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5-18 11:45 | 来源:青海新闻网 2009-05-04 07:45 | 查看:1896次
青海新闻网讯:2008年6月14日,对于青海省昆仑明珠玉雕堆绣残疾人培训基地的残疾学员来说,无疑是个高兴的日子。他们制作的反映汶川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等堆绣作品在省第六届工艺美术品展上参展。省长宋秀岩看了这些作品后,当了解到这些作品是残疾孩子加班加点赶制了一星期制作出来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而这些残疾孩子在这里仅仅接受了半年的培训,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这还要说一说培训基地的掌门人吴丽华。
吴丽华是一位能干、泼辣而又善良的女性。2003年,当时搞玉石加工的她,在开矿时巨石滚落,将她的双脚砸断。自己残疾后,她体会到残疾孩子们是多么的不易。
由学员成为教师,赵发贤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的聋哑学员赵发贤在制作掐丝唐卡上有灵性,吴校长看到他是可塑之材,就送他到兰州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学习掐丝工艺,三个月下来,赵发贤的技艺长进飞快,如今他不仅可以自己进行图案设计,而且也成为培训基地的一名老师。赵发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用哑语表示对基地老师的感激之情。这些学员刚来时,什么基础都没有,基地的老师们就给学员从基础教起,色彩、构图、制作。初制作时,材料浪费得惊人。如果总怕孩子们浪费材料,不让孩子们动手制作,那么他们一辈子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正是老师们舍得让学员们大胆动手制作,不少学员很快就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艺。学员们做的第一件作品,吴校长就让他们带给父母看,来自贵德县的赵有山雕刻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头牦牛,赵有山的父亲看到这件富有灵性的玉雕作品,高兴得合不拢嘴,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一个都不能少,32名学员一个都没有掉队
来自湟源县的马有海,因父亲出车祸去世,懂事的他打算回去照看母亲。马有海是个聪明的孩子,决不能让这个孩子半途而废,吴校长苦口婆心地挽留了他。如今马有海已能独立制作掐丝唐卡。今年24岁的贵德籍学员张富强患有轻微智障,选学了几个项目,始终不入门,培训基地想送他回去,但他喜欢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人格受到了充分的尊重,生活上关心照顾,生病了老师们送医送药,他想继续留在培训基地,吴校长就让其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来基地的32名学员,没有一名掉队。
爱心大家庭,成为残疾孩子的心灵归宿
袁海波是一名大学生,由于考到外地气候不适应,长期失眠,患神经性疾病退学回家。他来到了这个大家庭,选择学习掐丝唐卡工艺,刚开始笨手笨脚的,浪费了不少材料。但基地的老师总是鼓励他:“做坏了没关系,再重新做”。不断的鼓励,使他如今也掌握了掐丝唐卡工艺。在基地的一年多时间,他已完全恢复健康。他父母感激地说,“孩子能否学到一技之长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让他首先成为一名健康人,基地的老师们做到了。”
吴丽华与王惠华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对待、照顾。吴丽华每天拖着一双残腿,各个教室都要跑到,到了下午,腿肿的鞋都穿不上,可她依然硬挺着,每天直到安顿孩子们睡了,她才安心回家。更多的时候,她都住在培训基地。
辛苦的付出总会有回报,令吴丽华欣慰的是,孩子们制作的堆绣、唐卡作品被各地一些大酒店收购,海南大酒店继去年10月份订购了36幅掐丝唐卡作品后,今年又订购了30幅唐卡作品,孩子们制作的十八罗汉堆绣作品人物造型各异,神态逼真,令人叫绝。精雕细琢的2000多件玉雕工艺品玲珑剔透,惹人喜爱。
通过开办培训基地,吴丽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32名残疾孩子,通过在培训基地的学习,掌握了一门谋生的技艺,他们今后的人生希望也就在这里升腾着……(作者:毛翠香)
(责任编辑:吴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