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良师念仁医(3图)

发布时间:2017-10-12 21:03 | 来源:大河网 2017-04-13 AⅠ07版 | 查看:1947次

  名医王庚贤(下):

王庚贤(中)与弟子们,右一为博导张东岳。

王庚贤(中)给病人诊病场景,一片祥和。

名医王庚贤在黄河边

  记者盛夏文图

  核心提示丨此稿采访,历时五天,访问十余人。

  所得,皆小事琐事,却把“大医精诚”四字,具象化了。

  王庚贤慈祥的笑脸。

  半世纪以上的微笑定格在他脸上,额上刻出皱纹,嘴角勾出弧状笑纹。这张脸,耐看,变成病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王庚贤的小处方。

  “药少力专,简、便、廉、验。”所有被访者,都提到这一特质。王庚贤的作为,令弟子儿女,会自省开出的每一味药。

  联想到当下“过度医疗”,更感王氏小方可贵。

  王庚贤的“术精岐黄”,王庚贤的“着手成春”,王庚贤的“众生平等”,王庚贤的“还病人尊严”,王庚贤的终生学习,王庚贤的……

  《大医精诚》中对医者有训诫:“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王庚贤拼尽一生,做到了。

  1张东岳:“我是亲传大弟子”

  81岁的张东岳还在坐诊,他目光炯炯,惟有脸上老年斑暴露年龄。

  他说:“我是王老师亲传大弟子,我是他在河南中医学院(今河南中医药大学)教的第一届学生。”

  张东岳,“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导、教授、主任医师。

  提到王老师,老人动容:“师恩似海深,铭记永不忘。”

  1959年,张东岳考入河南中医字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前身),师从王庚贤四年。

  “王老师教学以临床带教为主,碰到典型病号,马上把学生叫来,对着病号,诊治、分析。学中医,‘熟读王叔和(古代名中医),不如临症多’,读理论再多,不见病人,就不会看病。”

  张东岳拿出多张照片,都是王庚贤教学场景。他被学生围绕着,脸上是一种清虚疏朗的神韵,呈现慈柔之美。

  生活中,“师徒如父子。老师出门我跟着,发言稿我写。我家乡远,父母整年难见面,但和老师整天见。逢年过节都去老师家过,像在自家一样温暖。”张东岳道。

  学习中,“王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管啥病,都会说,我给你出个方。出方后,治疗效果又好。他的方简单,药量不大。处方量小,可轻舟速行。”

  “我向老师学会了注重积累和终生学习。老师一辈子都在收验方做手抄本,我也是,目前已收集了3500多个验方,写了十个手抄本。老师学了一辈子,我发誓只要不断气,就要学到底。宁可千日不用,不可一日不学。”

  张东岳著述七本,成就斐然,和此两点密切相关。

  “我向老师学到的,还有仁心。《素问》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医生医人需仁心。和王老师几十年交往,我觉得他是个慈悲的人,也是个纯粹的人,心无杂念,一心想着治病救人。”

  张东岳又道:“王老师是中医评定的第一批副高职称,评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后,他就退休了,职称定格于此。依老师的成就,不退休,不考试也能评‘国家级名老中医’。”

  如王庚贤般的大医,其实早不需虚名认证,病人口碑,才是他最认可的奖赏。

  王庚贤教书二十余载,桃李满天。

  张东岳接过教鞭,培养学生过千。

  两人,完美诠释了中医传道的薪火传承,完美诠释了名师高徒的相互成就。

  2李连富:“王老师是我一生的贵人”

  李连富,淮滨县人民医院科室主任。他强调“自己不会说话”,不尽流畅的讲述,反凸显师徒深情。

  1984年,李连富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跟王老师学了十三个月。

  这十三个月,改变了他的一生:“学习前,我是一乡级医院刚上班的小医生,学习后,医术提升得很快,从乡医院调到县医院,再调到淮滨县人民医院中创建新科室,逐渐成为当地名医。”

  “王老师是我一生的贵人。”他道。

  “王老师的方,神奇。”

  “王老师看过一个肺癌病人,求医时疼得在床跟前蹲着。王老师的方,头一次吃六付,第二次又吃六付。疼痛大减。用这个方,我在淮滨给老岳母治过鼻咽癌,她疼痛减轻,鼻子透气,多活了十四个月。”

  “1986年,9岁的李天成胫骨断掉有十几厘米,淌脓水。我用王老师的药,帮他长上了断骨。29岁时,李天成在上海打工时疾病复发,上海医院都建议截肢。我还是用王老师的药给他治,没截肢,治好了。”

  “王老师对学生,心实。”

  “他有好多祖传秘方,还有自己研制的偏方验方,对学生,倾囊相授。”

  李连富还记得老师教自己配药:“他教我配制的药叫化管锭,是他自己研制的,专制窦道瘘管病症。老师将药材配好后,放铁锅里,用碗盖住,周围用潮湿细沙拍上,用文火武火熬好几个小时。”

  “王老师医术,精湛。”

  “我多次陪他下乡义诊。有一回送医下乡到新野县农村,去了没几天,下大雪,简陋手术室里,生了两个炭盆,一下午连一晚上,王老师做了十三个手术。”

  3曹钟刚:“我是一个特殊的学生”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退休医生曹钟刚,曾和王庚贤同住一个宿舍七八年。

  “他大我十三四岁,晚上回宿舍,聊中医中药会聊一两个小时,我们虽是同事,但算他一个特殊学生。”

  “王老师在新郑很有名,他到省里进修后,被留在河南中医学院教书,新郑县人民医院曾写了封抗议信,贴在医院大厅里,意思是王庚贤是我们的名医,你把他拦在这里不让他回去。我们不同意。”

  “对王老师最深印象——他病人真多。上班他给病人看病,下班,家属院里大人小孩跑宿舍找他看病。他脾气好医术好,没见他给人红过脸。”

  “他给医院贡献也大,他的经方如‘白头翁汤’等,医院配出来用,病人欢迎,多次生产。”

  4“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冰心有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易经》称,“天地之大德曰生”。思接古今放眼中外,血脉传承、生育繁衍不是一个家族的事情,是一个民族种族延续的必需。

  王庚贤,接诊治疗最多的,还是不孕不育病人。

  王庚贤留下了一大纸箱的病人求医信件,最早的信件,是三十多年前,信皮信纸都发黄变脆了。内容几乎都是不孕不育求医,以及生育后的反馈。

  1997年8月28日,来自江苏常熟色织三厂陶女士的信:“您的药,三个疗程没吃完,我就怀上了……现在孩子已快十个月。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如果没有远在郑州的王医生爷爷,也就没有你。”

  美信医院二楼有个照片墙,满满的都是孩子笑脸。60岁的荆如娟,站在照片墙前,指着一张帅气的小男孩照片,自豪地说:“这是我儿,我四十岁生的,他现在长到一米八五,我想起他,就忍不住地乐。”

  荆如娟曾连续十二年都怀不上孩,眼瞅着三十八九岁了,“来到王医生这儿,王医生号脉,(把手)翻过来翻过去,号很长时间。一边号一边想,稳重又心细,之后还会打电话跟踪。吃了王医生两个月的药,怀上了。”

  荆如娟如愿得子,热心的她,开始把戚友们都介绍给王庚贤。“(我的戚友)先后生了20多个宝宝。”荆如娟笑声爽朗。

  郑州市教委退休职工刘秀根,八十岁了,让儿子陪着来报社,一定要给我讲讲“王先儿”。

  “我女儿总也怀不上,吃了‘王先儿’一段药,生了个妞,现在一家三口在美国。”

  刘秀根家是新郑八千乡的,她先后介绍了100多个不孕不育的家乡人来看病。

  刘秀根的儿子刘宏伟道:“我同学,孩子出意外去世。2000年,同学想再生,找王爷爷,吃药调养,生了。俺同学父亲自己就是一个医院院长。”

  王庚贤在业内有大名,医院医生介绍来的病人,很多很多。

  西谚云:“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祈祷。”

  王庚贤行医六十余载,每一天,都在人性边缘看尽世间百态。

  他用“治愈系”的笑脸和神奇的医术,拼尽一生。

  斯人已去,风骨长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