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3 14:4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4-08 第616期 | 查看:980次
“盲人信使”义务为乡邻送信送报40余载
他双目失明,却坚持为村民义务送信、送报40余载;他靠着一根竹竿,用双脚丈量全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为了把信件、报纸及时送达主人,他常常掉进沟里、撞到墙上、被石头绊倒、被树枝刮伤;他还是村里的义务调解员,无数次帮助村民化干戈为玉帛……他就是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南石桥村的盲人信使程贵超。40多年来,他“摸黑”送出报刊、信件数十万份。2015年12月,程贵超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南石桥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位盲人,他肩上斜跨着一个装满信件的布包,右手拄着一根拐杖,“摸黑”穿梭在村里的胡同中,将报刊、信件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中。他就是被村里人称为“活地图”的盲人信使程贵超。
自幼双目失明,但40多年来,程贵超却一直坚持义务为村民送信送报,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做一点真正能帮助别人的事”的承诺。
40多年来,程贵超为村民递送的报纸信件累计数十万份。图片来源:大众网
1.“做一点真正能帮助别人的事”
2016年1月6日,记者冒雪来到了南石桥村。刚进村口,就远远看到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程叔,下着雪您咋还出来了?”“卫生室来了一封信,我给送过去。”村民熟络地跟程贵超打着招呼。双目失明的他,自1972年起义务为村里送信送报,今年已经是第44个年头。
程贵超每天为村民们送信送报,风雨无阻。图片来源:临沂文明网
程贵超两岁时因发高烧导致双目失明。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却一直想“做一点真正能帮助别人的事”。16岁那一年,他在村委会大院玩耍时听说,邮局送来的信件都放在村委会办公室,村民因为忙农活,很多时候不能及时领取,耽误了不少事,于是,他向村里提出帮乡亲们把信件送到家的请求。
村里人对程贵超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他毕竟是一名盲人,能够自己照料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更别说帮助村民送信了。对于这一想法,村委会工作人员将信将疑……不过,在程贵超再三表过决心后,村里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程贵超正式成为村里的义务“投递员”。但让乡里乡亲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义务送信送报的道路上,程贵超一走就是40余年,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2.“俺能为村里做的不多,这份差事俺一定得干好”
每天上午9点,程贵超都会准时来到村委会大院。10点左右,镇上的邮递员送来了当天的报刊、信件。《农村大众》《求是》《乡村医生》《大众日报》……不等邮递员说话,程贵超通过“手感”已说出了报刊的名称。因为常年递送报刊,程贵超练出了一手绝活,根据报刊纸张的厚薄、型号就能大致分出是什么报纸和刊物。
拿到当天的报刊后,程贵超就找人把报刊名称、收件人姓名等一件一件念给他听,念一件记一件,程贵超按照自己的顺序将信件排好。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程贵超一天的投递工作就开始了。
程贵超上门为村民送报刊杂志。图片来源:临沂文明网
对常人来说,送信送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对于双目失明的程贵超来说,这却是一件充满困难危险的事情。
在刚开始的几年里,由于那时村里道路坑洼不平、房屋排列无序,程贵超没少受罪,掉进河里、撞到墙上、被石头绊倒、被树枝刮伤是常有的事,胳膊上、腿上、脸上经常旧伤未好又添新伤。
1978年农历正月二十八,程贵超在送信过程中遇到了一封重名信,在上门核实情况时,他被村民家的铁门门鼻撞伤了眼睛,血顺着脸直往下淌。“那家是双扇门,半开半闭,我急着往里走,一下子撞到了铁门的门鼻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程贵超依然记忆犹新。好心的邻居们把他送到县城的医院打了两天吊针,他回家又躺了20多天才伤愈。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村民都劝程贵超别干了,可他却憋着一股子劲头不放弃,他说:“俺能为村里做的不多,这份差事俺一定得干好。”
程贵超把信件送到卫生室。图片来源:临沂文明网
就是靠着这股子韧劲,程贵超没有停下过脚步。村里的边边角角,大到一间房,小到一棵树,都被他用脚步一遍又一遍“丈量”过。渐渐地,他的大脑里形成了一幅无形的“地图”。哪里是沟、哪里有河,程贵超都能用大脑的记忆“看见”。凭着记忆和感知,他就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摸一下大门上的门环,程贵超就能准确地说出这是哪家哪户。
40多年间,数十万份信件、报刊,经过程贵超的手一一送到了村民们手中。程贵超送信送报,总是认认真真地把每一封信、每一份报刊稳妥地当面递到村民手中,决不因为村民家里无人把信件往门缝里一塞了事。为了能将信件、报刊当面交给村民,程贵超有时一天要往一家跑两三趟。全村700多户人家,谁家订了什么报刊、谁家外出的孩子经常来信……程贵超如数家珍。
3.“能为村里做点事、出点力,就证明俺这辈子没白活”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村民的信件和订阅刊物的数量有所减少。年逾花甲的程贵超也渐渐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最近,他的腿得了骨质疏松症,走起路来多少有些不便,但程贵超仍坚持着义务为乡亲送信送报,他总说:“只要还有订报看报的乡亲,我就会一直送下去。”
几年前,程贵超的父母相继去世,从那时开始,程贵超就一直是一个人生活,从洗衣做饭到收拾家务,他样样都能自理,甚至还学会了用煤气灶。程贵超努力自立,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依然心怀阳光地生活着。他常说:“眼睛失明,但心灵永远不能‘失明’。”现在,送报的活少了,程贵超也没闲着,在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送完信件报刊后,他还主动当起了村里的“义务调解员”。
洗衣做饭等家务,程贵超都能自理。图片来源:临沂文明网
村民邻里之间发生了小纠纷和小矛盾,程贵超做起调解工作来总是不厌其烦。经常这家说一说,那家讲一讲。大多数情况下,村民们看到程贵超用他的竹竿摸索着去调解矛盾纠纷,都会主动参与进来帮忙调解,当事人看到他这样热心,也都会消散心中的气恼,最后大都握手言和了。“把心胸放宽,路子自然就宽了。”程贵超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说服别人的。
多年来荣获的这些荣誉证书是程贵超的“宝贝”。图片来源:临沂文明网
在程贵超家里,一摞鲜红的荣誉证书被他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他时常要拿出来摸一摸。在程贵超看来,送报送信、调解纠纷这些义务工作,给他带来的不仅是这些荣誉,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他说:“还能为村里做点事,发挥一份光和热,就证明俺这辈子没白活。”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程贵超》《盲人信使义务送信44年 摸黑送报数十万份》等稿件综合整理,感谢临沂文明网提供部分素材。)
编辑点评
“眼睛可以失明,但心不能失明。”程贵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程贵超是一位盲人,他看不到世界,却凭借坚韧的毅力,让世界看到一位盲人存在的价值,这份价值一点也不微弱,不渺小。程贵超在黑暗中前行,但心里却充满着光明。在他义务付出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