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新农民”的返乡农民工卢国平(图)

发布时间:2009-04-22 13:34 | 来源:江西文明网 2009-04-14 16:11 | 查看:2711次

  4月13日,在全省返乡农民工创业报告会上,南昌县蒋巷镇洲头村党支书、江西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国平作题为《种田也能成就大事业》报告。(江西文明网记者 王东 摄)

  2008年,曾发誓一辈子不做农民的卢国平,却成为承包土地2万多亩、年总产值突破1.5亿元的全国个人种粮第一大户。做过大大小小生意的他,最后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恋着家乡的农民。“于是我回来了”,卢国平用平淡的话语表述自己当时的决定。其实这个决定夹杂着些许无奈,也承载卢国平的一个梦想:做新农民,在自己的家乡建设现代化农业。

  卢国平1996年曾在上海嘉定区承包一个麻袋加工厂,经济效益不错。在嘉定区农村,卢国平看到了扭转他一生的景象。那里的农村,全部实行机械化耕种,机械化收割,根本看不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我真是大开眼界。”见此情景,卢国平想到了自己老家蒋巷那些“十年九涝、三年两不收”的低洼地。“要是把上海模式带回家,我们家乡的面貌就可以彻底改变了”!

  1997年,国家实行粮食体制改革,粮食部门对麻袋的需求量锐减,麻袋生意走向低谷。卢国平带着一份失落、也带着对现代化农业的梦想,回到了家乡。在村民的信任中,他还当上了村委会干部,不久选任村支书。1998年,江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蒋巷镇黄湖圩的村民们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里留下了1018亩低洼田没有人耕种,眼看就要抛荒。卢国平决定承包这一千亩农田。当时,规模承包土地的做法在江西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卢国平对自己的选择也没把握。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横下了一条心。

  卢国平以每亩160元的价格承包了一千多亩低洼地,租期20年。同时,把做生意积蓄的30多万元钱全都拿了出来,注册了国旺实业有限公司,当起了我梦想中的现代农民。“一下地,我才知道,新农民并不好当,新式种田也不是那么容易!”卢国平当时承包的那一千亩田,基础设施很差,方圆数公里没有人烟,没有饮用水,没有电力供应,没有成型的路,连耕牛都难以行走。

  由于路不成路,第一次去承包田干活,卢国平骑的摩托车就翻倒了好几次,弄得一身泥水。找到承包田时,天已经黑下来,又下着雨,和卢国平同来的20个村民用摩托车灯照明,临时搭起三个草棚,把稻草一铺,当夜就睡在茅棚里。做饭没有井水,就从田沟里舀水,菜是从家里带来的腌菜。“在后来的创业路上,每当遇到困难,我就用创业第一天的经历来给自己打气,”就这样,卢国平开始了十年的种田创业路。

  十年来,卢国平在农业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科技是农业丰产丰收的靠山。”卢国平平时最喜欢跑农业科研院,通过引进推广农药、水稻蔬菜新品种,找到了丰产的源泉和保障。这些年来,卢国平的公司也通过探索,创造出不少新方法新技术,“一田三用”,种养结合,让一亩地的纯收入足足提高了3倍!“这都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结出的硕果。”创业第一年,卢国平将全部收益加上所有家底,购置了联合收割机、烘干机。

  2002年,国家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多种化经营,卢国平把4000亩冷水田整理成养鱼种粮的双用田,把单一的粮食生产扩大到集粮食种植、水产养殖等为一体的多种产业。2005年,党中央对农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卢国平再次抓住机遇,把承包规模增加到1.7万亩,当年就创纯收入380万元。近年来,国家全面取消了农村税费,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卢国平的土地承包规模效益逐年稳定增长。“跟着政策的步伐,我承包的土地逐步达到2万多亩,我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卢国平说。

  “土地是有感情的,投入的越多,回报的也多。”这是卢国平得出的另一个体会。承包以来,卢国平念念不忘上海田园化景象,每年都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农田建设。如今,在蒋巷镇洲头村,大家可以看到“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成框”的新景象,实现了排灌分家、旱涝保收、颗粒归仓。曾经的荒凉之地,现在成为旅游休闲的乐园。“正是有科技为依靠,有惠农政策的扶持,有科学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我才能实现梦想,”卢国平感慨地说,“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2008年卢国平的国旺公司注册资金达820万,销售收入5549万元,纯利润501.2万,被授予“国家级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等。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种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江西省十大创业先锋”、“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南昌市十佳杰出青年”等光荣称号。蒋巷镇成为全国闻名的种粮大户乡镇,现代规模化农业样板镇。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