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老红军张绪日记背后的故事(图)

发布时间:2009-04-04 01:38 | 来源:腾讯网 2009年03月30日20:10 | 查看:2055次

  新华网武汉3月30日电(记者孙茂庆)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广州军区空军“老战士报告团”原团长张绪病逝后,留下了57本日记。

  晚霞如火为党唱,甘献余热正风气。翻开这一本本厚厚的日记,通过知情人的讲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关于子女:“不能因家里的事破坏了党性原则”

  日记摘选一(1979年11月):四个孩子都当上了解放军,只不过大儿子小军已经复员,又当了工人。目前,在对孩子们的教育培养上,也有许多不同的态度,自己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想法,但总的还是能正确对待,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不良影响,同时也赢得了同志们的好评。

  知情者说(“老战士报告团”成员毛兰成):张绪深爱自己的子女,但又认为他们应该“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张绪的大儿子是一名工程兵,打了7年的山洞;二儿子当了4年装甲兵,三儿子是一名汽车兵,老四在空军部队。儿子们所在部队的领导有不少是张绪的老战友、老部下,可他从未为孩子进步的事开过口。最终,3个儿子先后退伍,只有老四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军校。

  日记摘选二(1990年6月20日):最近黄兆郯、冯新春、李思玺同志要求帮助转业问题,赵万明同志的儿子复员回来安排工作问题,不管能否解决问题,也要尽力而为。为此,6月9日,接连跑了几个地方,到商委去的时候,在楼梯上摔了一跤,好在还没有摔得很严重,自己又主动站起来了。几天后,总感觉有点不适,不过,没有关系,为了同志,就是伤一点也在所不惜。

  知情者说(张绪的孙女张思思):爷爷愿意为别人家的事帮忙,却从不为自家人的事情向组织求情,他总是说:“不能因为家里的事破坏了党性原则,儿女们的事业要靠自己去闯。”

  知情者说(张绪的大儿子张小军):父亲一辈子都是这样做、这样要求的,父亲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对我们是一种震慑,我们自然而然也不会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

  关于作报告:“要让红旗飘万代,必须关心下一代”

  日记摘选三(1992年1月3日):要让红旗飘万代,必须关心下一代。这是我们报告团同志们的共同心声。我们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别的事情已经比较困难,但为了下一代的工作,还是可以进行的。

  知情者说(“老战士报告团”现任团长袁升科):老团长在世时常说:“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要力所能及地为党做些工作。”我举一个感人的例子:那是2008年1月8日,报告团到武汉卓刀泉中学作报告,重病在身的他坚持参加。他在师生们的搀扶下,才走进二楼的报告厅。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报告会。第二天,他就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从此再没从病床上起来。

  日记摘选四(2006年6月9日):我们老战士报告团一行5人于6月9日上午前往导弹某营,看望基层部队官兵。先在营部召开了座谈会,然后观看他们的训练。当时天气比较热,战士们刻苦训练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离休以后的20多年时间里到部队去的太少了,以后我们应该常下来走走,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很有必要。

  知情者说(“老战士报告团”成员阎其维):从2005年开始,张绪的身体越来越差,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等多种疾病缠身,但只要是党有召唤、社会有需要、部队有安排、地方有邀请,再远的距离他都冲锋在前。一次,广州军区空军部队特招的160名地方大学生在广西柳州集训,邀请他去作场报告。在此之前,他因长途跋涉作报告导致肠道出血,可他想到这些大学生将来都是部队的栋梁和一线带兵人,依然接受了邀请。

  关于党性:“离休不离志,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日记摘抄之五(1984年2月15日):我们虽已离休,但共产党员永远不能离休。我常说,为党为人民可以默默贡献一点余热和余光,但对违背党的原则、危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还应该敢说敢讲,表明自己一个共产党员的原则、观点和态度。

  知情者说(“老战士报告团”成员毛兰成):老团长性子太直,说话不会“拐弯”,不圆滑。一次作报告时,他讲着讲着,就讲起了干休所门岗盘查太严,不光老干部进出不方便,也隔绝了与群众的联系。坐在下面的一些领导和机关干部,都被讲得快坐不住了。作完报告,我劝他:“有些话要看什么场合,该讲的讲,不该讲的就不要说了。”他却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说:“我就是要讲,就是要他们知道。”

  日记摘抄之六(1984年10月20日):经常告诫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离休不离志,共产主义尚未实现,要发挥自己的余热,做有益于人民的事。特殊材料的共产党人,宁愿在工作中倒下,不愿在幸福生活中等死!

  知情者说(“老战士报告团”现任团长袁升科):2005年6月,已经84岁高龄的张绪应邀到空军某部作报告。为了赶时间,数百公里的路途,他整整坐了6个多小时的硬座。过度劳累使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一回到家就因肠道大出血住进医院,输血800毫升才转危为安。我认为,他就是一个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共产党人,是一部厚重的党史与人生的教科书。

  关于责任:“只要我的心在跳动,就应尽到这点责任”

  日记摘抄之七(1996年11月):从9月到11月份,报告团活动较多,足迹遍及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经济管理学校、中国轻工总会、武汉设计院、纺织工学院、黄鹤楼小学、孝感轻工学校等军内外单位。我们知道报告团不一定能发挥多大作用,但我们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站出来,理直气壮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旗帜鲜明地对官兵,特别是给我们的下一代,讲讲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可能会有一点难度,但再难也要做下去,只要我的心在跳动,就应尽到这点责任。

  知情者说(“老战士报告团”成员毛兰成):报告团成立之初,张绪就定下了规矩:“不求索取、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搞吃请、不提个人要求。”这么多年,报告团在全国各地作报告2700余场,他一直带头坚持。一次,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请他作报告后,拿出1000元的讲课费,诚恳地请他收下。可他态度坚决地说:“我们报告团是义务作报告,从不收任何讲课费。”

  日记摘抄之八(1987年8月1日):今年八一是我军诞生的60周年,同时我们“老战士报告团”也掀起了今年第二次活动的高潮。这次根据安排,在军队内部开展了我军光荣传统教育,我们一共10个人,都担负了任务。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各单位都很重视,热情接待,可是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何,报告能否达到目的,还须由群众审议,但不管怎样,应勇于承担报告责任,作为一个老兵,不能推脱。

  知情者说(张绪的四儿子张佑军):这么多年,父亲都是这样坚持承担起作报告的责任。2007年深秋,父亲身体极度虚弱,仍坚持参加报告会。一天下午有报告会,计划2点出发。中午简单吃完饭,他就回书房了。眼看时间快到了,我推开书房的纱门一看:父亲躬背坐在椅子上,拐杖支在两腿中间,双手叠握在一起压住杖头睡着了。醒来后,他说:“我老啦,现在穿衣服的动作都慢很多,下午要去作报告,这样睡会儿省事。”

  关于生日:“为党的生日干杯”

  日记摘抄之九(1984年7月1日):今天是我党63周年纪念日,也是我离休后的第二个党日。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干部、老党员,要按共产党员的标准,在有生之年,发挥自己的余热,像蜡烛那样,燃烧着自己,像蚕那样吐到最后一根丝。

  知情者说(张绪的大儿子张小军):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7月1日是父亲的生日。每年这一天,父亲总是先举杯对家人提议“为党的生日干杯”,然后才会接受家人的祝福。没想到,父亲去世后,我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才发现,他真正的生日是5月。

  知情者说(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孙超):我至今还保留着张老追悼会上的小白花。我被张老彻底震撼了,张老为了新中国建立流血流汗,死后还要把遗体无偿献出去。他是一个赤诚的共产党员?什么叫一个纯粹的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我从张老这里找到了答案。他用捐献遗体作了人生中最壮丽的一场报告。

(责任编辑: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