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公共文化服务的“初心”

发布时间:2016-12-20 15:30 |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4日 10版 | 查看:791次

作者:孟平安

【专家点评】  

  这篇调查报告审视并思考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文化产品供给中的“功能提升”和“结构性改革”问题,视角新颖,论据扎实,读来颇有感悟,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其一,身在群众艺术单位,更要放眼全社会。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角度谈“供给侧改革”,一般都在自身功能上做文章:活动内容、工作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功能、传播方式等等。然而,“供给侧改革”并不局限于这些。虽然群众艺术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主体之一,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第三类”文化服务主体(社团组织、民间团体、群众自发)力量正在异军突起,社会多样化供给机制正在悄然形成,群众性“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文化供给新样式、新常态、新格局已经出现,包括民间图书馆、私人博物馆、个人美术馆等等,其活动范围、社会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如果对这些新动向司空见惯、不闻不问,我们的公共文化机构必将逐步陷入被动。调查报告的作者显然注意到这些问题,这正是该篇调查报告的可贵之处。

  其二,作者用大量篇幅调研分析了服务对象,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这让我想起目前业内的一种观点,认为供给不能一味跟着需求走,否则就处于被动地位,弱化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公共文化理论的关键词是“公民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是依法享有文化权利的公众,公众的文化需求最终决定着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和内容。因此,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不研究需求,供给就是无的放矢。脱离“需求”的“供给”才是真正的被动。只有从需求出发,供给的“引领、示范、导向、提升”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其三,调查报告触及到了“结构性改革”这个文化体制改革深层次问题。虽然没有从正面展开,但研究显示,供给侧改革中的结构性问题较多,特别是要注意解决目前“单向供给与文化需求”在新形势下存在结构变化的矛盾,即陈旧的内容、形式与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不匹配;传统的文化产品与正在升级的文化消费结构不适应;官方与民办之间缺协调、难互动、少作为的问题突出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文化能力和审美的增强,政府与民间共建文化的趋势逐步增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作者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副主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