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21:4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8-08 | 查看:1000次
个人简介
“哎……武家烧饼重新开张,芝麻烧饼喷香喷香!”这是徐荣耀《武大郎卖烧饼》故事的开头,也是湖北省宜昌市市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家徐荣耀坚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50多年,创作编辑出版民间文艺著作40部,创办故事学校培养中小学故事员3000多人,创作、搜集、演讲故事千余个。徐荣耀誓将毕生精力,献给民间文艺,创作好故事,传递正能量,在民间被尊称为“故事乡长”。2017年5月,徐荣耀荣登“中国好人榜”。
“赌博把牌打,不认爹和妈;奉劝世上人,莫学这一家。”2017年4月7日,湖北宜都送戏下乡演出现场,徐荣耀登台讲故事。
舞台上,徐荣耀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响指儿敲得嘣嘣儿响;舞台下,乡亲们听得如痴如醉,一个个笑弯了腰。
骑坏23辆自行车,创作40部民间故事专著,培养了3000多名民间故事传承人——宜都故事大王徐荣耀和故事结下不解之缘。
1.有一种热爱叫痴心不改
徐荣耀,被誉为“中国民间故事之乡”宜都“乡长”,乡亲们更愿意亲切地叫他“耀哥”“日白佬”。
在宜都方言中,讲故事叫“讲古”。田野上、小河边、农户家,打着赤脚,随时随地就能开讲,老百姓酷爱。
徐荣耀为村民们讲戒赌故事《艺出一家》。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从上世纪60年代末下放到宜都起,徐荣耀就迷上了“讲古”。
1980年,他被调到市文化馆工作,骑自行车串山乡听故事、写故事、讲故事。36年里,他骑坏了23辆自行车。“为了和民间艺人套近乎,身上带着一包9分钱的香烟,腰间挎着一包盐。”徐荣耀回忆,见面先递一支烟,打开话匣子。到饭点还想继续聊,就递上一包盐,缠着别人继续说。
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展出的老照片,展现了徐荣耀下乡时给乡亲们讲故事的情景。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徐荣耀常带领“文艺轻骑队”送戏下乡。一次,他来到偏远梁山村,听说住在山上的70多岁熊爷爷没看过戏,当即决定先上山义演。
下山途中,天降大雨,徐荣耀跌倒了,右小腿划出10多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一拐一瘸下山后,面对等候观看演出的村民,他二话没说,直接上台讲起故事。两天后,他才回到乡卫生所处理伤口。
“耀哥故事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讲的是老百姓的故事,所以大家听得懂、喜欢听,听了还能受教育。”和徐荣耀同为民间故事家的陈泽伟说,“类似《樱桃红了》的故事,徐荣耀创作了很多,也影响了很多村民。”
2.有一种责任叫薪火相传
2001年,徐荣耀退休了。看中“徐荣耀”这个文化品牌,各种邀约接踵而来:有人邀他到文化公司任职,有人请他担任故事栏目主持人。徐荣耀不为所动。有件更紧迫的事萦绕心头:当年采访过的300多名民间故事传承人大多辞世,宜都故事今后谁来讲?
奔走的脚步仍不能停歇。
徐荣耀在故事传习研究基地指导“故事小明星”们。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2015年10月,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成立。为了让文明播洒、文化传承,徐荣耀故事传习基地在宜都市内5所学校设立了辅导班。目前,宜都在校中小学生,有3000多名少儿会讲故事。这些小故事家,通过“讲古”把正能量传递进千家万户。宜都已举办10届少儿故事大王创作演讲比赛和“少儿故事征文评奖”大赛,2000多件作品登上了各类报刊。
张谭坦6岁时拜师徐荣耀,跟着徐爷爷学讲故事。7岁时参加中国少儿故事演讲比赛,获得铜奖。
徐荣耀在宜昌市松木坪中学给学生讲传统故事。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虽然跟着徐老学讲故事,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故事,更是学做人,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30多年前收的徒弟,54岁的熊士新说。给人以火炬者,必心怀火炬。用故事倡导“真、善、美”,徐荣耀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一种改变叫春风化人
徐荣耀是个怎样的人?用他爱人李世凤的话来说,他就算遇到一棵树也要敬个礼,遇到土地公公也会握握手。
1989年,徐荣耀的大女儿上班路上被人撞成重伤。得知这人家庭贫困,徐荣耀不仅没为难他,连他垫付的500元医药费都退给了他。
2013年,徐荣耀将宜昌民协发给他的1万元奖金,分发给了基层20多个民间故事传人;2015年,他又将1万多元文艺奖奖金捐给民间文艺工作者。
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就设置在他的家里,这里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宜都民间文化的重要窗口。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核心价值观,融入了他的故事,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有一次,徐荣耀遇到几个老朋友,却都不搭理他。后来一问才知,这些朋友是去求仙,为表虔诚不便说话。由此,徐荣耀创作出了《张裁缝求仙》,用故事的形式,告诫乡亲求仙拜佛的迷信思想要不得。
常在田头,自知民情。徐荣耀看到农村有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创作了《樱桃红了》《王局长埋爹》《良心》《有了媳妇忘了娘》等故事,并在多个场合演讲。因为这些故事讲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一些子女在下面听得坐立不安,受了委屈的老人们被故事感动得泪光盈盈。
徐荣耀在田间地头搜集宜都民俗故事。图片来源:湖北日报网
徐荣耀的故事,讲到了北京“老舍茶馆”和人民大会堂,但他笑言:“无论舞台怎么变,我永远是给乡亲们讲故事的日白佬。”这些年来,徐荣耀也深深体会到,只有扎根泥土乡间,才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老百姓喜欢听、记得住的民间故事。
(文字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宜昌市文明办 作者:湖北日报 吴擒虎 宜昌文明网 李好)
编辑点评
徐荣耀讲的故事,没有庸俗、拒绝浅陋,尊崇正义、传承文化。他善于用平民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听而思,笑而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故事家应有的专业素养、人格修为和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看到了他为世人扬美德、为时代彰正气的不懈追求。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