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23年捐资180多万元帮扶2000多人(图)

发布时间:2016-05-23 08:5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2月 | 查看:1025次

  

  人物故事:

  郑承营,男,1963年1月出生,淮安市政协委员,金湖县政协常委,金湖县工商联副主席,金湖县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金湖东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2年底,郑承营只身来到金湖经商创业,从刚赚得第一勺金起,就开始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每年捐出利润的三分之一,从开始那年资助2人,发展到如今平均每年资助200多人,23年来,资助弱势群体三千多人,其中帮扶贫困学子2000多人,累计捐助180多万元。

  从过目不忘的失学儿童到挑货郎再到并不阔绰的老板

  郑承营出生在福建永泰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聪颖好学,智慧过人,深得老师喜爱,还是老师的助手,他在外闯荡20多年后回到母校仍有不少老教师记起他读书“过目不忘”。

  然而,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的家乡荒山秃岭,交通闭塞,全家6口仅靠种几亩零碎的山地度日,家境贫寒。尤其是他8岁时,他父亲得了一场大病,卖光了家里能卖的东西,并向亲友借钱,凑了500元,好不容易治好了父亲的病。可五年后,父亲旧病复发,这时家里早已无物可卖,无钱可借,父亲躺在病床上那绝望的眼神,母亲愁得一夜白了头,祖母急得几乎哭瞎了眼,成了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永久记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比他小两岁的大妹被卖650元,用于父亲治病。就在送大妹离家的那天早晨,他和全家人抱着妹妹哭成一片,那凄惨的哭泣声,在他后来近30年的谋生创业生涯中,几乎天天在耳边响起。以致后来,每每看到得了大病、受伤残疾、孤寡老人等特困人群,都会想起那段心酸的往事,一股扶贫济困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家境贫寒,加上父亲两次大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他上学,祖母纳鞋底卖,一双5毛钱,供他上完一年级,一名非常赏识他的好心老师资助他读完三年级,他是多么想再继续读书啊,可是,在他妹妹被卖的那年,刚上四年级的他,还是不得不辍学。他至今依然记得,在他离开教室、离开学校大门的那天傍晚,他走一步停两步,一步三回头,刚走到校门外,止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就是从那一刻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一颗愿望的种子,那就是,一旦有了哪怕是一点点助人的能力,就要资助贫困失学的孩子,不要让他们也像自己一样留下遗憾!而且,随着创业的不断成功,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直到发芽伸根,开出绚丽花朵,结出丰硕成果。如今,在全社会对他的一片赞誉声中,他动情地说:“我从小就遇到了不幸和失学,我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润帮助那些在校门外哭泣的孩子,因为当初我也哭过。”

  辍学三年后的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小山村,年仅16岁的他走出大山,开始了充满坎坷崎岖、备尝艰辛的谋生创业之路。三年后,在上海、芜湖、六合等十多个地方都一无所获、无法立足的时候,他独自一人来到金湖,白手起家,手提担挑卖桂圆,不仅找到了谋生创业之门,而且深切感受到水乡人民的善良、包容和关爱。起步阶段,他一批刚进的3万元桂圆被人举报为假货,受到查封。这是他的全部家底,一旦没收,他将坠入深渊。他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深陷困境。但金湖人的正直客观为他清除了愁云,经验证后桂圆全部返还。在他刚起步阶段,没有销售渠道。县委统战部、工商联领导亲自陪同他接洽业务,联系市场,帮助他掘得了第一桶金。这样的事数不胜数,郑承营倍受感动,他要尽最大努力回报这个地方的人民。他常说,金湖是他发迹的地方,金湖人民哺育了他,使他成长壮大,理所当然要为他的第二故乡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从捐赠救灾资助公益事业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

  郑承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他几经艰苦打拼,刚闯出一条创业之路时,在刚产生微薄经济效益时,在他刚有了一点助人资本时,他就开始这样做了,并且越做越多,越做越大。

  1994年,县"希望工程"他第一个捐款1万元,1996年,县"爱心救助基金"他第一个捐款1万元,1998年,"抗洪救灾"他还是第一个捐款1万元。

  2000年初,金湖县历史上第一座横跨淮河入江水道的大桥——金湖大桥获批建设。在县里还没有召开动员大会前一个月,他就来到县交通局,捐款4000元。当天,县长亲自给他打来电话说:“老郑啊,这回你又是第一个捐款呐,你公司小,收入少,又让你出钱了,我得好好谢谢你啊!”郑承营谦逊地说:“钱不多,只是带个头。”在他影响下,当时上千个体工商户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大桥建设。

  2006年2月,金湖县建设金宝南线,他又是捐款第一人。他在捐款现场接受采访时说:“我在金湖创业十多年,已经不把自己当作外乡人了,金湖人的事,就是我的事。今年我捐2000元,明年、后年我还捐!”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还是金湖捐款第一人,不仅自己先后三次向地震灾区捐款1万多元,还召开动员会,倡议全体员工向灾区人民献爱心,10元、20元不嫌少,一两千元不嫌多,有多少力出多少力。并举行公司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仪式,当场,他捐款3000元,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受他资助暑期在他公司打工的学生60多人都捐了款。

  他主动与乡村结对帮扶,先后赞助近20万元用于困难救助、修路筑桥公益事业等新农村建设。

  对大病患者、重伤残疾、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郑承营是有求必应。

  2006年,下岗职工苏某40岁的老公不幸患了癌症,为丈夫治病,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近20万元债务。郑承营从公司一个员工那里得知后,便主动上门看望病人,送上1万元资助款,又在公司员工中倡议开展募捐活动,在公司公告栏上开辟慈善捐款光荣榜,公布员工捐款情况,三天时间,60多名员工捐款1万多元;他还积极与医院联系,请医院领导帮助减免病人的一些住院费用,跑民政部门、慈善总会,请求帮助病人解决大病救助,虽然病人最后还是走了,但是苏某一家人对这位素不相识的好人充满了感激之情,在她老公去世后,郑承营还托公司那个熟悉她的员工带信,让她到他公司上班,有一个稳定收入。

  黎城镇身患严重脊椎病的女孩姬梦雨,长期瘫痪在床,父亲长年在外不归,母亲离家出走,只能依靠家境贫困的外公外婆生活。4年前,郑承营从好心人丁兰芳那里得知后,第一次捐助5000元,第二次捐助3000元。

  金北镇洪圩村有个才30多岁白血病早期患者,治病花光了家里积蓄,变卖了县城的房产,全家人不得不重回老家的30年前建的破房子居住,家中一贫如洗。郑承营到他家慰问送上5000元。

  去年8月,郑承营资助多年的名叫郭晶的女孩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刚上大学的郭晶给郑承营发来求救短信说:“本来我已经上了大学,不想再麻烦叔叔了,无奈妈妈重病复发,求叔叔再帮助我妈妈一下。”郑承营专程跑到陈桥她的家里,一次捐款2000元,给她妈妈治病。

  郑承营救助的特困户,截止目前已有上千人,最少的一年接济5户,最多的2012年,向 100个特困户、残疾人捐款8万元。近十年来,他在春节等重大节日,40多次问各镇敬老院老人和困难群众1100人次,送上衣物、食品、现金计20多万元。

  从资助2名特困生到每年资助200多贫困学子

  郑承营把捐资助学当作自己的责任,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年都要从自己的经营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捐助贫困学生,演绎了与1000多位特殊儿女的动人故事。 

  早在1994年初,经营刚起步,他就开始了他的"爱心助学之旅"。那年3月的一天,他去横桥乡送货,得知金桥村有个叫丁月荣的学生,因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失学在家,于是他顾不上手上的生意,专程上门看望,并当场决定,个人承担丁月荣的全部学杂费,资助他完成学业。同年9月初,他在孙集乡联系业务,午饭时无意中听朋友说起一个叫孙达东的小孩学习成绩优秀就因为家里困难,才小学毕业就失学了,他丢下饭碗,就让那个朋友带他到孙达东家,动员他父母让孩子上学,他出学杂费和生活费,并当场丢下500元,为了保证这个孩子上学,他还主动让他的姐姐到他公司上班。

  金南镇车塘村小学生刘建章母亲早逝,父亲出走多年杳无音讯,还有一个脑瘫的姐姐,姐弟俩寄住在生活拮据的叔叔家,眼看就要被迫失学。1995年8月,郑承营得知后,专程上门,承诺孩子的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零用钱都由他承担,让孩子重新走进了校园,从孩子进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他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平时,孩子只要有学习上的需求,一个电话打来,他就立马送去。

  1995年6月,闵桥中学初三学生张才忠即将以优秀的成绩升高中时,父亲病逝,孤儿寡母生活失去了依靠,母子俩经人介绍,准备到郑老板公司打工,郑承营在接待他们时,特地询问他们,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不上学了,母子如实作答后,郑承营对母子二人说:“孩子已经考上了高中,怎能不上学呢?这样吧,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书本费我来解决,为了解决孩子的生活费,让孩子妈妈在公司食堂烧饭,我不仅开你工资,还让孩子一天三顿到食堂免费吃饭。”天下竟有这等好事,母子俩庆幸遇到了大好人。就这样,张才忠读完三年高中考上了四川理工大学,而他母亲仍在公司食堂烧饭,直到她再嫁生活稳定才离开。

  此后,郑承营捐资助学的方式越来越多,资助人数越来越多,从1994年的2人到2013年的210人,捐赠资金数额也越来越大,从1994年的4000元到如今最多的15万多元。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他资助的学生已有2100人,其中已大学毕业的40多人,捐资数额已有130多万元。其中,创办两个帮扶失学女童的“春蕾班”,六年捐助80余名贫困女童12万元;7个连锁店开业,现场捐助特困生120人;作为县工商联副主席和县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15年先后捐资18万元;担任县特殊教育学校名誉校长,资助30名聋哑学生近7万元。尽管这些钱不算特别多,但是与他的收入相比,在金湖是绝无仅有的。他用点点爱心在他和2000多名特困的孩子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

  “帮人帮到底。”郑承营一直坚持这样的助人理念,有相当部分受助孩子他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资助,连续多年,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戴楼小学有个女孩叫曾卫娟,家住偏僻的永丰村,父母和姐姐都患病,弟弟也在读书,家境十分贫寒。她和弟弟因为掏不起伙食费,每天中午放学后,都要步行5公里回家才能吃上饭。1995年9月,郑承营在她刚读小学四年级时得知情况后,便从那时起,就为她和她的弟弟提供读书期间的伙食费和学费。2000年6月,曾卫娟初三毕业了,打了包裹来郑承营的超市上班,可是她仍然渴望到学校读书。有一天,一位员工悄悄告诉郑承营,曾卫娟时常一个人躲起来哭,问她,她说还想去上学。当晚郑承营就赶到她家,跟她父母商量:“孩子既然想读书,就应该让她读下去,学费我出大头,再想法让学校减免一部分,家里只需要拿一小部分。书本费、生活费还是我来出。”第二天,他就找到县进修学校沈校长,请求帮帮这个孩子,沈校长早被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当场表态4800元学费减免2800元。就这样,曾卫娟顺利读完高中,两年前大学毕业,弟弟也读了大学。郑承营一直跟踪资助到他们大学毕业,学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全包,在这两个学生身上就资助了5万元。她全家人对郑承营的大恩大德真是感激不尽,她父亲把郑承营捐的钱每一笔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经常对孩子说:“郑总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每年都要带着两个孩子到公司来看郑承营几趟,让孩子当面喊郑承营“爸爸”。

  从扶持物质脱贫到扶持精神脱贫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向社会的奉献。”“把财富像肥料一样撒向瘠土才有意义。”郑承营在捐资助学中常对受助孩子如是说,在这些孩子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一颗颗向善的种子,并且时不时感化着他们的家人以及周围的人们。

  在郑承营心目中,只要是没钱上学的孩子,他都义不容辞地扶持他们;即使他经营效益差,他再困难,哪怕是他和他的全家省吃俭用,哪怕是借,他都会资助他们上学,并且一直帮助到他们自己认为不要他帮助为止。他早已将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当做自己事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自己千辛万苦经商赚钱的主要目的就是扶贫济困、捐资助学。

  了解实情的人都知道,即便是在金湖,即便是在今天,郑承营实在算不上什么大老板,他经营的超市规模都不大,且大都在农村小集镇上,面对农民,利润微薄,20多年的经营利润相当部分都资助了弱势群体,他的积累微乎其微,他的资产并不多,其固定资产除了一套67m2室内设备简单的住房和用于交通、运输的车辆以外,其他一无所有。8个店的用房全属租用,其流动资金大部分是银行贷款。他和家人的生活在当地来说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他身上穿的没有一件名牌,家里吃的除了贵客临门,平时都是粗茶淡饭,办公时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外边刮大风,他的办公室也很冷,空调没有打开,室内两盏灯,平时只开一盏,有客户前来洽谈生意,才再打开另一盏,儿子在昆山打工,作为父亲的他不给儿子一分钱……他对自己和家人十分“抠门”,而对贫困学生“出手”大方,尽力关爱。

  1999年8月底,公司经营遇到困难,账上没有一分钱结余。眼看他需要救助的20多个孩子就要开学了,郑承营只好跑到县建行找行长求助,行长见他如此关爱困难学生,很受感动,当场拍板,给他贷款1万元,捐助给了这些孩子。

  2008年,受次贷危机波及,郑承营公司生意一落千丈,当年亏损十多万元,但是他坚决兑现给困难孩子的承诺,仍然向全县86名中小学生捐助了3万多元。

  今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他的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5%,目前已经出现亏损,预计到年底还会增加亏损,但他表示捐资助学的钱一分不减少,最近正在向银行申请贷款10多万元,一旦贷款批下来,他就立即一如既往地捐赠到200多个特困生手中。

  他无私助人的精神不知感动了当地多少人。20多年来,他收到的感谢信要比他收到的销售业务函多得多,先后有三四百个他帮助过孩子,给他写来七八百封信,装满了一箱子。他说:“我每年都会收到他们的来信,他们把我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读着他们的来信,我的心中很高兴,很满足,很幸福。”

  金沟小学有个叫纪建国的孩子,家里是个船民,母亲病故后,父亲带着船离家出走,长期不归,他和弟弟靠着耳聋的奶奶生活,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解放鞋都破了几个洞,脚趾头都漏在外边,冻得通红,每天吃“百家饭”。1998年1月,郑承营得知后,给这弟兄俩送去足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使他们能够像正常人家的孩子那样生活学习。第二年1月,郑承营再次来到学校,准备当面给这弟兄俩资助当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可纪建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原来,不久前,郑承营捐助弟兄俩的事迹被各级媒体广泛宣传,纪建国远在广东的父亲看到这个报道,既异常感激这个好人,又与这样的好人相比,更是羞愧难当,觉得对不起两个孩子,便立即回家承担起父亲的职责。9年后的2007年的一天,郑承营收到一封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信,打开一看,上面工整地写道:“叔叔,您可能早已不认识我了,虽然我只接受过您一年的资助,但是您那种无私助学的精神对我幼小的心灵触动很大,您不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接济了我,更使我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在困境中崛起。您的高尚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进!”信的落款是“纪建国”。

  在他看来,经济上的接济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扶贫更为重要。他经常放下生意,到学生家里、宿舍去看望这些孩子,看看他们的生活,查查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他们谈谈心,讲一些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珍惜学习时光。还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县城团聚联欢,让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关心、相互勉励,使这些贫困的孩子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父爱。

  2012年9月7日上午,他在育才小学现场向100多名来自全县的特困生捐资后,请孩子们到他的饭店吃丰盛的午餐,下午,带孩子们游览荷花广场、尧帝公园等景区后,用一个多小时时间,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童年的心酸往事和艰苦创业的经历,向孩子们说明缺文化的苦,他说:“将来的社会是以科学为主,没有文化是一步也走不动的。”“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他讲述祖母和好心的老师对他帮助的故事,说:“如果没有我的祖母和这名好心的老师,我连三年的学都念不到。所以我用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他还讲述自己童年辍学后,边做零工,边自学,以顽强的毅力一点一滴积累着知识,完成了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的学习。他告诫他们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先成人。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孩子们听着听着,一个个都抽泣哽咽起来,许多孩子禁不住哭出了声,有的哭了三四次,他们已被深深地触动和感染。

  郑承营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赞誉。他的公司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秀私营企业"、"十佳私营企业"、"诚信单位"等。他本人先后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表彰为"爱心大使"、"光彩之星"、"关爱员工好老板"、“青年创业风云人物”。2007年在《亲情淮安,感动淮安》活动中,被评为 “淮安首届十大亲情大使”。2009年,被评为建县50年感动金湖人物。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华全国工商时报、新华日报、淮安日报、金湖快报以及省、市、县电台、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报道他的事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