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评价体系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02 19:49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7-30 05版 | 查看:951次

立足我国实际吸收借鉴

  耿  磊

  媒体融合发展是世界性潮流,国外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对媒体评价体系所进行的探索,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媒体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一些传媒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就开始对媒体进行系统评价。传统纸媒时代,媒体评价体系相对简单,通常最看重发行量和营收额两个指标。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媒体评价体系变得更为复杂,但内容、渠道、受众、经营这几个方面依然是媒体评价的基本面。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2016新闻媒体报告》,从受众、营收、新闻投资、媒体产权和数字化5个方面对2016年美国新闻媒体整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了非常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独立访问量、每分钟访问量、平均停留时间、数字广告营收比例、新技术应用量等。

  在关注媒体评价基本维度的同时,一些媒体评价也会突出自身特色。国外一些媒体和学者会设计更具特色的指标,对重点领域进行专门评测。例如,公关和沟通服务提供商Cision公司发布的《2017年媒体现状报告》,着重考察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盖洛普公司在一份名为《媒体应用与评估》的研究报告中,专门针对媒体“受众关系”进行评测,其指标主要有:信息准确性、报纸新闻立场、报纸自由度和保守度、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将何种渠道作为获取新闻的第一来源、受众看报纸频率、传统媒体记者和新媒体记者可信度对比等。

  从评价方法上说,国外媒体评价非常注重量化指标。一方面,这是因为在现代公司管理中,大部分公司都会对经营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和报告;另一方面,这也与国外的新闻传播研究方法有关。20世纪3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开始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行新闻媒体研究,因此在建立媒体评价体系时也都围绕量化指标来展开。量化指标主要分两类:一是定量指标,二是量化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是指指标内容直接以数字方式呈现,如发行量、阅读量、营收额等。量化的定性指标是指指标内容以价值评价为主,但可间接以数据形式表示,如报纸质量、受众满意度等。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由于竞争需要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国外各大媒体对于量化定性指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纽约时报》在其名为《创新报告2014》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一个数据分析团队,这个团队既要对现成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如文章的分享次数、读者的阅读时间;又要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如新闻价值、读者忠诚度等。

  从评价取向上说,国外在设计媒体评价指标时,多侧重于对经济价值的评价,对社会价值的评价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国外媒体多为市场化媒体,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生存和盈利永远处在首位;社会价值评价作为主观评价,本身难以量化,以往又受限于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客观上也难以定量,而直接、具体的经营数据更容易进行监测分析。而且,一些老牌国外媒体坚信记者编辑本身的价值判断。《纽约时报》的《创新报告2014》写道,“不必为过度依赖数据而担心,因为,我们的新闻价值深厚而稳固。读者看《纽约时报》,就是因为相信我们的编辑判断,这一点从付费墙的成功可以得到证实。”但是,一些国外媒体也认识到媒体社会价值评价的必要性,如英国BBC在对其融合节目进行评价时,将“公共价值”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但从实际情况看,明确将社会价值评价列入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外媒体还比较少。

  整体来看,国外媒体评价指标的设计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尤其是操作层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不过,对国外媒体评价体系,我们显然不能照抄照搬。我国媒体评价在设计指标时,应根据国内的传播环境、媒体承担的职责和使命,设计出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