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增同志事迹简介(图)

发布时间:2009-03-06 01:06 | 来源:银河网 2006-10-10 03:54:51 | 查看:1674次

  张家增,男,汉族,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邯郸县兼庄乡东辛庄村村民。

  张家增几十年如一日为老百姓修桥补路,为相逢陌路的人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为部队以及光荣院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家境并不宽裕的他,仅靠微薄的退休金和阉猪得来的收入,做好事3000多件,累计付出十多万元。

  他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将自己的生命镶嵌在平凡与崇高的追求之中。今年65岁的张家增,有一手阉猪的手艺,由于阉猪经常要走村串寨,老张只要看到哪儿的路不好走了,便总要停下来,从老乡家里借来铁锹、土筐进行平整,一时干不了的就盘算着如何尽自己所能修复好。邯郸县兼庄与汉霸庄之间有条路,当地村民浇地时党在路上挖沟。老张看到后就买来水泥管铺在路下,使人们再不用因浇地挖沟而抱怨路难走了。老张还利用自家盖新房之际,雇车把废土拉来填平路上的坑坑洼洼,当地百姓把这条路亲切地称为“雷锋路”。

  邯郸县南堡崔村村西的一座小桥建于1964年,是连接周围几个村的交通要道,由于年久失修,多次发生事故,一到农忙时节,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老张与老伴商量要出资修好这座小桥。老伴说:“修桥我不反对,你2月份给驻军买猪仔花了三四千元,3月份又人军属买香椿树花了一千元,现在家里只有120元钱,小三又买上要结婚了,昨办?”老张说:“小三不是准备买电视机吗?先把那1500元拿来,我阉猪再挣点就差不多了。”老伴一扣急了:“亏你想得出!小三结婚咱连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买,现在你又拿人家的钱去修桥,那不行。”老张动身去找亲家商量此事。亲家为老张感动了,他说:“小三的电视机我买,你拿那钱修桥吧!”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家增做了三十多年的好事,他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张家增在火车站正对正约500米处的和平路黄金地段有一处老宅。多次有人找他愿出25万元买下经商,老张坚决回绝:“那不行,邯郸是双拥模范城,又在京广线上,过往军人很多,俺要把它建成招待所,免费接待过往军人。”

  1998年7月,老张把家里的钱都倒腾出来,又动员老伴从娘家借了3万元,并找到在建筑行业当包工头的内弟帮忙,盖起了一栋两层小楼,墙上工工整整砌着5个大字:拥军招待所。从此,夜幕中的火车站多了一位接站的老人,他手中的牌子上赫然写明:现役军人,一律免费。招待所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彩电、直拨电话、电扇、音响,还陈设着各种革命教育书报的阅览室,便过往军人在舒适休息的同时,还可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几十年来,张家增自费印制了大量的以“爱国拥军”、“尊师重教”、“学习雷锋”等为内容的宣传品,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散发到哪里。

  2000年,他自费办了三个展览馆:一是邯郸人近代生活展。他收藏了从种棉花到收割、轧花、弹花、纺花、织布等各种传统的纺织工具。二是重要文献图书馆。馆中收藏有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邓小平同志重要文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重要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的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两个务必、荣辱观等宣传资料。三是报纸馆。收藏有古报、名报、重要新闻,并按照党的历史发展和系列的报道。三个展览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参观达3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每逢重大纪念日,他都上街宣传。香港回归时,他制作了香港历史发展的宣传车,编制了一个“香港回归”倒计时挂历,同时还设计雕刻了一尊刻有“不忘昔日国耻,扬我中华国威”的石碑,作为纪念。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建党八十五周年,他作了八十套展板。他还制作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宣传板。为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他花费8000多元制作了50套宣传板,印发了4万张宣传单,制作4800条印有“爱八荣恨八耻”的精致手帕,免费发放。他还在全市三十多所学校任德育教员,义务为学生讲课达2000作场。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