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21: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6-19 | 查看:974次
个人简介
在工作中,李岩安心本职,积极服务安全生产,实现了安全行车30万公里。生活中,他坚持义务献血17年,用自身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的真谛。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血液需求急剧上升,面对同胞危难,李岩先后3次献血,被卫生部、国家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2008至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2017年4月,李岩荣登“中国好人榜”。
填写登记表、接受健康情况问询、进行初步体检、参加无偿献血……是义务献血的初步流程。这套流程对已经义务献血17年的李岩来说,再熟悉不过了。17年里,他捐献全血30次,累计献血总量12000ml,若按一个成年人全身5000毫升的血液总量计算,相当于2.4个人全身的血液总量。
1.初次献血源于对家人的爱
千禧之年,李岩的家庭即将迎来新的生命。作为“准爸爸”的李岩,开始为孩子是否能平安降生而担心。
“妻子会不会需要剖腹产?”“会不会需要输血?”“医院的存血又够不够?”一系列的问题,在李岩脑子里徘徊,他开始琢磨要为妻子和孩子做点事。
李岩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献血。来源:西安铁路局电务段 王菲
2000年9月8日,李岩带着怀孕5个多月的妻子来到了西安钟楼,要送给妻子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钟楼邮局旁边,停靠了一辆红十字会献血车。李岩告诉她:“从今天开始,我以后每年都会坚持义务献血。咱俩都是B型血,也许将来我的血你能用得上。就算不行,我想只要我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来你们娘俩肯定也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各种检查完毕后,针头缓缓扎入李岩的胳臂,他遵循医生的嘱咐,手掌一张一合间完成了第一次献血。当李岩献完血走下车时,身边的妻子感动落泪。
献血中心的医护人员告诉李岩,每半年献血400cc最能保证献血质量,同时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新陈代谢,有益健康。自此以后,李岩除了每年在妻子生日献血一次,还会在2、3月左右再献一次血,这个习惯他坚持至今。
2.能挽救一个陌生的生命是种幸福
2005年的一天傍晚,结束一天工作的李岩开车回家。路上,一条车载广播引起了他的注意:“现在播报一条紧急消息,西安市中心医院一名产妇亟需B型血,因交通拥堵,送血车暂时无法抵达,医院呼吁附近B型血的热心市民积极伸出援手……”正在医院附近的他,想都没想就立刻赶赴医院献血。
事后,他说:“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有家人。只要我伸一伸手臂,就能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团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能帮助别人,也是种幸福。”
李岩一边献血一边亮出自己的献血证。来源:西安铁路局电务段 王菲
2008年“5.12”汶川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地震发生后,全国血液告急。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心系灾区同胞的李岩来到流动献血站。献血车前上千人排起长龙争先恐后献血的场景,让他震撼。他说:“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无偿献血让我看到了世间的真情至爱,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血浓于水。”
3.坚持无偿献血 感染带动身边人
虽然李岩的妻子儿子一直都赞同支持他献血的行为,可李岩的父母知道后却十分担心。老人心疼儿子,总是说:“怕你忙,怕你身体吃不消,给你做好吃的补身体,你这一抽血不是都白补啦?”对此,李岩总是耐心地告诉父母,适当献血对身体有益。
李岩获得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荣誉证书。来源:西安铁路局电务段 王菲
李岩曾是一名军人,有几个跟他关系特别“铁”的战友。一开始,战友们并不理解他,有人问:“你起初献血是为媳妇为娃,现在你儿子都那么大了,你到底图个啥?”李岩说:“兄弟们,咱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精神咱不能丢。咱在部队说过的话还记得吗?别人有困难,能帮就得帮!咱不为名不为利,能帮人,心里就高兴!”渐渐地,战友们越来越认同他,敬佩他。在他的带动下,几个战友也纷纷加入了无偿献血大军。
17年来,每次收到红十字会血液中心寄来的信件,得知自己的血液又帮助了一个有需要的人,李岩都难掩心中激动。“我只是个普通人,能为社会做的贡献有限,献血只是一件我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的坚持。
(文字来源:陕西文明办 作者:西安铁路局电务段 王菲)
编辑点评
捐献全血30次、累计献血总量12000ml、相当于2.4个人全身的血液总量……这串数据,诉说着李岩的献血之路。义务献血,爱心起航。17年前,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你第一次走上流动献血车。17年后,成为“献血达人”的你,依然坚守着“别人有困难,能帮就得帮!”的做人准则。你用一腔热血,挽救了许许多多陌生人的生命,感染着身边的热心人,你的行为让更多的爱在你我他之间温暖流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