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自发筹资成立教育基金会 爱心筑起助学长城

发布时间:2009-05-25 20: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5-25 | 查看:2747次

  即将走出清华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张志平,正盘算着将来如何回报资助过自己上大学的家乡父老:“我一定会按照教育基金会的要求,不但要将得到的资助款足额返还基金会,而且还要加入基金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为基金会捐款,带动更多的人奉献爱心。”  

   高昂学费 挡住上学之路

  位于滇、黔交界深山之中的宣威市杨柳乡碗厂村委会大洼子村民小组,全村87户298人,人均纯收入仅930元。过去,该村许多孩子在接受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就辍学,即便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也成为贫困家庭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

  2006年8月,该村村民张志平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全村老老少少都为他高兴不已,但他的父亲张绍鼎面对7200元的学费,眉头紧锁,他无奈地说:“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本是件非常高兴的事。可儿子在曲一中读书时,家里就借了不少钱。学费加上儿子去北京的车旅费和到校后的生活费,就要1万多元。我四处举债,也只借到2000元。”

  2007年8月,周恒继以高考667分的优异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为筹足8000元的学费,家里不得不将仅有的一条耕牛卖掉。周恒继说:“为减轻家里负担,一年前我姐姐就放弃读书外出打工,我立志考取了大学,可学费又成了我走进大学校园的‘拦路虎’。”为了帮他凑足学费,父亲只好远到贵州去挖煤。可全家人东借西找,还是无法筹集到1万多元。

  据了解,像张志平和周恒继这样因家庭贫困而犯难的优秀学生,在这个贫困的山乡为数不少。

   爱心捐款 缓解燃眉之急

  从这个贫困山村走出去的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得知张志平一家的窘境后,互通电话商议:“张志平是我们村的荣耀!也是我们村的骄傲!如果因为学费问题上不了学,那多可惜呀!我们村应该成立一个助学会,资助那些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孩子。”他们回村后立即发动村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让村里每个孩子有书读,要让每名考上大学的学生上得起学,要让村里优秀的学生受奖励。”在他们的大力发动下,全村人热烈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你100元我200元,自发筹资2.3万元。该村村民张荣方情不自禁地说:“我家经济也很困难,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虽然我只能捐100块钱,但为了我们村的孩子多成才,以后我会尽力积极支持的。”

  为了使村民的捐款真正成为贫困生的“救助伞”,2006年8月,该乡采取“财政经费挤一点、干部职工筹一点、社会人士捐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6.78万元,分别成立了乡及大洼子村教育基金会,并组建理事会,制定基金会章程:对考取曲靖一中和重点大学的贫困学生实行一次性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对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给予200元至1000元的资助。要求受助学生在完成学业参加工作或踏入社会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后,自觉返还受助金额,并自动滚入教育基金,在有能力的前提下成为基金会成员,确保爱心继续传递。这种“滚雪球”式的乡村两级教育基金会,既从资金来源、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又保障了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为贫困学生筑起了“爱心助学长城”。

  据了解,乡村两级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有几十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得到了奖励或资助。张志平得到乡村两级基金会9000元的奖励后,如愿以偿地圆了清华梦;张方志的儿子得到村基金会5000元奖励,顺利走进同济大学;家庭十分贫寒而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高中学生张江,在面临辍学时,村基金会500元钱的资助,使他又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

   回报家乡 感恩社会之举

  该乡及村教育基金会第一个受益人张志平,得到资助后百感交集:“等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也要成为基金会成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帮助别人。”

  周恒继和徐盛等先后得到乡村两级教育基金会奖励和资助的家庭贫困学生,也十分感激地说:“我们要铭记贫困山村家乡父老资助我们的每一分钱来之不易,将来参加工作后,一定要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家乡!”

  该村教育基金会发起人之一的张雄说,村民们自发集资成立教育基金会,其目的除能够支持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外,还要激励村里的孩子读书上进,最终让全村的学生顺利上学,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高连军也深有感触地说:“村教育基金会成立将近4年来,既给贫困学子雪中送炭,又激发了村里孩子的求学热情。现在,全村孩子勤奋读书已蔚然成风。”(记者 尤祥能)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