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05 20:24 | 来源:人民网 2015-01-14 13:06 | 查看:1765次
原标题:人民网记者回访“陆良八老”:那片树林就是我们的儿女(组图)
人民网陆良1月13日电 (李发兴、薛丹)冬日的云南陆良龙海乡虽然出着太阳,但吹来的风还是有些刺骨。花木山林场7400亩的华山松枝繁叶茂,随风摆动。树下,“陆良八老”之一的王小苗老人像看着自己孩子一样仰望着面前的一棵华山松。阳光透过层层松针,斑驳地照在了他的脸上。“你看这个树生长一年,在树干上就有一个大疙瘩,有几个疙瘩,这棵树就有几岁,从不骗人。”老人张口一笑,虽没有牙齿,却写满了慈祥。
岁月的无情不停地在“陆良八老”身上雕刻着印记。再次见到“八老”,有的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精神还算矍铄。
2014年的6月21号那天,“八老”中的王家寿老人离开了人世。儿子王明昆告诉记者,父亲是突发脑溢血走的,享年80岁。王家寿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八位老人中已经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了,曾经是林场的会计。当年为了植树,他把儿子王明昆也带上了林场。
直到2013年,林场有了专门的管护人员,王明昆才回到了村里。作为“八老”的儿子,王明昆告诉记者,父亲虽然走了,但留下的是精神,管护好林场,就是对父亲精神的传承,就是对“八老”精神的传承。
交谈中,“八老”们心里最牵挂的,一直是那片树林。前段日子,同为86岁的王家云和王云方老人身边多了一个“伙计”——拐杖。腿脚已经不便的他们还经常去到林场周边走走看看,腿脚方便的几个更是去得勤,这一走,就是四五公里地。“现在虽然政府请了人来管护了,但是我们还是得去看。看看哪个山头有没有着火,看看他们(管护人员)有没有好好的管护。”76岁的王长取老人认真地告诉记者。2012年,老人不慎被自家的切猪草机切掉三个手指,加之年事已高,从那以后再也干不了重活。而林场,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去。“走路又不用手,是用脚走。只要还能走就可以去林场嘛。”
“我们8个人,种了7400亩林地,又每个人带一百个人,在荒山上种了13.6万亩树林,11年种树,20年守山,我们31年就干了种树、守山两件事。”讲起创业和守业,“八老”视林场为自己的儿女。
龙海乡是高寒山区,冬天很冷。前不久,一家企业给“八老”捐赠了床垫、服装和帽子,让他们能温暖过冬。当得知自己现在睡的是价值一万多元的床垫时,王小苗老人有了感慨:一万多块钱的东西,对一个农民来说要苦多少日子才够啊。
龙海乡党委书记谢茂华告诉记者,政府平日里都会给八老安排体检,每到过年过节也都给他们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关心好老人,让他们安详晚年。
当记者问“八老”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时,他们都一个劲的摇头。王小苗老人拉过记者说,“我这个牙齿早掉光了,现在都是自己煮些稀饭吃,要是能有一副假牙就好了。我要好好的活,才能多看几年林场”。
记者问老人,要是有那么一天你也走不动了还怎么去林场?“这还不好办,像他们一样去啊。”老人一急,指了指杵拐站在旁边的王家云和王云方老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