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之耻到南京之痛 中国需要悲剧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7-03-14 20:44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4-08-11 10:27 | 查看:1068次

  人民网大连8月11日电 (郑青亭)“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20年,南京大屠杀距今也已经有77年。如果说,甲午海战是一场军耻,那么,南京大屠杀就是一场国耻。”在“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人们应当在对历史的解读中学习历史,在反思中传承历史文化。

  苦难史有巨大文化价值 需要重温悲剧文化

  甲午战争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属于中华民族不该忘记的血泪史,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国家不强,老百姓的生命就没有保障;国防不强,就可能导致民族的灾难。”在朱成山看来,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落后,“先进的文化创造先进制度,落后的文化带来落后制度。近代中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缺少文化创新,所以落后挨打。”

  进入21世纪,中国早已不是任凭列强宰割的软弱羔羊,而是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大国。如今还有必要重提那段屈辱的历史吗?实际上,很多经历过二战的国家对这些苦难记忆都十分重视,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美国将珍珠港的亚利桑那纪念馆直接交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管辖,战后一直国家出资保护和利用;波兰早在1947年就把奥斯维辛、马伊达内克等5个集中营开辟为国家级博物馆,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把它们保护起来,至今仍然不变。

  “苦难史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朱成山说,“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文化排斥悲剧文化,喜好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但事实上,悲剧往往可以给予人向上的力量。”在他看来,应该从文化层面解读甲午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史:

  首先,人类警示文化。2005年9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朱成山负责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办展。展览的主题开始叫“民族的灾难”,但在多方讨论之下,最终改为“人类的浩劫”。后来,这一名称成为了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陈列的用名。这一次办展经历让朱成山深刻地意识到,“甲午战争与南京大屠杀不仅对中国人民意义重大,对整个人类都有普遍的警示意义——人类不应该付诸屠杀、暴力、血腥和恐怖。”

  其次,和平教育文化。“不论是甲午战争还是南京大屠杀,历史永远翻过了那惨痛的一页。我们今天展示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历史去展示历史,而是为了现在和将来和平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和谐的世界,各民族之间应该不要付诸武力,而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相处。”

  国家公祭日具有重要的战略考量

  今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的12月13日,中国将在历史上首次举行国家公祭日,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它要悼念的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惨案中死难的30多万同胞,也包括甲午战争期间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中国人。”朱成山说,“它和7月7日、9月3日、9月18日等特殊的日子一道,已经载入了国家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表明一个国家对历史的认知趋向成熟。”

  朱成山表示,每年举行国家公祭已经是一项立法决定,展现了一种国家意志,也是一种战略考量。在重大事件发生地进行国家公祭,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如奥斯维辛、法国诺班底、美国珍珠港以及9·11恐怖袭击发生地等。这不仅是尊重死难者生命价值的体现,也是凝聚国人爱国意识的举措。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