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复兴后期到当代的西方建筑风格欣赏(5图)

发布时间:2017-04-30 20:45 |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8日 13版 | 查看:1146次

——西方历代建筑风格欣赏之二

  作者:叶廷芳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28日 13版)

  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式(从左至右:希腊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混合式柱式),被广泛应用于古典主义建筑中。柱式结构从上至下为: 1.檐口 2.檐壁 3.额枋 4.柱头 5.柱身 6.柱础 

  古典主义建筑:大英博物馆

  巴洛克建筑:德国茨温格宫局部

  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之作:德国包豪斯教学楼

  后现代主义建筑:德国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后期,属于这个时代的建筑美学思潮开始消退,其创造性能量开始分化,向两个方向发展或延伸。一个方向似乎是“叛离”的方向,后来被称为“巴洛克”的方向,17世纪以后形成“巴洛克”风尚。另一个则是古典主义方向。“巴洛克”一词始于葡萄牙语barroco,即“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不规则”“怪异”是对这种风格的贬义形容。这是一股几乎涉及所有文化艺术领域的审美风尚,首先兴起于精神比较奔放的南欧与中欧,以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等国为盛,后波及俄罗斯、拉美一带。古典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法国对这股潮流是抵制的,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侵染。

  巴洛克不遵循文艺复兴的“理性”原则,而强调个性的张扬。它在美学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动势。为此建筑师喜欢运用曲线造型、曲体穿插和涡旋形立柱等手段,装饰性绘画也采用相应的风格;其二是追求空间的开阔和视线的畅达;其三,追求华丽,为此装饰成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追求综合的艺术效果,与第三点有关,即把多种艺术门类诸如雕刻、雕塑、绘画、壁画等,或者作为装饰,或者作为陪衬,恰到好处地布设在建筑内外,琳琅满目;其五,追求戏剧性效果,即从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出发,通过强烈的甚至是反差性对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中透露出一种谐谑的、令人惊异的甚或冷嘲热讽的审美情趣。

  巴洛克的重要建筑多见之于教堂建筑。早期的巴洛克建筑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其代表作是罗马的耶稣会教堂,它使用双柱和不同形状的山花以及顶部两侧的双涡旋,背离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巴洛克盛期的大型建筑代表作当推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它由左右两排弧形柱廊合成一个直径198米的巨大椭圆形。广场中间竖立着一座25.5米高的整石方尖碑,碑的左右各有一座喷泉,柱廊顶部的女儿墙上排列着96尊圣徒和殉难者雕像。广场由一段台阶过渡到圣彼得大教堂,使二者成为一体。这样就造成一种宗教意象:上帝站在台阶上拥抱他的圣男圣女们。这是技术与艺术、宗教与美学的绝妙结合,是巴洛克时代最杰出的建筑师兼雕塑家贝尔尼尼的旷世杰作。难怪当年歌德沿着广场两排壮丽的柱廊漫步的时候,觉得“仿佛在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

  意大利以外的巴洛克建筑一般要晚于意大利半个世纪,比较典型的多在德奥地区,主要表现在宫廷和宗教建筑。德国最重要的巴洛克建筑是宫廷建筑,首推被称为“万宫之宫”的维尔茨堡宫。它建于1729年至1744年,由建筑师E·诺伊曼会同意大利、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各类艺术家共同协作设计而成。它是凹字形平面造型,由一座主殿、两个翼殿以及一座花园组成。主殿中心三层,左右配殿二层。中心包括大厅和教堂;前者装饰金碧辉煌,后者更华丽非凡,其波浪形立柱、曲面、曲线完全是非理性的组合。楼梯间宏大的天顶绘画系威尼斯画派画家提坡埃罗的罕见杰作。

  德国另一座巴洛克杰作位于易北河岸艺术名城德累斯顿,叫茨温格宫。其最精彩的一笔是所谓“王冠大门”,是由古希腊粗重的多立克柱式元素加上巴洛克华丽雕饰以及洛可可偏爱的蔚蓝色色调,表现出巴洛克的鲜明特征。它也因此成了洛可可建筑的先兆。

  奥地利的巴洛克代表作至少也有两处,即维也纳的圣卡尔教堂和多瑙河畔的梅尔克修道院。前者以标有螺旋形浮雕的柱塔、椭圆形的中堂与穹顶以及丰富的、动势强烈的壁画与雕塑,标示出它鲜明的巴洛克风格。后者内部的豪华装饰和丰富壁画以及穹顶和塔顶的造型特征等,都使这座宗教建筑成为巴洛克建筑的宝贵遗产。

  巴洛克建筑之风吹到东欧和西欧已是18世纪中期,出现了俄国圣彼得堡的冬宫与英国的霍华德城堡和圣保罗大教堂等巴洛克建筑,但不久都被改成了巴洛克与局部古典主义的混合体。巴洛克的“青壮年”时期大约持续了一个世纪,即17世纪,此后就开始式微了,它演变成一种叫“洛可可”的风格。它不像巴洛克那样粗犷有力,而是倾向柔弱;线条比较纤细,习惯用弧角,爱好蔚蓝色和粉红色,亦喜装饰,但过于繁复。它最优秀的代表作是德国波茨坦的“无忧宫”,这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遗产,是唯一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洛可可建筑。

  自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在古典主义占统治地位期间,几乎所有的欧洲艺术史家都认为巴洛克艺术包括建筑违背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因而不予肯定。直到1886年终于有一位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挺身而出,说:我经过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深入研究,认为恰恰是巴洛克继承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创造精神”。可谓一语中的,振聋发聩!它为巴洛克的历史地位正了名,并为其在20世纪的复兴揭开了序幕。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古典主义建筑兴起于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其尾声直到20世纪30年代。第一阶段的思潮持续了一百来年,这一时期主要强调继承文艺复兴诸经典建筑师们的理念和理论,如阿尔柏蒂、维尼奥拉,尤其是帕拉提奥。他们从“唯理性”出发,认为建筑和一切艺术均须有像数学一样明确的规则和规范。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家布隆代尔认为“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古典柱式给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规则”。这是古典主义建筑纲领性的指南。因此古典主义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均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强调轴线,讲究对称、谐调、比例以及主从关系,注重端庄等。温克尔曼所说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似乎是古典主义者的最高美学追求。

  巴洛克的兴盛依赖于教会势力的强盛,所以其最辉煌的建筑多见之于教堂;古典主义的繁荣则由于王权势力的扩张,因为古典主义强调的理性、秩序、规范等等正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古典主义的建筑多见之于王宫、剧院、银行、交易所等权、钱显赫部门。法国的王权在欧洲大陆是比较突出的。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巴洛克最热闹的时期,正值法国路易十四国王当朝时期。路易十四是欧洲最煊赫的统治者,自称“太阳王”,而且在位长达72年。他爱好文艺和建筑,亲自参与和钦定各文艺领域具体条规的制订,所以法国成了古典主义的大本营。卢浮宫的改建拒绝了贝尔尼尼的设计方案,其东立面也就成了古典主义建筑典型的一例。巴黎的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亲自主持建造的,古典主义无疑是它的主要格调。但这位王者毕竟还是经不住巴洛克这位“妖女”的诱惑,让人塞进了不少巴洛克的东西——作为王宫亮点的那座华丽镜廊是姓“巴洛克”的,其庞大的后花园也离开了几何结构原则而吸收了巴洛克元素。

  约一个世纪以后,随着对古希腊罗马建筑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古典主义者获得了更丰富的实物依据,重新强调尊重古典的原创性,于是兴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的思潮。在坚持理性原则、坚持柱廊法式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材质,把古典形制的建筑建得更精致、更漂亮,从而使建筑更具古典神韵。如巴黎万神庙,其柱廊、山花都是古典样式的,但它把中间那个鼓座加高了,这就使整个建筑更秀气、更精神了。后来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大厦步了它的后尘,取得不俗的效果。巴黎的雄狮凯旋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等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经过在欧洲两百年的发展,把古典美推进到极致,这是它的历史贡献。但它把这种美的形态和法则当作永恒不变的金科玉律而加以垄断,使之僵化,这就有悖人类的创造天性了,此后一场浪漫主义的飓风,把它吹袭得摇摇欲坠。

  浪漫主义建筑风格

  古典主义曾建立了艺术学院,以规范和捍卫它的美学原则,故人们曾以“学院派”为荣。但正如席勒所说,“理性要求统一,自然要求多样”,所以古典主义的绝对化必然引起反弹。事实上,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起,这股反弹的思潮就开始萌动,这就是波及各个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者崇尚自然,厌恶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爱好奇想,追求神秘和异国情调,所以中世纪的哥特建筑引起他们的怀念。当然他们并不是要像古典主义者那样严格将前人的风格当作楷模,而是吸收哥特建筑的某些要素,比如峭拔的造型、直插云天的气势等。19世纪中后期,浪漫主义声势扩大,形成一股追慕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潮流,出现了不少带有这种建筑符号的官府、学校和教堂等建筑。

  由于英国是整个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所以浪漫主义建筑主要流行于英国及至盎格鲁-撒克逊地区。位于伦敦的英国国会大厦是浪漫主义风格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其次是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塔桥。教堂建筑有伦敦的圣吉尔斯大教堂,学校建筑首推美国耶鲁大学的古堡式校园建筑,特别是其图书馆和法学院堪称典型。浪漫主义在欧洲大陆的中心是德国。德国的中世纪城堡本来就多,而且德国的浪漫派文学有浓重的中世纪情结,所以建筑中也表现出这股复兴思潮。近年来名声大振的那座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新天鹅石堡和柏林市中心那座毁于二战炮火的哥特式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在19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由于多种建筑语言和美学元素的参照,就孕育了折衷主义的建筑思潮,出现了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这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和撷取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的美。

  折衷主义建筑在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主要阵地。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折衷主义建筑最典型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当时欧洲各国建筑有较大影响。巴黎的圣心教堂,它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出拜占庭建筑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科林斯柱廊和古希腊晚期的祭坛形制;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的建筑样式则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显然,折衷主义建筑缺乏自己的美学标记,所以很难留下时代遗产。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发轫于19世纪中期,一个世纪以后又发展为“后现代主义”,至今余波未歇。这一历久不衰的思潮波涌是一次思想革命运动,也是一次美学革命运动。它不仅涉及哲学、人文科学,更席卷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艺术。

  这股思潮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必然性,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欧洲王朝倾覆所引起的思想解放及人的审美意识的变迁。工业化的出现带来了崭新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铁等。同时,科学的发展导致了诸如“结构力学”等相关技术理论的更新。从美学方面看,当时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倾向以及历史建筑,特别是洛可可的堆积式的装饰风尚使人厌倦。再从功能方面看,随着神权的削弱、君权的失势与资产阶级的兴起,教堂建筑、宫廷建筑、贵族官邸等建筑不得不让位于商业建筑、金融建筑、工矿建筑、文化教育建筑等等。于是,一股既意味着美学革命又包含着技术创新追求的思潮开始涌动。如果说1851年英国为首次世博会建造的玻璃“水晶宫”是它的最早标志,那么1884年以流派形式在布鲁塞尔出现的“新艺术运动”,则意味着这股思潮已经以运动的形式开始崛起了。

  现代主义建筑结构更复杂也更科学,但在美学上的要求却是去繁从简。当时甚至有人发出“装饰是罪恶”的责难。与之相呼应,“少即是多”的口号也随之而生。所以,现代建筑的造型在兴起阶段都要求与功能紧密结合,顺应抽象美的时代大趋势,追求一种简洁而符合形象逻辑性的美:平顶、洁面,采用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不要装饰性的线脚甚至浮雕,尽量吸收视觉艺术的新式美等等。现代主义风格在高潮时期的中坚流派是以格罗皮乌斯为代表的德国“包豪斯学派”。格罗皮乌斯是个既面向大众又不降低美学追求的建筑大师,他主张功能、技术、艺术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他主持的包豪斯建筑学院集中了多位世界级艺术家。他的建筑设计新颖、漂亮,艺术含量很高,多件建筑设计都成为经典之作,如德国法古斯鞋楦厂、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乃至他本人的私人住宅等,尤其是其设计的包豪斯建筑学院的教学楼堪称现代建筑的典范和奠基者,已成为现代建筑中最年轻的三项“世界遗产”之一。

  现代主义建筑公认的代表者有四位,除格罗皮乌斯外,还有德国的密斯·凡·德罗、法国的勒·柯布西埃和美国的赖特。

  密斯·凡·德罗就是“少即是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句话体现在设计上就是精巧的框架结构和“流动的空间”,即用轻便的建筑材料分割室内空间,根据需要随时变换;抛弃作为承重功能的砖墙,代之以玻璃这一新材料。他以檐口深挑的手法减轻传统建筑的沉重感,并让骨架外露。在此,他的设计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某些相通之处。

  勒·柯布西埃,瑞士裔法籍建筑师,其名言是“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他自学成才,还成了诗人和画家,后来与格罗皮乌斯等人一样具有面向大众的社会担当精神。他的艺术想象力丰富、思想先锋,他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独具个性。他的小型建筑设计一般都有底层的独立支柱、屋顶花园、横向长窗、自由立面等特点。最完整体现其设计特色的是萨沃伊别墅。除闻名遐迩的法国朗香教堂外,他还有不少传世名作。他的理论代表作《走向新建筑》也影响巨大。

  赖特,美国建筑师,还是有哲学见解的作家,1918年曾来过中国。其建筑设计带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他的建筑作品四分之三都是住宅建筑,既面向下层居民紧迫的居住问题,又高度重视与自然环境和美学的结合。他的艺术杰作“流水别墅”,在一块最宽处不足12平方米的山体上背崖临溪,惊险而又安稳,是作者“有机建筑”之典范。赖特的公共建筑设计的代表作当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远看像个倒立的弹簧形巨型雕塑,富有韵律感。各展厅盘旋而上至六层,参观者可自上而下沿挑廊游动,走完130米路程后落脚在中庭休憩。

  除以上四位经典大师外,如果还有第五位他们的同时代人值得一提的话,那就非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莫属了。他是人情化、地域化建筑的提倡者,也是城市规划和家具设计大师。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思潮从发轫到高潮再到退潮恰好一个世纪,但那股推动它的能量并没有消歇,而是转型为一股新的思潮继续往前运动了。这个交替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创并引领现代主义潮流的那一代杰出精英已是强弩之末的时候,新的一代正血气方刚。由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的变迁大大加快,他们已不愿步前辈的后尘,相反,觉得前辈那种审美风范令他们厌倦。须知,后现代建筑的举旗人物文丘里早在学生时代就向声誉正隆的、曾提出“少即是多”的大师密斯·凡·德罗发出挑战了,宣称“少是乏味”。后来他的追随者们都认为,现代主义同行们将千百年来的建筑装饰风尚一撸到底,赤裸裸的钢筋水泥让人感到冷冰冰,丧失了人性化,因此他们要在建筑设计中寻回传统建筑中那些被现代主义建筑丢掉的东西,尽量加入某些传统建筑的元素或符号,以使居住者留住传统的温馨记忆。

  “后现代”建筑拥有一批有实力的理论家,他们互相补充,彼此丰富。美国的文丘里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其早期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1966)很有代表性,他宣称:“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烩,而不要清清爽爽;宁愿要歪曲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宁愿要暧昧模糊,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而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趣味’……”和其他文学艺术门类的“后现代”思维一样,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本体的所有固定要素,另起炉灶。其他理论家如菲利普·约翰逊和查尔斯·詹克斯都有较大的影响。后现代建筑创作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斯特林的建筑代表作是德国斯图加特的国家美术馆。它将新旧各种建筑符号和元素杂烩于一锅,从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到当代的波普艺术无所不包。但其最突出的视觉冲击力是那动势极强的、向后倾斜扭曲的翠绿色玻璃幕墙与造型规整的、焕发着花岗石的柔和色调的古典立面并置在一起。而这正是欧洲17世纪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对峙的写照,是对一种嘻嘻哈哈与一本正经互相组合的“滑稽模仿”。这其实是一种巴洛克手法,具有诙谐幽默的审美情趣。此外,整个建筑色调明快、线条流畅,具有一种形式美的效果,1984年竣工以来获得广泛好评。1982年,斯特林荣获国际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茨克奖。

  盖里是美籍犹太建筑师,其代表作是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它坐落于毕尔鲍厄市的一条河边,设计者使用许多贴了钛合金的不规则双曲面,组合成一座正昂首疾驶的船形意象。作者舍弃几何肌理,曲面滚动起伏,充满张力。阳光经由玻璃天窗射入中庭,经过钛金属的反射作用,营造出一派“将帽子扔向天空的一声欢呼”的欢乐氛围。这座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它见证了这位建筑师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为“后现代”建筑争得了很高荣誉。

  此外,有几个特例须说明一下,即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米拉公寓和圣家族教堂以及丹麦建筑师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高迪的两件天才建筑均产生于现代主义前期(米拉公寓竣工于1912年;圣家族教堂始建于1883年,迄今未竣),属于“超现代”建筑,亦可归入超前的“后现代”范畴。悉尼歌剧院设计于1957年,竣工于1974年,属于“后现代”早期杰作。关于这几项建筑物的划时代成就,笔者在《中外建筑二美说》一文中已有论述(见《光明日报》2012年11月30日《文荟·专题》版),此不赘述。这里只想指出一点,即这几座建筑加上前述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学院教学楼,新世纪以来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一列入“世界遗产”。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人类建筑智慧的这些现代成果是充分肯定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