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队 白洋淀里“雁”过留声(3图)

发布时间:2017-07-15 23:41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07-08 A08版 | 查看:1522次

如今的白洋淀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供图/东方IC

王木头介绍岳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6月末,华北平原早已进入夏季,收获完小麦的田地散布着金黄,世世代代,这片沃土养育着无数善良的百姓。在这广袤平原之中,波光粼粼的白洋淀被人们称为华北明珠。现在,这里的风景每天都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一辆辆穿梭的旅游大巴,早已成为当地百姓习惯的风景。

  而在70多年前,白洋淀却经历过一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为了侵占这个巨大的粮仓,并利用大清河运输物资,侵华日军曾经在白洋淀附近修建了数十座碉堡炮楼,并经常对白洋淀水域的村庄进行扫荡,“无人不戴孝”成为当时凄凉场景的真实反映。

  而1939年,一支名为“雁翎队”的神秘抗日队伍出现了,他们端炮楼杀汉奸,一时让白洋淀附近的日伪军闻风丧胆,而影响了几代人的小侦察员“嘎子”的原型,也出自这支队伍。如今,当年的雁翎队队员绝大多数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但“雁翎队”的故事依旧流传在白洋淀水域的每一个村子。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白洋淀,寻找“雁翎队”的故事。

  诗意的名字 来自最真实的斗争

  “呦,雁翎队,这个名字还真有那么一点儿诗意啊,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们,比我想象的要浪漫。”站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门口,来自辽宁的游客赵蕊如是说道。“经常会有人问我,雁翎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听上去真好听。虽然展馆里有介绍,但是我还是会给他介绍一遍。”纪念馆讲解员小王说。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距离卢沟桥仅120多公里、水土丰沃的白洋淀,便成为日军觊觎的对象,1938年末到1939年初,日军便陆续占领了白洋淀区域。为了防止老百姓的反抗斗争,强化统治,奴役白洋淀人民,驻安新的日军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水区猎户交出猎枪和“大抬杆”甚至是鱼叉等。

  为揭露敌人收缴猎枪的阴谋,奉中共安新县委指示,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在白洋淀旁的大张庄村召集郭里口、王家寨一带猎户,动员他们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会后,猎人孙革、姜秃、赵保亮和邓如意等20人组织起来参加了三区小队。三区小队把新入伍的猎人组成了一个班,这些战士多为打猎世家,对猎枪性能颇为熟悉,为了防止猎枪膛内的火药受潮,他们经常在火眼上插上一支雁翎,这也成为队伍名称“雁翎队”由来的依据。

  当年的雁翎队队员孙革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雁翎队的名字是有文化的共产党人起的,他就是当年的中共安新县县委书记侯卓夫。”1940年,侯卓夫因被叛徒出卖,在突围中为保护战友而牺牲,年仅28岁。

  而如今的大张庄村,依旧随处可见雁翎,只不过,现在的这些雁翎大多都出自羽绒加工后的剩料。羽绒加工现在是大张庄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只不过很少有人会把今天的雁翎和曾经的烽火硝烟联想到一起了。

  参与雁翎队创建的孙革,直到4年前才去世,他就一直生活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周围。据村里人回忆,他晚年的时候时不时还会去纪念馆里走一圈,看看曾经用过的“大抬杆”。“‘大抬杆’是白洋淀一带老百姓用来打猎的土枪,由于它的枪身很重,往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大抬杆’。它的枪管有两米长,后半截装火药,前半截装铁砂,点着尾部的药捻,就能引燃火药,把铁砂子迅速地推出去,一散就是一片,杀伤面积大,50米之内的目标基本上是弹无虚发。”纪念馆讲解员说。

  雁翎队的故事一直都在

  “现在我还会经常和我孙子讲讲我们这白洋淀以前发生的故事。俺们村子以前还有好多雁翎队队员活着,后来就剩下孙革了,前几年孙革走了,村里的老雁翎队队员应该就彻底没有了。”住在大张庄村的张玉娟说,“不过他们的事儿俺们都记着呢,以后孩子们也忘不了。”

  在大张庄村,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记得孙革,“老人70年代就退休了,之后一直到处宣传雁翎队的故事,现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小时候都听他讲过课。”26岁的张彬在村里的一家羽绒加工厂做技术工,他说他对老人曾经讲过的抗战的艰苦岁月印象特别深刻。

  据孙革老人当年的回忆,在抗战期间,生活非常艰苦,敌人经常扫荡,作为雁翎队员只能藏在苇地里,几天也不能出来。没有吃的东西,他们就吃水草、菱角和莲子充饥,白洋淀里有老百姓养的鱼,但是不能吃,吃了是违反纪律的,小米变馊了,就用水漂一漂再吃。而冬天的时候,白洋淀水面结冰,为了安全他们经常需要睡在冰床子上,有乐观的雁翎队队员还说,这是“水晶为床,蓝天为被”。

  据村里人说,孙革老人当年健在的时候,最常讲的,就是1943年袭击日军运输船队的事儿。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水上交通要道,日军经常要通过白洋淀运送大批物资从此通过,1943年10月,雁翎队接到情报称日军的一个运输船队要在清晨运送一批粮食和军火经过白洋淀,船上有50名日伪军。根据这一情报,雁翎队进行了周密部署,37名队员被分为8个组,分别担任不同的任务。

  在武器对比上,雁翎队的装备远远落后于运输船队的护运武装,但是对雁翎队员而言,他们的优势就是利用对白洋淀水域的熟悉。村民说,孙革在世时曾给他们讲过,他当时是与另外两名队员组成了一个小组,目标是敌人的指挥官。伏击打响后,他们从水中攀上敌人的指挥船,迎面恰好是刚从指挥舱中出来的敌军中队长,而刚准备开枪,孙革发现自己的枪竟然卡壳了,情急之下他直接扑了过去,一口咬断了日军指挥官的左手拇指,抢下了他手中的手枪。而看到指挥官被俘,运输船队上的日伪军也纷纷投降。

  守护“嘎子”的人

  根据资料记载,雁翎队老队员孙革曾经描述的那次伏击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功劳得益于雁翎队侦察员赵波提供的信息,而这个赵波,据作家徐光耀回忆,就是家喻户晓的《小兵张嘎》中的原型人物。

  6月末的一个中午,北青报记者在白洋淀抗战纪念馆内见到了王木头,如今他是这里的名誉馆长,同时也是一名讲解员,观众多的时候他会免费讲解。因为名声在外,很多团队都会提前预约他的讲解。王木头是赵波老人的女婿,从1998年起,他便开始在白洋淀景区义务宣传起赵波的事迹了。

  王木头出生于1951年,他就是白洋淀边大张庄村的人。1964年,电影队来到他们村放映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小兵张嘎》,由于那时精神生活比较匮乏,加上电影又是讲的身边事,电影放映时,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挤到了放映电影的小广场上,王木头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便对小兵张嘎这个英雄人物产生了崇敬之情。

  “1973年我当兵回来,和爱人赵玉楼结婚,她是白洋淀边赵庄子村的人。有一次我和岳父聊天,他无意中说起自己曾经是雁翎队的侦察员,当年《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来村子里寻找雁翎队的故事,就住在我岳父家,《小兵张嘎》中的很多情节,都是根据我岳父的经历改编的。”王木头说,“后来我岳父和徐光耀老师也接触过很多次,徐光耀说,《小兵张嘎》里的嘎子就是根据我岳父为原型,又加入了其他一些雁翎队队员的故事塑造出来的。”

  王木头说,自己之所以决定宣传岳父和其他雁翎队队员的事迹,是源于1998年的一次与几名北京大学学生的对话,“当时我在村子里开了一家羽绒加工厂,但是到了夏季,就是加工厂的淡季,所以就开始想着划船搞旅游。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北京大学的学生,我划船带他们到白洋淀里玩了一整天,大学生们也很高兴,回去的途中,一个女大学生忽然说,‘这么好的白洋淀,但是却没有一点儿关于过去抗日战争时期的记忆,有点儿遗憾。’”王木头说,“当时我觉得大学生的话特别有道理,就回家和岳父商量,岳父倒是很支持我,说可以为我提供一些回忆和资料。

  后来,王木头关掉了羽绒加工厂,专心做起了关于“嘎子”原型赵波和其他雁翎队队员的宣传工作,但是因为没有收入,他的日子过得一直有些紧巴,“当年和我一起开加工厂的那批人奥迪车都开上了,我现在只是一个月工资2300元的名誉馆长和讲解员,有时候也会有点儿觉得不平衡,但是看到纪念馆门前英烈墙上那些死去的抗日英雄的名字,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才是最有价值的。”他说。

  雁翎队走出来的“嘎小子”

  “我岳父经常给我讲他们以前打仗的事儿,现在我做讲解的时候,也会给游客说起这些事。”王木头说。而《小兵张嘎》里很多的经典故事,赵波也曾经给王木头讲过。“电影里有一个片段,是嘎子和罗金宝化装成卖西瓜的老百姓,俘虏了翻译官。后来岳父告诉我,他们当年做侦察员的时候确实卖过瓜,但是卖的是甜瓜,就在日伪军的炮楼跟前,为的是给以后端掉炮楼收集情报。”王木头说,“电影里还有一个片段,是嘎子最后被敌人俘虏了,不过我岳父告诉我,当年他确实被日军追过,但是没有被俘虏,而是跳进水里游了11里,最终逃了出来,不过脚上被日军的子弹打中了。”

  王木头说,赵波当年告诉他,受伤后组织曾经安排他回到白洋淀里的一户人家养伤,那个家里有一对夫妻,他们还有一个女儿,不过比赵波大两岁,而后来,赵波认了那对夫妻做干爸干妈,他们的女儿也被赵波认为干姐姐,而这个干姐姐也就是电影《小兵张嘎》中“英子”的原型。据赵波老人当年回忆,雁翎队中的很多队员受伤后都会被组织安排进白洋淀的老百姓家,最多的时候,整个白洋淀区域有百余名共产党军队的伤病员在这里养伤。“白洋淀水域面积广,而且长满了芦苇,也便于隐蔽,所以伤病员都会送到这里,战争年代,这里就是八路军的一个重要的大后方。”王木头说。

  赵波老人生前曾经告诉过王木头,雁翎队的故事应该好好宣传,但是不要用这些英雄的故事赚钱。从1998年开始,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王木头也一直遵守着这个承诺。

  如今,白洋淀早已恢复了曾经的平静,而凡是来白洋淀的游客,都会探寻雁翎队和“嘎子”的故事,在欣赏风景的同时,80年前的那场战争也时刻提醒着他们,享受和平的时候,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和英勇的抗争。

  文并图/本报记者 付垚

  内存

  雁翎队击毙俘获敌伪军近千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雁翎队。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雁翎队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后,除掉通敌的汉奸。

  其中,由雁翎队完成的和日伪军交锋的几次比较著名的战斗有:1938年伏击敌人巡逻艇、1941年反扫荡、1943年打击敌人运输线等。而在整个抗战期间,雁翎队利用冰上水上优势,以及对白洋淀环境的熟悉,与敌人交战70余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