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4 08:5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24日 07 版 | 查看:690次
64.0%受访者认为绞尽脑汁挤圈子不如多下功夫提升自己
CFP供图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里,从中获得个人发展所必需的要素。而个人所处的圈子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他的名片。人们如何看待圈子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2%的受访者认为所处圈子对个人发展影响大。对于年轻人混圈子,24.6%的受访者认为是积极进取的表现,12.0%的受访者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表现,51.5%的受访者认为属于正常社交。64.0%的受访者赞同,绞尽脑汁硬挤圈子,不如多下功夫提升自己。
74.4%受访者最看重圈子里的人脉资源
就读于四川大学的李林(化名)很看重圈子对个人的影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趋向于加入不同的圈子,某一个社交圈里人的总体学历、人品、个人修养、职业都具有相似性”。他向记者介绍,成都有一个体育运动圈子,入会最低学历为硕士,圈内人员的职业大多为教师、工程师、研究所研究员,极少白领。在他看来,学历、工作、爱好相当的人在一起交流更有共同语言,沟通起来更顺畅,更能有共鸣。
谭立军(化名)是山东淄博某县基层公务员,平时接触的大多是同行。他告诉记者,周围晋升快、消息灵通的同事,都是经常参加聚会、善于交际的人。“基层的公务员没有太大权力,但负责的往往是很具体的工作。有时候大家吃饭聚会,虽然不明说,但主要都是为了扩展一下人脉。而人脉多、路子广的人往往被大家认为是‘有用’的,朋友圈中地位高,圈子也会更大”。
调查显示,76.2%的受访者认为所处圈子对个人发展影响大,认为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受访者分别占18.6%和57.6%。19.0%的受访者认为圈子对个人发展影响力一般,仅3.6%的受访者认为圈子对个人发展影响小。
对于圈子带给个人的东西,受访者最看重的是人脉(74.4%),接下来是知识(60.4%)和视野(59.6%)。
“我看重圈子里成员的学历、职业,组织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李林认为,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周围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会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的圈子能带给人正能量,促使人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而一个低级的圈子则会限制人的眼界,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调查中,4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最看重圈子中朋友之间的感情,38.2%的受访者看重圈子带来的资金,15.0%的受访者看重圈子带给个人的优越感。
谭立军认为,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在自己圈子里谈论的东西、看重的东西自然不同。“做生意的人混圈子可能更希望扩展人脉,寻找商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能更希望通过朋友圈扩大视野,学习知识和经验”。
不过,谭立军同时表示,他发现现在圈子里的朋友、同学、同事聚会,功利性越来越强。“朋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总是在暗暗比较职位高低、工资多少,打听对方在单位负责哪些工作,希望结识一些有权的人。我听同事讲,有一次他们接待某上级干部,对方喝多了以后,当场留下自己手机号码,并且表示‘以后用得着尽管开口’”。
51.5%受访者认为混圈子只是正常社交
谭立军对记者说,他周围经常混圈子的朋友,其实大多对此有一种矛盾心理。“不少人一方面对酒桌上的恭维吹捧和酒肉朋友十分厌恶,对于善于混圈子的人也往往评价为‘没什么真本事,全靠嘴皮子’。但是如果朋友聚会没有叫上自己,心里还会有些不悦,认为自己被看轻,担心被圈子遗忘”。
应该怎么看年轻人混圈子的问题?调查显示,对于年轻人混圈子,24.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12.0%的受访者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务正业;51.5%的受访者认为混圈子属于正常社交,无可厚非。
在上海工作的朱先生认为,圈子文化有好有坏,但是无论如何,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圈子。“圈子好比某个动物的栖息地,有共同的目的或者爱好就在圈内。资源的互享使得圈内共同价值提升,圈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智囊团”。
西南大学本科生郑思琪(化名)认为,年轻人混圈子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关键是他混什么圈子。“混圈子其实是一种社交活动,一个人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社会,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多结交三观正确、积极向上、遵纪守法的朋友,有选择性地参与圈子里的活动”。
所处圈子与所拥有的才华哪个对个人发展影响更大?郑思琪认为,圈子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更大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坏容易,学好难”。
李林则认为,才华对个人的发展意义更大。“社交圈是个人发展的影响因素,而个人素质才是决定因素。想要被伯乐发现,自己首先得是千里马”。
本次调查中,关于才华和圈子哪个对个人影响大的问题,40.7%的受访者选择了才华,18.7%的受访者选择了圈子,28.0%的受访者认为二者影响一样大,12.6%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进入更厉害的圈子,受访者认为要靠交际能力和实力
谭立军告诉记者,他因为国画画得不错,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协会,和志趣相投的会员朋友们在一起聚会,让他感觉很轻松。“我们聚会时会吃饭,但一般都是AA制,也会喝酒,但从来不会硬劝,也会开玩笑,但都是善意的,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谭立军说,书画圈的朋友来自各行各业,也各有所长,其中不乏一些博学多闻、谈吐不凡的人,让他感觉自己的视野拓展不少,也对更厉害的圈子有了向往。
如何进入更厉害的圈子?在受访者看来,增强交际能力(67.5%)和提升个人实力(60.9%)最重要。50.6%的受访者认为要靠身份背景,47.4%的受访者认为要靠圈内人介绍或邀请。还有受访者认为,进入更厉害的圈子需要靠运气(25.5%)、金钱(20.1%)等。
“圈子的质量和个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匹配的,个人的水平有限,很难真正进入更高层次的圈子。”李林认为,进入更厉害的圈子,首先需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圈里的人打交道,其次需要一定的契机,如圈内人介绍、参加活动等。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圈子的水平远远高于自身水平,绞尽脑汁硬挤对自己反而是不利的,因为自身水平欠缺,与圈内人没有共同语言,难以找到归属感。
调查显示,64.0%的受访者赞同,与其绞尽脑汁硬挤入某个圈子,不如提升个人能力,学会与人沟通,自然就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
“圈子无非由人组成,一旦自己的能力、才华、影响力到一定的高度,个人魅力就能吸引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能形成一个圈子,而那时自己便是那个圈子的领导人。”郑思琪表示。
“在圈子里如果只是混个脸熟没什么意义,圈子是讲究互相照应。”朱先生对记者说,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力第一,圈子也要有。“年轻人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优化自己的圈子,多交益友,远离损友”。
受访者中,00后占0.4%,90后占21.8%,80后占53.2%,70后占18.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