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红:不忘初心 传承筑梦

发布时间:2017-12-05 20:5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5-03 | 查看:1388次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做为“文房四宝”之首,自唐朝创制以来就声名远播,一直备受书画家青睐,被誉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承载着千年来中华文脉的传承,2009年宣纸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东红,一个普普通通的宣纸捞纸工,正是靠着当初的那份执着和满腔的精业之心与敬业之情,30年如一日用双手为宣纸制造工艺传承筑梦。

  传承筑梦靠的是30年执着坚守不变初心。30年前,周东红因好奇宣纸“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奥妙,便扛着家人的极力反对投身到传承古法制纸中来。30年间,周东红从偷师学艺的“学徒工”到捞纸如行云流水般的“捞纸大师”,他用自己蜡黄色的双手,厚厚茧子的手心,记录着每天要重复上千次的肢体屈伸动作。“手”对于手艺人是何其的重要,然而周东红的双手,霉烂成了夏天的“主旋律”,手从指间一直烂到手腕,甚至能看到红兮兮肉中的白骨;冬天又流着脓,红肿成包子。然而,周东红为了不让捞纸手感“生疏”,不管是烂手,还是冻疮手,都必须下水。这是一种执着的坚守,坚守的是那份当初入行时的初心。更是凝聚着这位手艺人对捞纸的虔诚,对造纸的专注,正是靠着这份虔诚和专注,周东红执着坚守着30年前的初心,用自己的双手每年捞出超过30万张的纸,没有一张不合格。

  靠的是30年不懈追求精益求精。30度斜角,插入水中10厘米左右,10几秒钟,一张湿润的宣纸雏形就这样呈现在周东红手中端着的竹帘子上,看似简单的动作,但每一个动作都倾注着周东红的心血,每一“捞”都像制作收藏品一样耐心,更像做艺术品一样精心,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络都在周东红的手中跃然而出。每张宣纸30克,在每刀纸中每张宣纸的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成功率99%以上。一串串近乎苛刻的数字,记录着周东红数十年如一日不懈追求精益求精的精业之心,更凝聚着他对古老造纸技艺传承的敬业之情。“连做梦都是在捞纸”道出的不仅是传统宣纸种类的繁多,更是周东红对100多种宣纸制作的技术要领、水浆动态、分寸得当的手感及其中细微差别的了然于心。“质量在我心中,标准在我脑中”捞纸车间墙上悬挂的标语正是对周东红真实的写照。

  传承筑梦靠的是30年潜心传承薪火传递。1米高的资料书,上班时满心满脑的纸,下班输液时手里捧着的“典籍”,一遍一遍不断试验捞纸的力度、角度,亲自参与纸浆浓度的调配。在周东红的眼里,复原“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守护中国的纸上情缘只能赶,不能等。正是靠着这份传承传统技艺的信念,周东红和搭档整天住在车间,了解起源,琢磨精髓,试过的方法不计其数,从天黑熬到天亮的日子数都数不清,终于一张薄如蝉翼洁如雪的“扎花”在周东红的手中重现于世。有人说周东红是“捞纸大师”,也有人说他是“大国工匠”,但周东红说,“工匠”两个字对我来说其实还有点陌生,但我只知道始终如一的专注捞纸,精益求精。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已经存在了千年的传统工艺,让宣纸这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薄如蝉翼重千钧。一张宣纸,上百道工序,最终决定成败的工序就是捞纸。整个捞纸过程不过几十秒钟,但周东红每天都要上千次地重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重复中,周东红把捞纸融进了情感,融进了责任,融进了文化,用他平凡朴实的劳动,在传统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的“工匠精神”,创造了一张又一张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制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匠心,是一种坚持的倔强。在一切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尽力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始终如一。这种对于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国的传承,也是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文化底蕴。(宋宗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