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12 12:02 | 来源:扬子晚报 2017-03-11 A9版 | 查看:1585次
陶明甫老人。 贺采灵 摄
在《朗读者》中,濮存昕讲述:其年少时患有腿疾,在灰暗的少年时光,他遇到了医生荣国威——助他扔掉拐杖,让他重拾自信。对于这样一位改变了自己命运轨迹的恩人,濮存昕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深深致谢。最近,南京一位90岁老人则给当年救治他的医生写下一首诗。44年前医生的救命之恩,老人一直铭记在心。
通讯员 师佳 郁秋润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感谢省人民医院
(七律)
四十五年欣再生,
群英德术蕴乾坤。
丹心风险全民健,
妙手挽回万木春。
指导基层援国际,
创新科学领鹏程。
扶伤救死真天使,
碑镌钟山盛世恩。
陶明甫老人的回忆
44年前的救命恩情一刻也没忘
陶明甫老人的“谢恩诗”写在一封感谢信里。他如今住在南医大一附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病房。信中他要感谢的人包括,44年前救治过他的南京医科大学的房士琦教授、李清泉教授和李麟荪教授等人,以及今天依然在关心照料着他的医护人员们。
当年三位专家细致检查,老人被确诊贲门癌
陶明甫,淮安人,曾参加过革命。45年前的1972年,他发现自己吞咽费力。1973年3月,他先后在几家医院做了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但症状又极像癌症。在南医大一附院,房士琦教授负责陶老的治疗,他为了明确诊断结果,打算开胸做病理检查。但此时,陶老的病情又稍有好转。房士琦非常犹豫——如果不是癌症,开胸对病人是一种创伤。
1973年5月2日,一附院的李麟荪教授陪同陶老去南京军区总医院做透视检查。当晚透视结果又被送到放射科主任冯亮那儿(冯亮教授现今被称为“新中国医学影像事业的先驱”),冯亮当下确诊为贲门癌,近晚期,需要立即做手术。
1973年5月7日,房士琦和李清泉两位为陶明甫手术,切除的肿瘤如鸭蛋般大小。
术后一周脱离危险,医生抱拳作揖连说“恭喜”
“当时医生考虑到我食管下段括约肌被切除后,胃蠕动过程中胃内容物易返入食道,而不容易流入小肠中,还特意做了幽门成形术。”陶老对这场手术记忆犹新,“早上8点开始的手术,下午1点半结束。”
手术很顺利,但这并不代表就脱离危险。由于食管的结构性质,吻合口处易破裂,难愈合,从而导致漏出食物,感染心脏也是常有的事。房士琦非常有心,每天都来病房里给陶老仔细检查,确保吻合口不出问题,这让陶明甫很是感动。难熬的第一周过去了,房士琦来到陶明甫病床前,双手抱拳作揖,连说数声:“恭喜!”脱离危险期了。
术后16天,陶明甫出院。三个月后,陶明甫开始进行化疗等综合治疗。此后他的癌症再未复发过,也再没动过手术。
如今老人又住院,大家贴心照顾让他满心感激
如今陶明甫老人住在南医大一附院老年消化科的病房里。“护士、护士长每天来看我,详细问我身体上的感受,非常认真负责,她们说把我当亲人看待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想写一封信感谢他们。”
医生感言
他癌症再没复发 哎呀太高兴了!
房士琦退休多年,他在电话中说:“自己治疗的患者太多,真的记不起具体情况了。何况,这对一个医生来说,都是分内事,应该的。”
房士琦教授今年86岁,自1954年就开始从医,半个多世纪的医生生涯中,经他治疗的病人不计其数。当他得知陶老经他治疗后癌症再未复发,如今已90岁高龄时,电话那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1990年的时候我听说他还活着,当时我就很高兴了,毕竟癌症治疗的效果是用五年生存率来衡量的。但我真没想到他现在还活着,哎呀太高兴了,这真是意外之喜!”
这已经不是房主任第一次收到感谢信了。平时过年过节时常会收到康复后患者寄来的贺卡;偶尔走在街头,也曾有经自己治愈的病人跑来拉着他的手表示谢意;出差到外地,也曾有患者主动相认回忆治疗的往事。“我治疗过的病人太多了,实在无法回忆起某位患者曾经的具体病情怎样、手术情况如何、自己当年又做了什么。”他说,“患者和医生是在同一战线上的,一起抵抗病魔,我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是尽心尽力的,总是希望患者能快点好起来,这是我分内的事情,我也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罢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