脚步一次次走进大山。

  彭旸四处奔走,讲述孩子的诉求和她在山里支教的故事。

  在重庆大学演讲,很多学生都哭了。这一次她不仅免费筹集到4000多本书,还带回7个志愿者到贵州剑河支教,至今,他们一直关注着贵州的孩子们。

  在桂林旅游,坐在竹筏上看风景的彭旸认识了冯巧玲。听了彭旸支教的故事,“走吧,我和你一起去支教。”冯巧玲毅然和彭旸到毕节市朱昌镇支教,还成为那里最受欢迎的老师。

  香港理工大学二年级学生余维听说彭旸支教的经历,立即报名,决定利用暑期到贵州山区支教。

  “因为彭旸,我们开始了解中国,帮助孩子们。”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听了彭旸的故事,纷纷前来报名,加入支教队伍。即使他们知道支教是无偿的,吃水到几公里的地方去挑,忍受蚊虫叮咬,每天吃土豆、白菜,也要来贵州。

  至今,志愿者在毕节建立了支教基地,第三批志愿者已经在毕节市朱昌镇坚守彭旸的“阵地”。

  5月10日,母亲节那天,彭旸的妈妈郑重承诺:她要去支教。这多少让彭旸有些诧异,妈妈本应享受退休的闲暇时光。妈妈知道女儿心系乡下孩子,一旦去支教,妈妈就可以随时告诉女儿孩子们的情况,让女儿好安心在外读书。

  9月,彭旸将到英国一流名校攻读教育管理博士学位,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制定。“很多人以为我申请不到,可是当国外导师知道我的经历后,争着录取我。”本科学会计,研究生读法律,走向博士生之旅的彭旸又一次从新的领域出发寻找回到山村、点燃希望的动力。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是彭旸的座右铭,她深知,要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仅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大学生们,更应该选择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让青春的理想在基层闪光。(作者:王小梅)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