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从青年楷模到国际残疾人事务领袖(8图)

发布时间:2016-10-09 22:25 | 来源: 紫荆网 2016-09-29 10:21 | 查看:5229次

导读张海迪是担任康复国际主席的第一位华人,她是中国之光,是华人之光,是女性之光。她就是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她以自身的勇气和智慧证实了生命的坚韧与刚强,为残疾人走向宽阔的人生舞台和知识海洋创造了一个生动的范例。

张海迪(紫荆网 资料图)

文/陆正之

2016年10月22日,一个美丽的中国女士将出现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康复国际执行委员会会议、代表大会及世界大会的会场,她将出席上述会议并在世界大会闭幕式上正式履职康复国际主席。她就是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她以自身的勇气和智慧证实了生命的坚韧与刚强,为残疾人走向宽阔的人生舞台和知识海洋创造了一个生动的范例。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

张海迪是担任康复国际主席的第一位华人女性,她是中国之光,是华人之光,是女性之光。

康复国际是一个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22年,作为拥有90多年历史、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曾引领国际残疾人运动的专业组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现在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就是由康复国际贡献给大家的。

2014年,经中央批准,张海迪参加了康复国际主席的竞选。经过演讲竞选,张海迪最终高票当选。

正如中国残联理事长鲁勇所说,海迪主席履职康复国际主席不是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中国残联的事情,它是国际残疾人组织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认可和期待。

从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楷模到今日国际残疾人事务领袖,她提升了中国在残疾人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这一巨大嬗变是如何完成的?

邓朴方与张海迪(紫荆网 资料图)

自强是珍贵的财富

张海迪出生在山东, 她从小聪明、可爱。可是从五岁起她就因为脊髓病只能躺在床上,这一躺就是十年。她的生活中没有朋友,没有同学,一年又一年她只能从窗口看着外面一棵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然后漫天的大雪就飘落下来。张海迪说,那是她一生中最孤独的日子,但也是最初奠定坚强性格的日子。

10岁那年,母亲送给她一本日记,是红色漆皮的。母亲说:“以后就用它写日记吧。”于是,她记下了很多自学的知识,记下了对生活的渴望,还写下了对未来的理想。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海迪说,如果没有那些孤独的日子,没有那些在日记本里的描述,后来也许就不会成为作家。在那座苏式的红色楼房里,张海迪度过了自己的少女时代。

她说,那时候读了很多书,她在自学中学会了克服困难,懂得了知识的重要,并且树立了走向未来的信心。

激流勇退是清醒,也是勇敢

时序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充满青春热血和梦想的年代,是狂飙突进的时代。内地媒体发起强烈的宣传攻势,一篇篇学习张海迪的文章,铺天盖地。神州大地涌起一场热烈的“海迪风暴”。海迪的魅力是今日任何一个超级明星都无法比拟。

那时张海迪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她每天都收到的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每天还有很多人,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到她的家里去,人们的愿望就是,“我们一定要见到海迪,哪怕就看她一眼。”

但是 ,张海迪却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来到自己的老家威海写作,远离了鲜花和掌声,也远离了组织上给予她的职务和上大学的机会。她说,我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永远做一个努力的人。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能够选择淡出,这需要清醒、理智和非同寻常的勇气。重新开拓自己的道路,不仅意味着失去已有的机会,还意味风险和失败。别说对于病魔缠身的张海迪了,即使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风险和失败都是极大的考验。

然而,张海迪是勇敢的,她的勇敢来自于清醒——张海迪说:“我心底的海是深蓝的,我要沉进去,不管外面怎么样,不管上面有多大的风浪,总有一天,我再一次浮出海面的时候会看见崭新的太阳。”。

作家不是演员,而是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后来,张海迪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还担任过创作室主任。她认为,作家不是演员,她的位置不是在辉煌的舞台上,而应该在幕后,一个作家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从1983年到离开作家协会,张海迪出版了两百多万字的作品,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生命的追问》《不沉的船》《张海迪自选集》六卷本,她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在日本、韩国出版,还拍成了电影。她获得过很多奖项。至今她已经连续四届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的委员。

《绝顶》是张海迪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她在前言中写到:人类一次次向巅峰攀登意味着什么?这种原始的,夹杂着使命感的冲动,促使登山者总是不断地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向不可预知的地带。欲望是一种令人愉悦的需求,正是凭着这种欲望,人们才总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写这部长篇小说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最近《绝顶》英文版推出,这必将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积极的关注。事实上,张海迪也是在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

小说封面(紫荆网 资料图)

建设中国康复大学,让更多的人享有康复服务

2008年11月,张海迪接替邓朴方成为新任中国残联主席,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对于中国残联主席这一重要职位,张海迪曾一度拒绝。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八年来,她与残联同事们同心一意,共同奋斗,张海迪做成了不少大事难事。

张海迪一向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认为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张海迪说,残疾人康复是中国残联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是非常迫切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老年人也会有康复需求。但是目前能够提供的康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全国2600多万持证残疾人中,只有不到30%得到过康复服务,有的康复是低水平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康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康复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

康复专业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需要专门的大学来培养。为此,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中国残联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就建立康复大学进行了专项调研论证。今年,建立国家级的康复大学已经写进了国家“十三五”总体规划。张海迪相信,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尽快启动康复大学建设,多培养人才,帮助更多残疾人早日得到康复,让他们不再承受残疾之痛。

张海迪最牵挂的是残疾儿童的康复。连续两年全国助残日主题都和儿童有关。儿童期是康复最重要的介入期。如果及时得到康复服务,大多数残疾儿童可以重建或恢复生活自理、学习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残疾儿童早一天康复,人生就多一分希望。《“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的目标和任务。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残联以及康复服务机构的不懈努力和共同推进,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

少女时代的张海迪。(紫荆网 资料图)

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融合发展的根本

张海迪多次建议,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2015年4月21日,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其中有多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措施,提供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等。一些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很多残疾考生通过便利措施参加高考,2015年就有8500名残疾人被高等院校录取。

在2016年8月31日张海迪指出: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融合发展的根本。“十三五”时期,还要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巩固特殊教育发展基础,帮助残疾人受到更好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特别是要推行融合教育,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读书,和健康的孩子们一起拥有快乐的童年。

作为残疾人,张海迪深知无障碍建设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张海迪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无障碍环境建设惠及全社会,是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及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依法推进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2012年7月31日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条例的制定是为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制度依据。

邓小平为张海迪题词。(紫荆网 资料图)

小康进程:绝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张海迪最关注的是残疾人能否同步小康,能否如期摆脱贫困。她欣喜的看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残疾人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设立了专章专节,规划了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前景。她认为面向未来,要从8500万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入手,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张海迪对贫困残疾人脱贫最牵挂,残疾人中不仅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且脱贫难度更大。只有残疾人过上小康生活,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小康进程中,残疾人不能掉队。根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以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已纳入国家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残疾人有400多万,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

张海迪指出,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运用大数据,更科学地推动残疾人各项工作。中国残联将继续做好残疾人工作调研,建好大数据库,为国家精准扶贫提供根据。同时推动政府,呼吁全社会都来帮助残疾人,相信再过五年,今天的贫困残疾人那时一定会有生活的新面貌。

张海迪与残疾学生在一起。(紫荆网 资料图)

体育让更多残疾人看到生活希望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向国际奥委会作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最后一次陈述。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张海迪在陈述中表示,55年前,我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了瘫痪,不得不从此以轮椅为伴,但是我的心却一直与运动员一起奔跑前进。

残奥运动员是我们身边的真正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全世界。北京2008年残奥会为残疾人留下了伟大的遗产。我热切地期待2022年冬残奥会来到北京。结果揭晓后,张海迪在会后留下激动的泪水,她表示:“我为中国高兴,大家都非常高兴,为中国、为中国主办冬残奥会高兴,很多残疾人兄弟姐妹一定会参与到冬残奥会训练,我们会有更多无障碍设施,我们整个国家都会为办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努力,使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能参与到更美好的生活中来。”

2016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汇报了发展残疾人冰雪运动、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发挥出色,赢得107枚金牌、81枚银牌、51枚铜牌,打破51项世界纪录,连续4届残奥会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中国残奥代表团团长张海迪表示,这些奖牌浸透了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光的真挚感情,凝聚了他们的汗水和全社会对他们的大爱,也给予中国8500万残疾人力量,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2014年张海迪在华沙竞选康复国际主席。(紫荆网 资料图)

中国残疾人事业正在走向国际舞台

张海迪担任中国残联主席以来,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国际残疾人事务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残疾人事务纳入国家对外交往大局。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积极推动将残疾人发展问题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为感谢中国的这一特殊成就,联合国在成立70周年之际特邀中国残联共同设计残疾人主题邮票纪念版张并联合主办首发式。中国倡导的“残疾人与经济发展事务”经过一年努力就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正式议题,中国残联代表当选为“APEC残疾人事务之友小组”首任主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增加了残疾人合作交流内容。联合国等机构先后向中国残联等组织颁发“联合国和平使者奖”等10余个奖项。   

2003年,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荣获“联合国人权奖”,成为历史上首个获得此奖的残疾人,也是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中国人。2012年11月,张海迪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2015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亚欧会议框架下残疾人合作暨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默克尔表示,包容是残疾人事业的核心理念。在亚欧会议框架下开展残疾人合作,为德中两国开辟了合作的新领域,前景十分广阔。德方愿同中方加强残疾人事业的交流互鉴,探讨合作新模式,助力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7月7日,在中国政府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10周年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高度评价中国为保障残疾人人权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时说:“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多年来在残疾人领域所做的大量工作。

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张海迪人文艺术及文学荣誉博士。(紫荆网 资料图)

她是被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人文艺术及文学荣誉的博士

康复国际进入海迪时代值得期待,在候任主席期间,张海迪出席了2014年香港执委会,2015年,她成功主持了东京执委会会议。

展望康复国际的未来工作,张海迪说:“此前,在担任候任主席的两年间,我多次参与了康复国际的会议,和各国同事,执委会委员们讨论研究康复国际的工作和发展前景。我们已经多次研究,对康复国际未来发展制定了规划。我们建立了非洲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妇女和儿童。我们要努力让康复国际继续发挥积极影响,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必将为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人以务实进取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一定会交上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作者系北京外交及政治专栏作家)。

(原文刊载于2016年10月号《紫荆》杂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