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国工匠的“精”字经

发布时间:2017-10-27 15:5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0月27日 03 版 | 查看:815次

一听别人夸自己是“大国工匠”“蓝领院士”,60岁的十九大代表王南石马上不好意思起来。

  但他确实有一门精到的好手艺。曾有媒体报道,王南石可以“用手指分辨出磨料的粒度,一捻就可以判断出调配比例是否合适”。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南京晨光集团,这个本应今年退休的著名特级技师,被公司聘请留任。

  1957年出生的王南石几乎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同龄。在他出生的前一年,新中国航天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彼时钱学森刚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研究导弹、火箭技术随后提上议事日程。

  当时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得到,如今,中国已是一个可以实施探月工程的航天大国,拥有一批特别能战斗的航天工作者。

  1980年,王南石通过招工进了晨光厂。这个工厂的前身是李鸿章创办于1865年的金陵机械制造局,王南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既然选择了工人岗位,就要在平凡的岗位做出点成绩,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这是个在外人看来枯燥而严谨的岗位。在师傅那里,王南石学到了“精”的第一课。师傅对他们要求严格,每逢装配、测试、调试产品,都强调数据一定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

  谁都知道,这些技师的工作关系到航天产品的品质,一旦有误,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是从事调试的,(有时)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王南石说,装备调试是个大系统,各方面要投入比较多,工作经常是连续性的,还要加班加点,“有时候遇到困难,两三天不下‘战场’,困了的话在旁边打个盹再战。”

  他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产品试验中出现问题,要连续加班。那时通信工具还不发达,王南石没能及时通知家人。第二天回家,家人生气地问他昨天到哪儿去了。后来,如果到点回不了家,只要条件允许,王南石便向家里汇报。

  王南石的同事们曾表达过惊讶:工作37年来,王南石平时24小时待命,有事随叫随到,他没休过一次完整的年假,只在儿子结婚的时候请了3天假。

  王南石慢慢积累了好几本册子。这些册子上记着他工作时遇到的问题,注明了处理过程与相似经验。有时是现场出现了问题马上记,如果记不太全,他就回家静下心来再补充。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并不是每次出的问题都一样,但人要多思考,这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多年以前,师傅就是这样告诉他的,“必须记下来,才能长见识”。

  他还记得师傅当年的嘱咐:要有平常心,要有进取心。经过37年的岁月,这句话经他的口重新说出来了。

  10月18日,王南石听十九大报告时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我想,那是一种情怀。”王南石说,“也就是说,你要用平常心对待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特别是一定要按下躁动的心。”

  王南石在车间忙碌的时候,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飞速发展。“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顺利为美国用户发射卫星了,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圆满着陆了,而王南石也逐渐练出了被称为“微米级”的手感。

  “我们生产工人的创新,就是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创新,主要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王南石说。有一段时间,有款产品老出现问题,后来经过技术攻关,他们发现了问题所在:一个组件是动态的,一个组件是静态的,而这时只能依靠手工研磨。最终,他发明了动环静环相对研磨法。

  他还配出了研磨膏。王南石说,专业生产研磨膏的厂家不是没有,但是都不适合于他们产品。王南石和同事开始找材料研配,有媒体惊讶地发现,日积月累,王南石竟然可以“用手指分辨出磨料的粒度,一捻就可以判断出调配比例是否合适”。

  荣誉也接踵而来。王南石成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用他的名字命名了“王南石技能大师工作室”。

  如今,他已经带了十来个徒弟。王南石对他们说:“(你们)不仅要有动手能力,还有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不只是做好,还要琢磨怎么做好,要创新理论知识。特别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你只干活,不懂得道理,不行。”

  近年来,在王南石所在的晨光集团,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了好几个台阶,品种由单一到多样。晨光集团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还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今年,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成立,有人说,这意味着航天高技术也将可以服务社会。

  让这名老技师高兴的是,优秀人才每年可以受到集团的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档位的都有”,集团还鼓励技术人员、技能工人、管理人员不断努力,在各个平台上发挥才能,“比如,技术人员还有创新团队,技术工人则有工作室,还有劳模创新室,这几个平台能使全公司的人才参与其中”。

  王南石希望,技术人员能有更加宽松的环境,激发出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