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光:侗寨不老美容师

发布时间:2017-06-26 22:0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11-09 | 查看:1262次

  从青年到老年,一直徒步奔走于乡间,靠着肩挑背驮默默干着“收破烂”的营生;32年如一日,凭着坚强的毅力,不离不弃地坚守这份在大多数人眼里都瞧不起的“职业”;虽然只赚个分分钱角角钱,但让侗寨时时都有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不亏。他,就是高酿镇甘洞村村民伍永光,一位可歌可敬的“山寨美容师”。

  “别让污物到处乱窜、污染寨子就行!”

  一根扁担、两个塞皮口袋便成了他的全部家当;每天孤独地游走村寨间,时不时挑回百十来斤别人丢弃的废旧、杂物,这便是他的工作。

  “听说‘收废旧、住别墅’,您老的这些年恐怕也攒了不少钱吧?”憨实的老人一点也没含糊,他拿出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30多年来的收旧事。初略看了1986年农历三月,出勤20天,每一天废旧的收购量50到100斤不等。32年累计收购废旧愈百万斤,按最低的价格估算,收入至少数十万元。见到笔者沉默,伍永光老人微笑着:“也挣不了多少,这钱进钱出的,够糊口而已。”、“只要能做到别让杂物到处乱串,污染寨子就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的内心世界多年的执着与高洁。

  据说,伍永光下定决心收废旧、清杂物,起于32年前的一把寨火。那是在1984年春节的一个晚上,忽然间,有人大喊:“失火了!失火了!大家快来救火呀!”当年正值青壮年的伍永光立即冲到现场,经大家齐心协力的扑救,虽然有惊无险,但究其起因应该是乱丢乱放乱扔烟头引起的。伍永光想,出门挣钱再多,一把大火就会把你烧到解放前。从此,他便放弃出门打工念头,自觉地充当了护村靓寨使者!走上了废旧收购路,而且,这条路,他一走就是32年。

  “只要能让村寨亮堂清爽,我就心满意足啦!”

  “现在有人夸我是‘山寨美容师’,这词我没懂,几十年过来了,只要寨子亮堂清爽,我就心满意足啦!”伍永光老人慢慢地放下肩上的扁担。“以前的肩挑背驮只是为了垃圾的恰当处理、消除安全隐患,现在道路通畅,每个村寨都有垃圾室,我每天到各村寨垃圾场边把龌龊物件清进垃圾室,为寨子清洁卫生尽一份力,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如今山村变化,伍永光的收旧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沐着深秋的骄阳,伍永光感慨地说:“寨子卫生了,蚊虫就少,有害物质就减少,人们就能更加健康舒心地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我还留有一口气,能走得动,我都会坚守我这份职业,做一个无冕‘山寨美容师’,按时行走在乡村间,监督每一个村寨的垃圾场,让每一个角落亮亮堂堂,清清爽爽。”

  收废旧也是一项工作、一项职业,它没有矮人一等,它与其它劳动一样也是光荣的!在社会化管理尚未完善的今天,伍永光担起了这份极不起眼的社会责任,一干就是一生,令人钦佩。

  “只要我还活在世上一天,这个义务活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进入本世纪,改革开放全面深入,乡村变化也日新月异。以前的羊肠小道也变成了一条条较宽的水泥路,寨头路边建起了垃圾池、回收屋,伍永光也在准备砌砖房,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地红火起。

  “老人家,现在儿孙满堂,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该颐享天年啦!”, “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我还活在世上一天,这个义务活儿我会坚持干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如今,每当人们看到固定的垃圾场上燃起熊熊大火之时,都知道是伍永光老人又在那为寨子“清污”了。

  傍晚时分,采访归来,伍永光老人又扛起扁担,手拿抓钩、塞皮口袋,走进村头寨尾、水沟边、水井旁开始了他的日常工作。我们相信,有这样一位“收旧翁”,乡村的环境定会日日新,人们的心灵也定会日日善。 (杨俊 吴国熙)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