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2 17:04 | 来源:人民网 2016年08月31日 00:00 | 查看:1393次
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做客人民网(人民网 王喆 摄)
开学第一课·詹国枢:选择,决定你一生的幸福
他曾是一名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恢复高考后,顺利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他曾决定重回四川,一个偶然的饭局,变成《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钦点的记者;
他曾挂职保定市副市长,原本前景光明的仕途,却毅然决定回到北京继续新闻工作。
现在的他,虽然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但依然笔耕不辍,每天享受着写作的快乐,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创作。
也许你也像他曾经一样,面临过很多人生的十字路口:报考哪所大学?就读哪个专业?留在哪个城市?每一种选择都足以改变一生的轨迹,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茫然、踟蹰和不知所措。“开学第一课”访谈栏目特别邀请到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对话高校学子,解答那些关于“选择”的疑惑。
选择与机遇
——“师母炒菜的快慢决定了我的后半生”
詹国枢是十年“文革”后第一批经历高考的知识分子。1977年得知恢复高考后,他很想重回课堂,但是生病的妻子、年幼的儿子让他很难下定决心。最后在妻子的强烈支持下,他开始在阔别已久的中学课堂复习备考。虽然这个过程不乏周围人的质疑,可最终他以全西昌地区文科第一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四年的大学生涯他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不经常回家,只能与妻子保持每周四一封家书的联络。1982年的春天,正值大学毕业季,詹国枢回忆:“我已经和我的爱人分居了四年,她吃了很多苦,每个月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给我用,我不能光想到自己的前途”。于是,他决定毕业后回到老家四川工作。
然而命运的改变,总存在一些偶然。当时,北京的《经济日报》正在招人,人才选拔非常严格,七个名额中只计划在复旦大学招收一个学生。某一天,《经济日报》的副总编辑在詹国枢的导师家里吃饭,因为师母炒菜比较慢,这位副总编辑便坐在客厅等,随手翻了翻茶几上的论文,恰巧看到了詹国枢的论文。他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并提出希望詹国枢留在《经济日报》的意愿。
经过权衡,詹国枢选择留下,并通过努力把妻子从老家调到了北京。他总笑称:“师母炒菜的速度决定了我之后的人生道路。”命运的新契机,有时看似偶然,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不是自己对所热爱事业的孜孜不倦,人生转机也很难“碰巧”发生。
选择与决心
——通读辞海,只为了解文字的秉性
进入《经济日报》之后,詹国枢意识到这一辈子都要和文字打交道了,只有把文字的脾性、性格、特点、用处了解清楚,日后才能更好地驾驭文字。于是,他决定:通读辞海。
在妻子调到北京之前,他与一同分配到《经济日报》的六个年轻人合住在集体宿舍。每天早晨六点,坐班车到达报社后,会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晚上下班后,如果坐末班车回家,又多出了五个小时的时间。正是每天的这六个小时,詹国枢捧着《辞海》从头到尾、一页一页、一字一字地研究,或许在旁人看来是笨拙的办法,他却执着地坚持了一整年,记了厚厚的几本笔记。
这份决心和热爱,为他此后的新闻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也才成就了那么多优秀的稿件和与文字同生共舞的本领。
选择与热爱
——曾熬夜修改并熟背六千字通讯
“这个年代的报纸已然很少见到长篇通讯了,80年代初,主要的媒体就是报纸,影响力最大的也是报纸”,詹国枢讲述着,自己曾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务,在河北沧州,采访一位勇于改革的厂长王宏烈。这是一位读过大学、划过右派、下过农村、当过犯人的“多元”人物,充分的交流和素材转变成了他笔下六千字的长篇通讯。
为了将这篇通讯写好,他在晚上入睡前默默背诵,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无一落下,遇到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便打开手电筒将文章改好,继续躺下重背全文。几次锤炼终成一篇出手不凡的作品。或许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日后的新闻事业中风生水起、佳作不断。
这些关于“选择”的故事,留下与离开、放弃与坚持,看似有所变,可终归忠诚于最热爱的文字,初心在、不茫然。
“大命由天,小事可为。”这是他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人生选择后,送给年轻人的礼物。他说,任何选择都有得失双面,选择了、走下去,终成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只是别忘记,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人民网记者 李慧 实习生 张者昂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