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1 22:23 | 来源:解放电子报 2016-07-22 05:31:00 | 查看:887次
长三角的中小城市在“人才争夺战”中发力,已变得更加务实和精准。记得早几年,长三角有一些县市为吸引人才,会搞一些“百家院校”、“百家企业”、“包机招聘”等噱头,而今这些几乎没了,记者听得更多,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因此出现了不少“候鸟式人才”。
20日,绍兴对外宣布了“人才新政”,这是绍兴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近些年来最“给力”的政策。记者看到绍兴《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队伍 建设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及“海外英才计划”,分别给各类高层次人才给予2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资助;为了鼓励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符合条件的“高大上”工程师的30%的实际年薪,还能由政府提供经费;大学生也被考虑在新政之内,符合条件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若在绍兴购房,政府部门将提供最高15元万的“房票补贴”……此外,创新创业团队的纳税、融资等方面,均有明确的扶持计划。
近些年,不仅是绍兴,长三角各地都有“人才新政”,一些地方政策两三年就更新一次,为的是和周围的兄弟城市“对齐”。一位常年观察长三角人才政策的专家告诉记者,在“人才争夺”上,有竞争才有发展,若某地政策“不给力”,高层次人才会流失。在长三角普遍重视科技创新的当下,谁也不敢松懈。
可长三角各地对人才的争夺,并不意味着无法共赢。早在2003年,长三角曾举办“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苏浙沪3省及苏锡常杭嘉湖等19个城市共聚航海,共同发表《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2004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遵循人才流动客观规律,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促进更大区域内的人才交流、合作与共享”。
确实,十多年来,变化正在发生。2003年以前,与上海和江苏相比,浙江高层次人才短缺,以院士人数为例,当时上海和江苏均是浙江的数倍。另外,数位人力资源公司的“老法师”告诉记者,这十多年来感受最深的是,以往浙江江苏的高层次人才都往上海集聚,而今是苏浙沪之间“常来常往”、“互相流动”。毕竟,长三角各地在房价、环境等因素上各有优势,各城市的定位和产业布局也有所不同,人才不可能单一集聚。据记者观察,盐城每年都在上海举办“人才峰会”,也以“最给力”的人才政策,从上海吸引海内外精英人才;泰州的中国医药城还有合肥的高级技术研发企业,都青睐从上海和南京招收人才;绍兴也连续举办了6届“名士之乡”人才峰会,引来不少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的创新创业项目。
可是,长三角核心城市并不必过度担心“人才流失”问题,毕竟,在出入境、科研集聚和投融资的便捷程度上,尤其是上海这样的“龙头城市”,优势很大。一位多年从事组织工作的“老法师”告诉记者,不少人才和项目选择从大城市“出走”,去往中小城市,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在大城市遇到了发展瓶颈,需要利用中小城市在政策和租金地价上的优势来维持发展,而大城市因为其全球性的吸引力,总会有更前沿、更有活力的人才和项目集聚。
因此,长三角的中小城市在“人才争夺战”中发力,已变得更加务实和精准。记得早几年,长三角有一些县市为吸引人才,会搞一些“百家院校”、“百家企业”、“包机招聘”等噱头,而今这些几乎没了,记者听得更多,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因此出现了不少“候鸟式人才”——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星期六星期天工程师”略有不同,“候鸟式人才”的工作更加灵活和精准,只为适合当地的科研设计项目做关键的事,比如绍兴柯桥区一家遥控器厂,如今转型做无人机,记者不禁问:“高端科研人才你从哪里招?”对方回答:“在‘云’上。”确实,设计图纸网络上都搞定,项目化运作,甚至不用劳务合同,在上海杭州,乃至欧洲美国的最顶尖的人才,都能用得上。
也基于这样的“新变”,在绍兴推出“人才新政”时,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晓光告诉记者,要从实际出发,鼓励“两头飞、两头跑”的人才。在他看来,即便是诸暨、新昌、嵊州这样的县市,也有吸引高端人才的优势,比如嵊州一家企业引入高端农业人才,实现工厂化养蚕,给蚕喂的不是桑叶,而是含桑叶成分的饲料;而新昌的数家上市公司,也以企业为主体设立了专业细分领域的研究院,里头博士和博士后不少。
此外,据记者观察,目前长三角县市在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上动作不少,比如浙江长兴,尝试从高校引进了一批“科技镇长团”,将他们的专业特长,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匹配,到对口的乡镇、园区、街道担任“科技镇长”,让懂行的人引荐专家、引进科技成果……近几年,类似的“人才争夺战”虽然激烈,但实际上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了长三角产业的合理布局,并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作者:孔令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