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4-13 14:20 | 来源:2009年04月10日 中国青年报 | 查看:1578次
他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中优越的工作环境,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
他每月拿出四分之一工资收入救助贫困学生,服务区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爱心大使”
初次见到陈允广,正是午休时间。他刚下班,正准备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一些衣物送到离县城10公里远的种羊场小学。这些衣物都是好心人捐给贫困学生的。
车内的陈允广情绪很低沉,在汽车途经家门口时,他匆匆地回家看了一下正在生病的儿子。
“一岁儿子病了,昨天哭闹到半夜,现在好多了,我妻子在家照看着。”回到车上的陈允广情绪好了很多,说话的语速明显加快。
今年28岁的陈允广,2003年7月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来到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种羊场从事秘书工作。
“羊肉焖面的味道太膻了。”5年前,刚到种羊场吃的第一顿饭给这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顿饭,陈允广吃得有些难受,为此他吃了几天的方便面。
谈到目的地——种羊场小学,陈允广打开了话匣子。
“建校40多年的种羊场小学,学生从没穿过校服。”陈允广说,经过他多次联系,智联招聘公司北京总部的近千名职工捐助3万元,为达茂旗种羊场小学的学生购买校服、桌椅,并翻修了教室。
“社会上还是好心人多。”正在陈允广与种羊场小学校长交接捐赠的衣物时,办公室内跑进几名脸色微红、呼吸急促的学生,围着他喊哥哥。
“老师表扬我了。”一个小女孩害羞地对他说。
种羊场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农牧民和外来农民工的子女,家里都不富裕,却很懂事。得知陈允广来了,孩子们利用下课的时间来看他。
“看到他们那清澈淳朴的眼神,你会忍不住想帮助他们。”
2004年年初,当在牧区体验生活的陈允广偶然得知乌克忽洞镇中学朱利斌要辍学在家时,他将身上仅有的200多元钱全都给了朱利斌,并与其结成帮扶对子。
“他是我哥,亲哥。”朱利斌说。
在后来的日子里,陈允广开始利用节假日走访农牧区贫困学生家庭,并且资助了21名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
一次家访时,他遇到了生平最大的一次沙尘暴。扬沙敲打在三轮车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回来时天都黑了。“我在面食馆找到他时,他正在大口地吃着面条,全身是土,脸上黑一块白一块就像个泥猴子。”乌克忽洞镇中学校长胡宝山说。
乌克忽洞镇中学有许多孩子都是带着弟弟妹妹来上学的。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或重病在家,这些人家没有太多的收入,只能是较年长的孩子照顾较小的。
虽然每个月的生活补贴只有600元,却大多被陈允广用来资助学生。可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2004年8月,陈允广自费来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设在北京的办事机构说明情况。焦急等待了一年后,21名贫困学生的4200元资助款汇来了。
“他不是支教的,却为孩子们能完成学业忙碌着,他是个好后生。”谈起陈允广,胡宝山的话语中充满了钦佩。
让陈允广欣慰的是,他的爱心在孩子们身上传递,很多学生开展了“给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做一件事”等活动。
现在已经扎根在达茂旗并结婚生子的陈允广,依然从每个月1480元的微薄工资中拿出4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各项活动经费。
陈允广是家中独子,想起远在山东农村的父母,他的眼圈红了。“我扎根在内蒙古,我父母从没埋怨过。”
已经3年没回过山东老家的他,却两次自掏费用8000多元去北京、上海,为120名贫困学生募集资助款67400元。
“他是全旗有名的爱心大使。”团达茂旗委副书记徐利敏说,陈允广并不寂寞,在达茂旗服务过的176名大学生志愿者,中途没有一人退出,并且有28人扎根在达茂旗。陈允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008年1月,陈允广被评为包头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同时,他被达茂旗旗委推选为全旗优秀共产党员典型。
在记者离开时,陈允广正忙着把贫困学生的资料发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网站上,寻求好心人帮助。他对记者说:“对于一名志愿者来说,无论你想做的工作是什么,你都能在自己服务的地区实现,关键在于你是否带着服务的意识来到西部。”
(责任编辑:吴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